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近日,松洲街组织街道“两代表一委员”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水环境治理专题视察活动。各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认为,松洲街要继续加强各级河长相互联系沟通,持续保持力度分级跟踪督办,形成上下级的互补互促,进一步推动河长制的全面深入实施。
建立街-村-社三级河长体系
“两代表一委员”视察组先后视察了鹿颈涌、石井河松洲街螺涌段、螺涌公园以及卫生河管护现场,查阅了有关资料,对松洲街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给予了肯定。
据了解,按照区域与流域相结合、分级管理与属地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松洲街建立了街、村(居)、社(机团单位)三级河长体系,按分级分段承担相应责任。
其中,该街党工委主要负责人担任街总河长,对该街水、绿道环境管理保护负总责。街道其他班子成员以及副调研员挂钩任相应责任段河长,负责推动责任河道(段)水、绿道环境整治,及河道(段)、绿道重点工程建设等。村(居)主要负责人担任各段河长,负责或配合落实河道(段)、排水设施的日常巡查等。社(机团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本社(机团单位)辖内段河长,负责或配合完成城中村自来水改造工程、河涌截污工程、雨污分流工程等任务。
松洲街还制定了河长制目标,已在今年5月底前实现全街江、河、涌河长制全覆盖;2018年年底前,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等;在2030年底前,基本建成平安绿色生态水网。
拓展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道
参加视察活动的各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肯定了松洲街水环境整治工作成效,就该街水环境治理的责任落实、职责细化、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有人大代表建议,推行河长制,要坚持问题导向、长效管理的基本原则。要以控源截污清淤、解决河涌黑臭问题为重点,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解决好治理、管理、保护等环节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坚持监督考核、公众参与的原则,不单要完善、执行好相关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还要拓展公众参与渠道。
有政协委员指出,在架构职责方面,松洲街河长制的组织体系很明晰,河长职责也得以细化,这一点做得不错。建议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强化担当意识。比如,各村(居)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村(居)级河长,要落实推进本辖区内河道(段)水、绿道环境治理。各级河长要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问题意识,杜绝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现象。
还有党代表建议,要确保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可以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河长公示制度、河长巡查制度、工作例会制度、检查督办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河长制工作不力、履职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存在相关问责制度中规定问责情形的,要按照广州市纪委出台的《广州市水环境治理责任追究制度》予以问责。
“两代表一委员”继续监督工作
视察期间,各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还一致认为,松洲街要继续加强各级河长相互联系沟通,加大协作力度,强化上下联动,持续保持力度分级跟踪督办,形成上下级的互补互促,进一步推动河长制的全面深入实施。
区人大选联委主任、区人大代表周伟健指出,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水环境整治,希望松洲街严格按照上级标准,进一步完善落实河长制的机制体制。同时希望“两代表一委员”在水环境治理工作过程中积极献言献策,继续发挥监督作用。
松洲街武装部部长欧阳光灼表示,自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以来,该街积极落实河长制,迎难而上,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坚决完成整治任务。接下来,将锲而不舍地推进全流域水环境整治。目前,该街“水环境污染整治第二个百日行动”第一批整治任务清单已经全部完成。(全碧芳 通讯员/夏卓健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