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三旧"改造

老厂区新使命:打造国际级研发平台

发布时间:2016-09-05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一年前,这里建筑破旧,闲置荒废,垃圾满地。如今,这里绿树成荫,配套齐全,俨然一个原生态创新园区。这里,便是位于黄石街的万力创新园。这一切的变化,皆来源于万力集团积极响应市政府“退二进三”和“三旧”改造政策,盘活原国有资产的结果。该集团将原广州南方橡胶厂旧址改造为万力创新园,赋予了老厂址新使命。

  经过一年的改造,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的万力创新园日前正式开园,将以研发高端橡胶制品以及精细化工为主攻方向,成为汇聚国内外先进技术、国际化高端人才、行业尖端科研项目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未来有望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万力集团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广州制造业的又一核心竞争力。

  盘活国有资产

  老厂区一年实现大变样

  作为广州本土实力最强的轮胎品牌,万力集团近年发展迅猛,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更是不遗余力。日前开园的万力创新园,就是其2015-2016年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据了解,万力创新园位于我区黄石街,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总投资3.7亿元,目前已完成第一期投资2.1亿元,其前身为原广州南方橡胶厂旧址,由万力集团响应广州市“退二进三”产业调整及“三旧”改造相关政策,盘活原国有资产,历时一年改造而来。

  改造后,荒废了近10年的原广州南方橡胶厂旧址发生了大变样,变成了一个绿树成荫、配套齐全的原生态创新园区。在设计风格上,整个园区是在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园区内的建筑物没有增加或减少,只是在合理的设计下作了改动。目前,园区内的建筑物主要有万力轮胎展厅、万力橡胶轮胎研究院楼、万力化工研究院楼、员工宿舍楼等。同时,园区内还保留了一些具有历史特色的建筑--锅炉烟囱和尾气脱硫塔。

  万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技术没有那么发达,原始橡胶的密炼脱硫都是使用砖砌的塔,塔旁边会有一个高高的烟囱。“现在的烟囱一般都是钢铁做的,像这种用砖做的烟囱在广州市基本没有了。因此,在改造之初,我们就决定不作改动,把烟囱和脱硫塔永久保留下来。”

  集聚高端要素

  致力于打造国际研发平台

  记者走访发现,万力创新园不仅保留了原有建筑物的特色,其定位布局更是凸显了创新的意义。

  在万力创新园周边,有国际单位、中海联·8立方等多个通过“三旧”改造换新颜的创意产业园。相比创意产业园主要承载出租、办公、孵化功能,万力创新园显然不走寻常路,紧紧围绕科研创新这一主题,定位为驱动万力集团在产业升级改造道路上前进的创新科技引擎,致力于打造国际级研发平台。

  据悉,万力创新园主要按照一个园区、一个营销中心、三个研究院、四个平台进行规划。其中,“三个研究院”分别是万力橡胶轮胎研究院、万力化工研究院、万力中乌精细化研究院;“四个平台”分别是技术引进平台、人才引进交流平台、技术孵化平台、国际商贸平台。

  万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万力创新园将从研发实力、体系建设和人才梯队搭建3个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打造高活力、新型的国际级研发中心。

  目前,万力创新园已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展开国际科技合作,已立项3个科研项目,包括《高速动车用水性阻尼涂料开发及应用研究》等,这3个项目已被市科创委定义为政府合作框架项目、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

  打造智能新引擎

  为企业转型插上科技翅膀

  作为国内轮胎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万力集团将万力创新园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据了解,受整体经济疲软、海外市场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轮胎行业市场形势并不佳,在此大背景下,万力集团将万力创新园打造成集各类创新资源,国际科技、人才、市场双向孵化培育模式的典范园区,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动行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万力创新园可助力提升广州国资企业在精细化工产业的竞争力,形成自身的技术壁垒与领先优势、对标世界级的产品研发能力,从根源上解决自主研发与产品储备的先决问题。”万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速研发成果的市场转化,万力创新园建立起专门的营销中心和服务中心,围绕国家、用户、市场的三重需求,激活万力集团以及各子公司的创新活力,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为万力集团乃至广州市产业转型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目前,万力创新园已获得市国资委、市工信委、市科创委的支持指导,其中,市国资委一次性支持资金5000万元,市工信委也提供了400万元资助。

  有业内专家认为,万力创新园将成为推动万力集团全面技术升级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实现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引擎,有望成为促进广州工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又一新动力源。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