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发展蓝图

【“十四五”开新局】白云全面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本

乡野生机盎然 干群奋发有为

发布时间:2021-08-09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帽峰山下草木葱茏、流溪河畔瓜果飘香、乡村人家欢声笑语……盛夏时节,行走在白云乡村,处处可见这样怡人的风景。而这样的美景,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近年来,白云以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改善基层政治生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

  如今,乡野生机盎然,干群奋发有为,白云治理乡村的鲜活经验,正通过制度架构和运行模式逐步走向完善。“十四五”期间,白云将继续紧抓乡村振兴这个“牛鼻子”,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构建干群共建新格局,优化乡村治理生态,吸引优质资本、项目、人才回流乡村,激活白云乡村振兴新动能,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本。

  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打好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良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今年1月,白云高标准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突出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区委统一划线、统一标准,提出村级班子年龄、学历、专业、经历4条“硬杠杠”,严把人选质量关口,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

  最终,全区共选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2767人,402名新任书记全部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村“两委”干部大专以上学历从上届的30.9%,大幅提升到97%;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7岁,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46%,较上届提升20个百分点。

  高质量选好“一肩挑”人选,是抓好换届工作的关键所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人选,事关未来乡村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进,必须要高标准、严要求,选用政治素质好、有情怀、有能力的‘一把手’,有服务群众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村里的“当家人”,江高镇峡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杰湧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朱杰湧是返乡进村任职的典型代表,他从国企辞职后,到峡石村担任“一把手”,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如今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他对该村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我在农村长大,对这片土地很有感情,更能体会群众的所需所盼,回村工作,我要在强村富民、服务群众上更用心,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朱杰湧说。

  在白云,像朱杰湧这样返乡工作的年轻干部还有很多。笔者发现,如今下村走访,遇到的绝大部分基层人员都是年轻人,他们自信、热情、充满活力,不仅熟悉村里的情况,而且一心想着为村子的发展出力,干劲十足,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区委组织部将启动实施新一轮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优化深化基层党建‘4+5+1’制度,夯实基层基础,突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述负责人表示。

  完善“三资”监管体系,扎紧村集体“钱袋子”

  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被称为农村集体“三资”。而“三资”监管是基层公权力监督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优化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白云在全市率先全覆盖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合同清理,为村社追回租金6.8亿元,“三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三资”平台完成交易232亿元,合同价值提升115%。

  日前,江高镇“三资”中心首次通过线上审批系统,对塘贝村、茅山村的地块交易申请进行了审批。据悉,早在今年4月,白云就进一步优化“三资”系统,开通了线上审批系统,实现多级、多人、多部门同步审核,实现“当天立项、当天过审”,集体资产交易效率大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白云还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智慧三资”建设,上线集体资产“一张图”系统,实现集体资产数据管理从分散到集合、从粗放到精细的信息化管理。

  “以往的数据信息,大多数是以文字、表格等形式储存,在实际的经营和监管环节中,各类资源数据碎片化、零散化等问题凸显,集体资产经营状态不清晰,很难直接掌握资产的权属、交易信息等,也难以快速摸查到哪些村社存在大量闲置、低效利用的集体资产。”区农业农村局集体经济组织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

  集体资产“一张图”系统上线后,不仅可对集体资产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还可利用颜色区分交易状态和价格水平。竞投人可通过“一张图”,直观地看到该资产的实拍图、面积、性质、地址、类型、租赁价格等10余项要素,更精准地找到心水目标,节省实地考察时间。

  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公权力,有效遏制基层村干部“微腐败”,白云还推行村务卡结算方式,严控现金支出,杜绝虚假报销,强化村集体资金管理和使用监督,维护农村集体利益。

