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版块
这些数字背后的大项目
一江两岸三带:指珠江两岸经济带、创新带、景观带。
黄金三角区:指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
4个国铁工程:指广深Ⅲ、Ⅳ线广州东至新塘段改造工程,广州铁路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南沙港铁路,广汕客专。
6个港航项目:指广州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广州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广州港南沙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配套码头工程、广州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工程、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工程(沙仔岛码头二期)、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
7条城际轨道:指即穗莞深城际新塘至洪梅段、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广清城际广州北至清远段、佛莞城际广州南站至望洪站段、珠三角城际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段、广佛环线广州南至白云机场段、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
8条高快速公路:指广清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虎门二桥、广州至高明高速公路、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北三环二期、凤凰山隧道、花都至东莞高速公路、佛清从高速北段工程。
11条地铁:指广佛轨道交通广州段、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长碰-萝岗)、七号线一期(广州南站-大学城南)、九号线一期(飞鹅岭-高增)、八号线北延段(文化公园-白云湖)、二十一号线(天河公园-增城广场)、十四号线首期(嘉禾望岗-街口)、十四号线支线(新和-镇龙)、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鱼珠—象颈岭段)、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十一号线。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万亿元,年均增长7.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民生实事版块
2016有哪些民生
实事与城建人相关?
城市交通:加强智能交通建设,完成“情报、指挥、视频、卡口、勤务、督导”六位一体的指挥体系和交通指挥综合系统(二期)建设。强化公交与地铁衔接,全年共优化调整及开行公交线路30条。
环境保护:实现中心城区150座垃圾压缩站达标治理,加强中心城区1900个临时露天收运点环境治理。
住房保障: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6460套;新建和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45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1600户。
获赞!广州2015年
民生实事超额完成!
加强城中村整治:78个城中村频繁停电用电改造项目工程全部完成。新增城中村视频监控摄像头11364个(目标9000个),完成比例为126.27%。
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新增50公里公交专用道(目标50公里)。优化调整及新开72条公交线路(目标50条)。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公交车辆1611台(目标1100台)。增加交通信号自动化控制路口48个(目标40个),实现全市80.1%的路口自动化管理(目标80%),自动化设备完好率在96.5%-97.1%之间(目标95%)。完成芳村大道等36条干道“绿波带”交通信号灯设置。
加强住房保障:新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5144套,完成目标13729套的110.31%,新增发放租赁补贴1880户,完成目标1800户的104.4%。户籍家庭住房保障收入线准入标准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663元调整至29434元(目标29434元),住房租赁补贴标准从每平米20元提高到25元(目标25元)。
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全面实施垃圾分类管理,继续推广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完成20条街道垃圾分类长效机制验收工作。全力推进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第三、四、五、六、七资源热力电厂均已开工建设,兴丰填埋场七区及配套工程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投入运营,餐厨废弃物循环处理试点项目正在进行性能测试,李坑综合处理厂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新增无害化处理能力3000吨/日(目标3000吨/日)。
加强社区文化康乐设施建设:34个社区小型足球场建设已全部完工。12个街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任务完成,且全部申报为省特级站。
“十二五”版块
广州“十二五”关键成绩和数据
城市形象满意率提升16个百分点:5年来,巩固提升亚运成果,“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取得新成效。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达标天数312天,比上年增加30天,PM2.5平均浓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0.4%。水环境治理取得进展,珠江广州河段保持Ⅳ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破解垃圾围城难题,6个资源热力电厂全面建设,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绿化美化水平持续提升,新建绿道3000公里,海珠湿地、南沙湿地、花都湖等公园建成开放,森林覆盖率达42%。旧城面貌发生新变化,同德围、金沙洲、金融城、琶洲西区、广钢新城、广纸片区等成片连片城市更新项目稳步推进。市民对城市形象满意率比2010年提升16个百分点。
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站稳脚跟”:5年来,空港、海港、铁路港、信息港、城市路网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机场旅客吞吐量5520.94万人次;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5.21亿吨、1762万标箱;广珠、广深客运专线和贵广、南广高铁相继开通;高速公路通车972公里,地铁通车9条266公里;光纤覆盖用户超过700万户、入户率62.3%,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运算速度全球6连冠。
4次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首:5年来,保持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推出系列改革举措,南沙新区、南沙自贸试验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旅游综合改革等试点全面推进,4次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首。
率先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实施“三规合一”: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一江两岸三带”、重大发展平台、江心岛、都市区生态轴廊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专项规划,率先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实施“三规合一”,实现国土、规划和经济空间“一张图”动态管理,盘活用地128平方公里。推进37宗“烂尾楼”盘活工作。开展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试点,5年新增土地红线储备253平方公里、实物储备结案面积77平方公里,供应建设用地90平方公里。完成889条行政村规划,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名镇名村,建设89个美丽乡村。
新建成311公里高速公路:加快白云机场扩建、南沙港三期、国铁、城轨、地铁、高快速路和市政路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白云机场第三跑道投入运行,新增13条国际航线,机场噪音区治理稳步推进;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建成,新增外贸班轮航线15条,新建10个内陆无水港或办事处,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南沙港四期、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建设加紧推进;新建成311公里高速公路和234公里市政道路桥梁,开通海珠新型有轨电车试验线,开工建设3个国铁项目、5个城际轨道项目,推进11条地铁建设,新增公交专用道375公里,优化14条水上巴士线路。大学城提升工程、教育城一期、5个医疗机构项目建设取得进展,动工建设9个公办养老机构,其中5个完工,38个政法基础设施加紧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推进51条河涌整治: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推进51条河涌整治,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在建14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4万吨/日,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2.5%、48%;完成城乡自来水厂达标改造,加强流溪河饮用水源保护。逐步推广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完善垃圾分类收运配套建设,完成91座垃圾压缩站分类收运升级改造和36个“一镇一站”建设。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花城绿城建设,建设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实施碳汇造林,建设生态景观林带,加强乡村绿化美化,打造北部旅游、中部休闲、南部滨水生态片区。
查处违法施工2.5万宗:5年累计拆除违法建设600多万平方米、违法户外广告30万平方米,查处违法施工2.5万宗,完成151条城中村安全隐患和826个专业市场管线整治。
(来源:2016年2月2日 广东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