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也是新乡村示范带建设破局的关键。”在区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时,来自江高镇代表团的代表陈伟娴提出《关于以产业导入切实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建议》。为此,我区计划从产业用地、研学基地资质办理、精品旅游路线打造、举办特色赛事、基础设施建设五大方面进行提升,立足打造一条具有岭南特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示范带。
积极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工作是省委、省政府适应新阶段发展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是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陈伟娴提出,要推进点状供地试点,落实产业发展用地。大力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平台建设,在示范带区域举办有地方特色的文体类活动,打造区域IP和乡村振兴品牌,为示范带带来更多人气。
“此前,我区连续三年举办‘振兴乡村魅力白云’半程马拉松活动,逐步打响白云半马的赛事品牌。今年,将举办更多特色文体活动,打造乡村振兴品牌及区域IP,为示范带地区带来人气,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例如江高镇具有独特的花卉资源和水上资源。可在巴江河畔·水乡花田新乡村示范带上开展“村晚”“舞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体活动。同步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农业观光+民宿”等新型乡村旅游模式,加强农文旅融合,提升示范带品牌效应。
笔者了解到,巴江河畔·水乡花田新乡村示范带覆盖峡石村、杨山村、鹤岗村,并沿巴江河延伸至三步岗水闸处,线路长度约10公里。产业上,第一产业以种植蔬菜和花卉为主的鹤岗村,创新“电商+花卉”模式,形成了“90后小哥哥”知名电商品牌;峡石村则与民营企业广州中洲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共同参股,创建乡村振兴“产学研游”示范基地,探索符合泛珠三角乡村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目前,鹤岗、杨山、峡石三个村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正逐步提升。
鼓励专业团队参与示范带建设
就产业发展用地方面,我区将支持示范带内村级组织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展新农村连片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把农村闲置的土地资源,投入到村集体经济建设中,把土地资源转变为集体资本,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依托帽峰山、流溪河、巴江河等优质自然资源,我区重点打造4条新乡村示范带。其中,云溪湾新乡村示范带已经初步建成;白云深处·诗画帽峰新乡村示范带按照省级示范带样板目标,已开展整体策划设计,同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流溪湾·空港人和新乡村示范带已初步完成深度规划设计方案;巴江河畔·水乡花田新乡村示范带正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节点提升工程。
下一步,我区将引入更多社会资本,鼓励国企、民企等积极参与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探索“一带一企”建设引领模式,鼓励专业团队参与示范带建设,让现代农业产业、特色精品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等建设成果串珠成“链”、连片示范,凸显白云美丽乡村特色。白云时事讯(肖惠津 陈涵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