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三旧"改造

永泰危旧房改造项目主体月底完工

发布时间:2017-01-11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位于白云大道北的永泰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安华汇将于1月底完工,9月份正式开业。这个被称为“总理项目”的城市更新示范点,成为近两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区城市更新的新起点。区城市更新局负责人表示,安华汇项目的顺利推进,给我区开启了一条以城市更新改造为突破口,统筹人居环境改善同步实施,实现产业与环境双提升的创新路子。

  可以说,永泰村危旧房的成功改造,极大鼓舞了村集体、镇街以及区级各部门的信心和激情,全区掀起存量低效土地再开发利用的高潮,为我区城市更新工作注入新的能量和动力。现在看来,李克强总理关于“大家心愿这样迫切,政府就要抓紧去干,希望下次来能看到你们住上新居”的期许和目标很快就要实现了。

  项目改造带来产业及人居环境的双提升

  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到访永平街永泰村危旧房改造项目现场,关切村民对危旧房改造的期许和疑惑。随后的半年,我区迎难而上,项目最终在当年6月底正式动工。

  区城市更新局负责人介绍,永泰村危旧房项目改造的过程,彰显出城市更新的强大推动力。项目改造为永泰村引入全新产业,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还对周边的村容村貌进行“去旧换新”,一批脏乱、老旧的建筑被拆除重建,景观绿化率提高,建筑整饬和光亮工程效果明显,消防、排水系统、环境卫生、电管线、燃气等妥善整治,消除安全隐患。这种以城市更新改造为突破口,统筹人居环境改善同步实施的模式,成为我区、乃至全广州市推动城市更新的创新模式,给《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相关微改造模式的制定提供了经验借鉴。

  永泰村危旧房改造项目还探索出另一种“活化”土地的方法,即以合作经营的方式与投资方签订合同,把土地“借”给投资方进行开发建设,村集体定期向投资方收取保底租金,到期后该土地上的物业归村集体所有。上述负责人表示,这种合作经营公开交易的方式,可以把土地租借的时间延长至40年(租赁合同不能超过20年),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投资方的积极性,又保留了土地权属不变,利益各方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开发建设中。

  目前,永泰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安华汇裙楼已封顶,塔楼部分施工到北塔13层、南塔15层,项目预计今年1月底主体完工,9月1日正式开业。据了解,尽管该项目暂未竣工,但预租情况火爆,截至目前,签约率达到75%以上。

  响应供给侧改革推动城市更新创新发展

  在广州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发起人、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执行院长、天鸿智库机构负责人江浩看来,永泰村危旧房改造项目作为白云区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其经验对于全区而言有着较强的借鉴作用。通过对项目实施状况的具体梳理,总结出改造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合理应用到其他类似项目上,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及做法的更新改善。

  首当其冲的,便是要主动响应供给侧改革,重视存量载体的提质增效,积极拓载体、补短板、提效能、促优势。在充分借鉴和发挥永泰村危旧房改造过程中的众志集聚、融合推动、砥砺创新的优势基础上,释放区域存量资源优势,利用城市更新推动白云加快建设枢纽型网络化城市。

  江浩认为,白云区应坚持创新,加强示范推动。去年,白云大胆创新和尝试,将均禾大道北(原东平玻璃厂)、黄边村工业园、凰岗村工业园3个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纳入广州市2017年重点城市更新计划,目前前两个项目的改造方案都已通过区政府审议,即将启动改造,这为白云区村级工业园区的改造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接下来,白云区应敢破敢立,不仅要在审批流程、模式应用等方面做创新,更应打开门来做更新,从制度上寻求突破,加强和市场尤其是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的合作,优势互补,做到城市更新政策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与实际需求相吻合。

  白云区存量载体资源丰富,未来城市更新工作大有可为。江浩认为,永泰村危旧房改造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应作为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并结合广州市城市更新“1+3”新政,带动白云区形成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更新项目。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