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讨论期间,医疗卫生界的委员针对家庭医生、医生多点执业、互联网医院等多项医疗问题展开讨论。部分委员围绕报告中提出的智慧健康养老问题展开讨论。
目前,我区已有居家养老、联合养老、融合养老和合作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区政协委员、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余召辉表示,广州市自2017年起已成为全国养老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市医保局也开通了长期护理保险这项优惠举措,平均每月的医疗报销费用可达4000元,但对象仅限于广州市户籍城镇职工退休人员,我区占比较大的城乡人员无法享受这一优惠。为此,余召辉表示,他将完善相关提案并提交到市医保局,希望为我区的老龄人员争取更多的利益。
区政协副主席张实肯定了这项意见。他表示,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但有的缺少有效的执行机制。例如我区护理站目前存在人手不足、不是医保点的问题,医联体在病人转诊方面不够顺畅等问题,均为医养结合模式的痛点。如何将惠民便民政策实实在在落地,是今后需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在家庭医生方面,区政协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四外科主任王继勇表示,我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逐步提高,但实际推行效果并未达到最佳,建议今年继续加大推行力度。此外,部分参与讨论的民营医院和医药企业代表对互联网医院的推行表示期待,区政协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忠奇提议我区加大区一级在这方面的科研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