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空港门户白云区

全力打造华南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产业集聚区(图)

发布时间:2017-07-04 来源:刘喜冰 字体大小:
       今年,6月16日,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上迎来了广药明兴制药项目的动工仪式,当天工程设备和人员也已同步进场动工;接下来,广药集团白云基地物流项目也将正式启动开工建设,加之早前何济公制药厂的开工,这片沉寂多时的土地迎来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

  于变化中窥见希望的一斑。作为我区全力推进的八大产业园区之一,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脱胎于广州健康城的医药研制片区。该基地将分三期开发,其中一期已包括上述项目在内的多家广药企业进场施工;二期、三期计划除了引进广药集团下属企业外,同步面向全球招商,吸引全球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巨头落户白云,重点发展中成药、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以及医药展贸、交易和医药物流等配套产业,全力打造华南地区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产业集聚核心区。(统筹/王玲 文/刘喜冰)

  A目标明确
  到2021年,基地生物产业主营收入预计实现50亿元

  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依托广州医药的雄厚基础,目前已形成以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布局。

  6月16日,位于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的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又迎来了一批工程设备及施工人员进场——广药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将建设液体制剂综合车间、硝酸甘油车间等,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同样的,广药集团白云基地物流项目也将于近期动工建设,这个占地105亩的项目将建设自动化程度在医药行业领先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枢纽,将建成医药仓储物流基地。目前,该项目场地平整、修详规批复等工作已完成,正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拟于近期进场动工。

  记者了解到,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紧邻空港经济区、中新知识城、帽峰山,连片规划约4700亩用地,分三期开发。其中,一期用地474亩,包括目前已开工建设的何济公制药厂、明兴制药,以及即将开工的医药公司、和黄制药项目等集聚规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入驻,预计总投资额达11亿元。

  按照广州市日前印发的《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征求意见稿),未来五年全市将大力实施基地集聚提升工程,其中就包括位于我区的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依托上述集聚而来的龙头企业,将重点发展中成药、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以及医药展贸和相关配套服务。到2021年,基地生物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实现50亿元。可以预见,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当前,广州正着力推进“IAB”(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计划,着力打造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因具备良好的基础,发展势头迅猛,有望领跑“IAB”计划。

  据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当前全市生物产业特色园区形成的“三中心多区域”的格局版图中,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成为全市“三足鼎立”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何顺势而为,成为当前亟需破题的努力方向。

  上述负责人介绍,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二期、三期计划收储土地2500亩和1800亩,除引入广药集团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百特侨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外,还将同步面向全球招商,吸引全球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巨头落户白云,紧抓国家施行药品上市许可制度的机遇,大力发展医药制造、高端医疗、医药研发等健康产业,实现资源集中、优化和共享。

  可以说,当前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比任何时候都接近现实。经过多年发展,白云已形成以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基础。假以时日,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破茧成蝶并不成问题。

  B发展方向
  以基地为中心,打造华南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产业集聚核心区

  “国家战略、全国试点与一大批高端项目、领军人才纷纷落户,标志着泰州中国医药城的承载力、影响力正不断扩大。”江苏省泰州市如此描述中国医药城所构建起来的健康产业生态。

  打造大健康产业,是泰州市推进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该市拥有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等中国医药百强企业,医药产业销售已连续16年领跑全省,并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一;中国医药城是全国首家部省共建医药园区,拥有完善的平台功能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医药产业“梦工厂”。一个国字号医药城,加上以扬子江药业为代表的本土制药企业,构成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该产业城目前已聚集英国阿斯利康、日本武田制药、瑞士雀巢,以及扬子江药业集团、中崇信诺等近800家中外知名医药企业,60多家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此外还成功申报了千余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

