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西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新冠乙类乙管后社区管理的建议》(第6362号)建议收悉。我区政府经认真研究,积极组织区卫生健康局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2023年1月8日以来我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白云区将继续做好分级诊疗工作,筑牢家庭、社区、医院三道防线,防微杜渐,实现防重症、保健康。
一、调查免疫屏障,上报监测信息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白云区制定相应专项工作方案,联合区统计局、区教育局,组织区疾控中心开展辖区内不同人群免疫屏障监测。根据专项工作方案,定期选取本区公司、工厂及工地工作人员、普通社区居民、养老院养老人员、中小幼学校师生等四类人群进行动态监测,相关监测结果依规报告,供上级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
二、做实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助力新冠疫苗精准接种
(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情况。一是我区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管理有机结合,全区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116家标准化建设村卫生站和31个服务延伸点,36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重点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新冠感染重点人群累计建档签约165723人,签约率100%。三是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做实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向签约居民推送“三减三健”、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技能等健康宣教信息,累计发送短信息138.94万条,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并引导民众主动参与;开展健康咨询、健康随访等服务,摸底重点人群健康状况,累计服务271.56万人次;本年度累计健康体检148966人次,提前筑起重点人群保护墙。
(二)新冠疫苗接种开展情况。一是目前我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31.7万,我区已完成基础免疫人员共26.5万人,已完成加强针第一剂次20.48万人,已完成加强针第二剂次0.43万人。二是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区疫苗专班近期将制定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明确区各单位、镇街工作职责及任务要求,广泛发动宣传,加快重点人群组织接种工作,分阶段推进相应的接种任务。三是利用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工作,进一步排查感染情况,重点针对未感染和未全程接种疫苗的重点人群,精准定位目标人员,积极发动居民应接尽接。
三、做好物资配置,有序按需供应
(一)药物配置。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完善的药品供应应急预案,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应对第二波疫情的物资储备工作,定期收集上报药物、物资储备情况。7家区属医疗机构按照3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动态储备新冠肺炎相关中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23家基层医疗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总数15-20%动态准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抗原检测试剂,药品配备保证可用量保持在2周以上,人口稠密地区酌情增加。目前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小分子药物储备充足,其它相关药品供需平稳,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治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设备配置。一是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区内加强统一配备和调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物资配备100%达到标准。二是推进氧疗服务区建设,确保每家医疗机构建成吸氧单元不少于10个,共建设306个吸氧单元,为有吸氧需求的患者提供保障。三是辖区内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配备至少3台以上制氧机,可为附近群众提供氧疗服务。
(三)药物按需有序发放。根据相关文件要求,镇(街道)和村(居)委员会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企业沟通联系机制,协助组织做好药品、抗原等物资的配送发放工作。落实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高龄、残疾人等脆弱人群摸查登记,及时沟通跟进,优先保障其用药需求。
四、畅通双向转诊,优化居家用药
一是我区正积极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推动三医联动、打造“白云特色”城市医疗集团,依托医疗集团整合调配重症急救资源。明确重症风险人群入院标准,建立重症风险人群有限入院机制,畅通基层转诊与医院收治双向转诊通道,特别是农村地区重症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兜住医疗救治的底线。目前转诊信息系统可供辖内7家区属医院与23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间在His系统上完成任意双向转诊。二是我区正组织推进“空中药房”使用,拓展药物制剂供给途径,准确把握用药需求,优化各类药物制剂特别是中医制剂的配送流程,提高配送效率,居民足不出户也能及时用药。
感谢您对我区新冠感染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5月22日
(联系人:李志鹏,联系电话:3943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