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处,奋楫正当时。2022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也是白云区抓严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年。
高效开展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好医疗救治服务保障,稳步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属医院专科能力建设……过去一年,白云区上下一心,以实干担起责任、用坚毅攻坚克难,以奋勇争先、敢打敢拼的锐气,实现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两手抓,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健康“答卷”。2023年,白云区将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健康白云建设,用实际行动为白云人民绘制一幅健康蓝图。
转段平稳有序,交出疫情防控新阶段白云答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省、市两级带领下,白云区快速反应,重大疫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病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过去一年,白云经受住一波又一波疫情的严峻考验,探索出“前线指挥部+专项工作组”、“专群结合”流调、网格管控服务、发放“爱心包”、创建“无疫家园”等有效做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3年1月8日起,白云区严格落实“乙类乙管”要求,保障药品、医疗设备供应,提高医疗物资储备规模,提升救治能力,全力做好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确保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
事实上,自2022年12月后,白云区坚定贯彻国家“新十条”措施和省、市优化措施,通过发热门诊、诊室和ICU病床倍增计划,加强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发热门诊方面,日接诊能力从4680人次提升到3.5万人次,接诊发热患者137707例;重症救治方面,区属医院重症监护床位由原来的42张,通过改扩建、配置监护设备增加至131张,达到区属医院总床位4%。统筹开发的“白云区公共卫生互联网问诊平台”小程序于2022年12月6日正式上线,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线上问诊、用药咨询、健康管理建议等综合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注册居民近18万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提出“家庭健康员”概念,并迅速开展队伍组建工作,截至目前,已组建703个“家庭健康员沟通群”,累计培养近14万名家庭健康员。
今年,白云区将强化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疫情防控,继续加快推进重点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疫苗接种。牢牢兜住医疗救治和生命保障的底线,进一步完善应急医疗救治指挥中心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发热患者救治、重症救治、儿童健康保护等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扎实做好分级诊疗工作,加强信息收集发布和舆情导控,确保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和社会秩序稳定,推动实现延波削峰、平稳渡峰。
建设健康白云,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健康白云建设。当中,加快推进南方医院白云分院二期、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区疾控中心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成了2023年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也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去年,南方医院白云分院二期正式动工,总投资10亿元,预计两年内建成。届时,南方医院白云分院黄石院区床位将增至1500张。事实上,随着南方医院白云分院成立区域疑难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病患越来越多,白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老百姓就医需求的增长,南方医院白云分院黄石院区一期床位使用率已超过90%。”南方医院白云分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底,医院确定为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政策调整后,该院也在全面救治新冠危重症患者,建立“急诊科—重症病房(ICU)—专科重症病房—可转换重症病房—普通病房”相互流转机制,有效加快ICU重症床位的周转率,最大化提升重症医疗资源配置利用率。“全院现有重症床位105张,可转化重症病床156张,全院统筹床位与抢救设备设施,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收治危重症患者。”上述负责人说。
此外,为重点解决医疗卫生设施现状分部不均衡、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白云区全力推进重点卫生基础建设项目,优化区内医疗资源布局。今年,白云区将继续推进“一街道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广东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白云院区)落地建设,加快对接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等优质医疗项目选址,推进区公共卫生医院(健康驿站)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等。同时,继续推进4个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提高区属公立医院竞争力,大力推进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实现医疗机构间诊疗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医疗资源共享、“互联网+医疗”的便民诊疗服务等,以科技带动满足更多群众的就医需求,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白云时事讯(江兴夏 李卓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