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疫情防控 白云在行动 > 白云行动

太和镇村级卫生站提档升级,村民看病放心更舒心!

发布时间:2023-03-27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有了村卫生站,我也不用专门跑出去太和卫生院给小孩子保健和打疫苗了,方便很多了。”“在这里也可以进行中医理疗,不用专门跑大医院,而且收费还不贵,真的是太好了!”在太和镇卫生院宏发街院区,问起村民的就诊体验感受,大家都喜笑颜开,言语中都能感受到她们对村级中心卫生站建设工作的认同。

  据悉,近年来,太和镇群众不断反映看病难问题,镇人大多次组织代表重点视察调研村级中心卫生站的建设,提出按“1+N”模式,构建院(太和卫生院)站(中心卫生站)一体化统筹管理、站院医疗服务对接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该项工作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和点赞。目前,太和镇在辖内建成规范化村级卫生站11间。

  人大代表促成新村级卫生站落地开诊

  “小病小痛不用再跑大医院,就近就能看好。以前看病,无论大病小病都要花一个半小时到太和医院看病,太折腾人了。年轻人都觉得麻烦,何况我们这些老人。”穗丰村的一位老人说。

  2020年7月行政区划调整,原太和镇一分为三,新设立龙归街和大源街。新太和镇下辖11个村3个社区,常住人口15.9万人,居民看病就医、疫苗接种等需求非常大,而新太和镇辖内村级卫生站难以满足多数人的需求,辖内医院人流量大、医疗资源紧张,亦不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责,故居民看病就医、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都需到原太和镇卫生院(龙归华侨医院)。

  “太和镇卫生院(龙归华侨医院)及其分院区均在龙归街辖内,距离太和镇较远,对新太和辖内居民来说,医疗防疫、保健服务等事项均需跨镇街完成。特别是穗丰村、兴丰村等山区片村民乘车到卫生院,至少需要1.5小时左右才能到达,群众意见较大。”太和镇人大代表温慧君介绍。

  太和镇人大对卫生院的建设工作尤为关注,多次建议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新建、改造、扩建或租用业务用房的形式,不断完善公共卫生设施配套,促成太和镇卫生院宏发街院区的建设。2021年3月,经白云区卫生健康局批准,太和镇卫生院宏发街院区正式对村民开放,主要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另外开设有全科门诊、中医理疗及产后康复等科室。

  近两年,在区卫生健康局、太和镇政府的支持下,太和镇卫生院宏发街院区办公场地面积不断扩大,由原来的1122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400平方米。开设诊室和医疗项目也不断增加,在预防接种门诊、儿童保健门诊、一元钱看病门诊、中医科、检验科、超声科、中西药房等基础上,将中医理疗康复、儿童保健业务内容延伸,增设儿童眼保健、小儿推拿、婴儿游泳及婴儿早期发展评估等项目;同时增设妇女保健科并开展产后康复项目,中医科安排高年资中医师、治疗师团队出诊,开展各项中医疗法。

  村民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近年来,太和镇人大多次组织代表重点视察调研村级中心卫生站的建设,提出了按“1+N”模式,构建院(太和卫生院)站(中心卫生站)一体化统筹管理、站院医疗服务对接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该项工作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和点赞。

  据了解,太和镇在辖内建成村级卫生站11间,均与太和镇卫生院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可以实现医保结算。目前大沥、谢家庄、穗丰、头陂、沙亭岗等5间卫生站已建设为中心卫生站,由太和镇卫生院实行“紧密型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统一由太和镇卫生院派出医务人员到中心卫生站开诊。

  “中心站内设有全科诊室、药房、治疗室、留观室、疫苗接种及登记处、慢病管理室(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管理室、网格化责任医师团队工作室、居民健康体检室等,日常一医一护,其中大沥和穗丰以中医为主,每周分别有两天由总院派中医技师进驻开展理疗,服务对象均为辖区村民,已全部实施一元钱看病。”太和镇卫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太和镇卫生院接管以来,村级卫生站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太和镇党委政府也在推进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同时,通过实施一元钱看病项目、组织专家义诊、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等措施,减轻居民基本医疗费用负担。

  据介绍,2022年太和镇内所有卫生站均实现了农村一元钱看病全覆盖,参与一元钱看病的居民总数13649人,一元钱看病诊疗3279人次,切实缓解了辖区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

  如今,太和镇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治”的就医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推进太和镇卫生院新院建设,全力推动五个中心卫生站在医务人员、医疗设备配备等方面不断完善,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群众对公共卫生的满意度。”太和镇公共服务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