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要改善”是我区当前的中心工作之一。在2月5日下午区政协经济科技组与工商组的分组讨论上,不少政协委员针对如何从各个角度提升我区环境,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改善我区交通环境是委员们其中一个关注点。区政协委员、区发改局副局长张燕辉介绍,我区的交通环境几乎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南北向的交通较为发达,但是东西向却很欠缺,无论是轨道交通、区域路网还是高快速路,都略显不足。我区常住人口庞大,带来的交通压力非常大,对交通环境改善的需求相当迫切,这也是我区未来应争取上级大力支持的地方。
委员们认为,交通环境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区政协委员、区投促办副主任罗涛举例说,我区钟落潭镇建设了综合保税区,但是其功能尚未能完全发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保税区与白云机场之间路途较远,尚没有一条通达的道路,往往需要绕很长的路才能到达。
区政协委员、石井商圈联盟促进会秘书长张爱民则以石井地区进行了说明。他说,该区域当前急需解决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区域内存在着一些断头路需要打通,交通拥堵问题也一直存在,“更为重要的是槎神大道,它是连接西部科技走廊的重要交通线路,不仅是石井也是整个白云西部发展的关键一环,它的建设应尽早提上日程。”
列席会议的区高新技术协会会长时仲波则认为,除了提高生态与交通硬环境,我区还需要多加改善营商软环境。在他看来,我区的软环境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中小企业想在白云找一个形象好、月租金约100元/平方米的办公地点并不容易,白云新城万达广场周边一带的写字楼每月租金要近200元/平方米,这样的成本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难以负担,退而求其次又很难找到形象匹配的,政府应在这一方面给予积极引导。”他建议我区进一步提高政策补贴,对企业的扶持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
时仲波还提到,人才资源跟不上也是我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掣肘,很多白云本地高校的人才都外流了,很少留在白云。区政协委员、中国电信白云分公司副经理张作灵对此表示认同,“如果一名员工要在天河分公司和白云分公司之间选择工作地点,他很可能会选择天河。”张作灵说,这很大程度是白云居住环境不理想造成的,最终导致了人才缺乏,“近年来白云的城中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希望白云能够继续在这方面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