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后全面深化规划布局
“十三五”规划的意义,在于科学谋划我区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思路,事关我区未来长远发展。而“十三五”规划草案的发布并不是规划的结束,恰恰是全面行动,将规划深入实施的开端。
区发改局局长刘国华表示,区发改局首先要及时收集梳理今年白云两会上,各代表对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纲要作出修改完善后报区政府,由区政府印发实施,各镇街和区直单位则要围绕我区建设创新宜居空港区和“一心四片、一轴多点”的空间布局,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另一个关键在于推进区级各项专项规划的落实。区发改局将根据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导区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区级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通过各专项规划的实施,更加具体地、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发挥作为政府引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安排重大项目、投资和制作扶持政策的作用,形成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有机衔接、融合发展,为“十三五”主要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还须指导镇街抓好本区域“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刘国华表示,区发改局主抓功能布局,将帮助各镇街在衔接好全区“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激发调动各镇街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贯彻落实本区域“十三五”规划,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形成多点支撑、联动发展格局。
联席会议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
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刘国华介绍,我区谋划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建设项目、社会民生项目作为“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共103项,总投资5683亿元。
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有54项,总投资约3960亿元,涵盖了“十三五”期间计划在我区实施的重大客货运枢纽项目、轨道交通项目、高快速路项目,以及对贯通我区南北、东西向交通,改善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的市政道路和设施项目。
而产业建设项目有24项,总投资约1261亿元,涵盖了未来5年我区“一心四片”布局中,要重点谋划建设的产业园区项目和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项目;社会民生项目25项,总投资约462亿元,涵盖了教育设施、医疗卫生、文体设施、社会保障、民政等重大项目。
然而,重大项目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往往会遇到更多的障碍。刘国华表示,为了能够将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我区建立了重点建设项目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建设项目联席会议由区政府授权,成立重点项目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协调区属行政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在投资项目办理有关证照的前提下,为项目建设投资者协调解决在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集约、高效的“特殊快车通道”服务。
完善机制协调各方解决项目难题
重大项目的推进还赖于有效的沟通协调。“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还制定了完善的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刘国华介绍,联席会议办公室还对管理系统中来自业主单位、牵头单位、街镇和投资服务机构等提案人收集回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后,启动征询职能部门程序,找准项目当前环节需加快推进的具体事项和责任主体,通过由区委办、区府办、区发改局联合督查督办,以及由区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组织召开项目协调会议等方式,集中力量推动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据了解,我区在2016年共安排重点项目164个,年度计划投资额47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73个,年度计划投资额266亿元;产业建设项目67项,年度计划投资额100亿元,社会民生项目23项,年度计划投资额11亿元。另外,安排区重点预备项目127个。目前,《白云区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预备项目》已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已印发实施。
刘国华表示,重点项目的牵头(责任)单位负责项目的推进实施、信息报送等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和服务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协调,负责做好项目审批、服务保障等工作。区发改局也将全力保障项目推进,以此加快白云新城中央商务区和民营科技园的开发建设,聚焦中部经济发展轴,着力推动旧城更新改造加快城市化进程,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创新宜居空港区,为我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
(来源:2016年4月11日 白云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