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2021年白云两会 > 工作回顾

四级代表联动推进水环境治理上新水平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河涌综合治理工作的议案》

发布时间:2021-03-04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白云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期间,经大会主席团会议通过,将多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实施沙坑涌、均禾涌等多条河涌综合治理的议案,合并为《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河涌综合治理工作的议案》。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作出决议,审议通过了相关实施方案,要求区政府统筹城市规划、产业和生态布局,明确2020年工作目标,加强工作计划性,加大整治专项资金的保障,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公众参与的治理模式,系统推进我区水环境治理。多年攻坚克难下,我区39条黑臭河涌消除黑臭,1059宗小微水体全部完成整治。我区被评为2019年河长制湖长制全国10个先进县(区)之一,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河涌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据了解,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河涌综合治理工作的议案》,迅速落实整改,举一反三检查剖析、系统梳理,坚持党委统筹、河长领治,系统整治、标本兼治,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创新发展,推动水环境整治不断改善、持续向好。

  2017年,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区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在推进河长湖长履职上下足功夫,至今发布多道总河长令,出台15项河长制工作制度、7项各类治水专项方案,建立健全五大机制,拧紧责任链条。河长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从“要我管”到“我要管”,向“要管好”转变。近三年来,我区累计拆除涉水违建7363宗,清拆面积逾340万平方米,协同推进“四洗”行动(洗楼、洗管、洗井、洗河),单单“洗楼”这一项,就摸查了29.16万栋建筑物,总面积1.38亿平方米,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场所) 4.29万余家。在此基础上,我区还立案查处涉水环境违法行为1027宗,查封涉水环境违法企业301家。

  经过多年攻坚克难,白云治水成效显著,目前辖内国考鸦岗断面和省考大坳、李溪坝、石井河河口断面平均水质分别为Ⅳ类、Ⅳ类、Ⅲ类、Ⅳ类,均达到或优于考核标准。其中,鸦岗断面氨氮、总磷浓度较2019年同比分别下降54.5%、19%,石井河口断面氨氮、总磷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2.5%、56.6%。39条黑臭河涌消除黑臭,1059宗小微水体全部完成整治。

  去年,我区被评为2019年河长制湖长制全国10个先进县(区)之一,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获得南方都市报发布的《广州城市治理榜》河长履职榜第一名。

  四级代表联动监督更显威力

  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围绕水环境治理,开展了专题视察、执法检查、专项调研和跟踪督办代表建议等一系列的监督工作,合力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上新台阶。其中,以四级代表联动监督促进河涌治理,是区人大监督水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在市人大的指导下,2017年、2018年、2019年,区人大分别选取流溪河支流白海面涌、良田坑涌、沙坑涌,作为省、市、区、镇街四级人大水污染整治工作监督河涌,监督效果良好。

  2017年,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关于跟踪督办白海面涌整治的有关指导精神,结合市人大的工作部署,区人大常委会邀请省、市、区、镇街四级人大代表44人,建立了四级代表对白海面涌污染整治工作监督联动工作机制,并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充分发挥代表和专委委员的积极性,建立了相应的微信工作群,及时指导代表使用河长APP,实地巡查河涌整治的情况和反馈存在的问题,将监督工作深入现场,落到实处,并协调区政府定期报告白海面涌污染整治工作推进情况。区人大配合省人大城建环资委多次到白海面涌流域检查整治工作的开展进度及水质改善情况,联合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定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治,对白海面涌源头截污、支涌水质恶化等问题的监督收到良好效果。2019年,白海面涌治理入选全省“十大环保监督优秀案例”。

  区人大常委会还邀请了省、市、区、镇街四级42位人大代表参与监督活动,共组织四级人大代表210人次对良田坑进行监查视察,并延伸至镇街,组织了4次钟落潭镇三级河长、两级代表75人次开展联合巡河活动,将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即时落实整改,提升治水监督的效果。在四级人大代表的联合监督下,我区河涌治理工作更上了一个台阶。白云时事讯(方洽旋)

经过多年水环境治理,如今的石井河水清岸绿。(资料图片)谭札烽 摄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