  “接下来,我们将完善合同管理台账,建立合同清理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监管,建立健全村社财务管理内控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进一步提高‘智慧三资’系统运用率,稳步推进落实股份长期固化,推进基层公权力规范化运行。”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干群面对面说村事,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新时代,群众对生活的期盼增多,这给党员联系群众带来了新课题。白云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要求党员联系群众时定期和群众聊想法聊未来,了解群众的期盼愿景,从群众的描绘和期盼中,寻求基层治理之策。

  在人和镇高增村、明星村、西成村等,树立了党群服务品牌“党员就在我身边”,通过拓宽党员联系群众途径,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快速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问题不过夜”的目标。

  在江高镇,白云首个党群连心工程正式启动,以党员突击队、青年后备队、群众志愿队“三支队伍”为主体,进一步深化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主动敲门聆听群众呼声,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各项工作,让村民真正成为村民自治的主体力量。

  不仅要听民意,更要办实事。白云将来自基层的鲜活建议,通过建章立制,转化为惠民生的长效机制。今年,白云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创新推出“一村十民生实事”项目,并通过制度文件规范实施,积极回应百姓关切,全力补齐民生短板。

  据了解,白云“一村十民生实事”涉及文化服务、治水、修路等多个领域。为了规范基层干部权力,保证项目实施效果,白云还建立了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人民群众全程参与监督。每年年初,在村(联社)党群服务中心、村(联社)宣传栏等,公示十件民生实事具体项目内容,并定期公示十件民生实事的资金来源和完成进度等,接受群众监督。

  在钟落潭镇良田村,村委会通过实施项目制,以十件民生实事为主要抓手,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推动党组织统领下的100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涵盖公园广场、道路、水务、教育等系列惠民工程。

  “基层出现违纪问题,其实大多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权力运用不规范、不公开所致。经过几年的探索,白云在村级民主议事协商、村务监督方面有了显著提升,重大决策事项、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工程建设项目等,都能保证村民的知晓权,接受村民的监督,乡村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旅游兴村以产业兴村,激活白云乡村振兴新动能

  乡村治理有效,有赖于乡村经济为之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近年来,白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以旅游兴村,以产业兴村,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红利。为优化环境,白云持续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抓好水污染治理、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发展环境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太和镇头陂村和人和镇凤和村获评“广州粤菜师傅名村”,以美食为媒,掀起乡村旅游新潮流,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其中,头陂村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打造农家乐系列项目,并引进民宿、大型康养基地等多个绿色生态项目,以乡村游带动村经济发展。凤和村则依托空港文旅小镇,打造特色风情美食街区“粤菜师傅一条街”,汇聚经典粤菜和名小吃,融合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除了旅游兴村,各优质龙头企业也前来投资建设,以产业兴村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7月28日,白云首届村集体建设用地招商推介会举行,共推出267宗村集体建设用地,并集中签约33个项目。“白云区山、水、城、田交融,是一座生态之城。正是看到白云区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万洋集团在今年1月份摘牌开发白云首宗集体工业留用地。”万洋集团广州公司总经理楼剑介绍,该集团选择落地钟落潭镇白沙村留用地,正建设广州白云万洋科技众创城,总投资4.5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引入企业约90家,将为提升当地产城融合、发展高尖专产业贡献力量。

  此外,白云还通过流转近万亩农村用地,吸引有资质的农业龙头企业前来投资建设,以规模化流转的方式促进农业用地集约化,实现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打造集约化、高效益的现代都市示范园区。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白云地域广袤,各村资源禀赋不同,接下来将进一步挖掘乡村特色,盘活资产,依托资源,优化乡村布局,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条,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建成辐射、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型现代农业,把白云建设成为集中凸显和展示现代都市农业特色和风貌的示范区,走出一条具有白云特色的空间布局有特色、菜篮子供应有保障、产业发展有效益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十四五”期间,白云将持续优化乡村治理生态,吸引优质资本、项目、人才回流乡村,激活白云乡村振兴新动能。图为云溪湾景区。(资料图片)石建华 摄

太和镇头陂村以乡村游带动村经济发展,图为该村萤泉谷旅游度假区。石建华 摄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