  从制药一枝独秀,到“医、药、养、游”融合发展,泰州大健康产业花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大健康产业的“药”,是把生物医药研发特别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新型疫苗及特异性诊断试剂、中成药研发创制等作为重点,加快构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把“药”向前延伸,就是向“医”延伸,做特色医疗诊断,把医学界最前沿的成果在泰州运用和转化,形成特色与优势。把“药”向后延伸,一是向“养”延伸,发展健康管理服务、中医养生、特色养老,做出特色品牌;二是向“游”延伸,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一个国字号医药城,加上以扬子江药业为代表的本土制药企业,构成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把视线重新投向位于钟落潭镇的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不难发现,规划于今年10月前完成开工的一期3个项目,仅止于生产与物流。这仿佛让人看见了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看来,当前国内各地都在加快布局大健康产业,包括上述的泰州医药城在内,上海、北京、成都、等地都建有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城。这些园区都有个共同点,即以其自身优质资源为基础,结合当地产业特色、科研优势,发展为主导产业突出、配套服务完善,集“医、药、养、学、研”为一体的高端化、现代化、国际化产业园。

  相比而言,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目前还尚在襁褓。李志坚说,成熟的健康产业基地,往往都具有产业功能明确、龙头企业集聚、集聚高效科研资源等特点,这些都为健康产业城的勃勃生机注入科研和智力、经济支撑。

  对标当前全市正在实施的“IAB”计划,白云区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和雄厚的医药基础,区内知名医疗机构、高校、医药企业林立,白云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备先天优势。李志坚认为,以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中心,打造华南地区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产业集聚核心区,吸引整个华南医药市场向白云聚集,促使白云成为广州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撑。

  产业深化布局的背后,是全力推动产业连片规划、连片收储,但不得不提到的是,当前健康城产业用地面积不足和供应不到位,已严重阻碍健康产业规模化发展。健康城管委会方面表示,随着土地资源愈稀缺,土地收储成本愈高,如何凝聚各方合力,以更快的速度赢得这场赛跑是目前“冲刺”的关键所在。

  C顺势而为
  科学规划,构建医药疗养一体化的特色健康产业新城

  近期,白云确定通过重点谋划和打造全新“Value Park”(价值园区)来推动辖区内产业集聚发展,提出了“八大产业园区”的布局思路,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作为八大园区之一,发展迎来了黄金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可利用帽峰山、流溪河等优质自然资源,毗邻白云国际机场的空港资源及优质土地资源,集聚天时地利人和,加之周边区域聚集众多国家或省市重点医药企业为健康城建设奠定产业基础,依靠这些资本和基础,将其建设成为华南地区高端健康产业集聚核心区,正是“应时而动,顺势而为”。

  科学的规划是园区成功开发的先导。作为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的首发片区,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中成药、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以及医药展贸、交易和医药物流等配套产业,依托白云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地,打造华南地区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产业集聚核心区。

  事实上,健康城在推进产业园区项目落地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服务平台,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模式,已完成建设的规划三路及规划六路(一标段),正在推进的规划二路、规划七路、健康大道一期、广青路、马沥路、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即将开展的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建设,无一不为健康产业城发展打下坚实硬件基础。

  产业的发展,归根究底在于人才的发展。李志坚研究白云产业规划布局多年,他认为,当前制约白云健康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人才短缺,特别是运营管理人才。今后一个时期,可以联合区内医学高校、科研机构,同时整合政府、企业高管、专家等资源和智慧,解决当前高端健康产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规划显示,未来健康城项目还将建有12公里的轻轨环线,设14个站点,建设3大交通枢纽,可实现15分钟到达白云机场,10分钟到达中新知识城,40分钟可达广州市区。这对于主要面向城市高端人群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而言,更是最大利好。

  李志坚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就可立足于白云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产业优势,以区内生态自然景区为依托,重点引入综合性和专业医疗医院、体检中心、运动健身基地、健康咨询中心、养生康复等健康服务项目,着力形成以医药研发和制造为基础,以健康服务为主线,着力构建“医药研发+医药制造+高端医疗+健康养老”的健康产业链,建设医药制造4.0与健康疗养一体化的特色健康产业新城。

                                  (转自 2017年7月4日 白云时事)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