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省委改革办组织遴选的40个《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出炉。我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改革措施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据介绍,该案例从组织、交易、智治、监管四大环节发力,成功推动农村产权智慧高效流转交易,实现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年收入、交易宗数和金额均居全市各区第一,探索走出了一条架构完善、运行畅顺、智慧高效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白云路径”。
AI大脑算出农村资产“一盘账”
线上点击,在线竞价,无人机航拍带看交易地块……去年11月,我区入选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主要围绕健全交易体系、完善交易规则、加强风险防控、强化监督管理四大任务积极探索,开发完善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管理平台,打造白云区农村产权“AI大脑”。
笔者了解到,这一“AI大脑”从资产交易、成员管理、财务管理三个方面,管好全区农村集体资产。只要登录管理平台,全区所有村社资产动态情况都尽收眼底,既便于监管部门掌握各农村集体资产租赁情况,又可针对每一交易地块进行交易底价评估,最大程度盘活闲置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
“白云区集体资产数额大,资产交易量大,农村集体经济情况复杂,按照过往的线下管理方式,管理难度大。过去,村级集体资产较难形成‘一盘账’‘一张图’,信息相对滞后,导致很多村集体厂房或土地‘空档期’过长,造成了资产闲置浪费。”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管理平台上线后,一网串联起全区农村资产交易各个环节,还能对各村签订的超长期合同、租金拖欠情况等进行统计预警,督促核查合同内容,跟踪合同执行情况。尤其是交易底价“云评估”系统,2024年以来该系统累计为农村集体节省评估费用近3000万元,集体资产交易平均溢价率11.41%,溢价金额7.63亿元。
自全面推广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管理平台以来,我区166个经济联合社均实现年收入超100万元,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年收入、交易宗数和金额均居全市各区首位,优化了村集体现有资源配置,有力促进了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并切实为基层减负。
“改革之后,我们基层工作的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以前的立项审批要抱着纸质材料跑好几个单位,民主决策要凑足成员代表人数召开会议,一宗交易办理下来,前前后后至少要两个月时间。现在交易信息录入、审核、民主表决、竞价等全部线上操作,非常快捷方便。”云城街经济发展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全程公开透明,交易项目数量和金额也非常可观,保障了经济社和村民的集体收入。
“交易鉴证+”金融模式解决融资难题
除了开发完善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管理平台外,区农业农村局还发放了全市第一张农村产权交易鉴证书,该证书设置了二维码,通过扫码,可实时查询资产交易全流程信息以及合同状态,方便企业用于贷款增信,开创农村产权“交易鉴证+”金融模式。
目前,我区与中国银行、白云民泰村镇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建立“百千万工程”金融超市,上架“益农贷”“惠农贷”等金融产品,推动资金更精准地流向农业生产经营,为全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专业、便捷、安全的无抵押信用贷款服务。
“白云区的企业融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有了这张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鉴证书,对我们发放贷款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上面详细记录了出租方、承租方日期、承租金额,对于我们核定项目风险具有参考价值。”白云民泰村镇银行总行行长宋海跃举例称,近期,该银行金融村官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了解到大源街某企业急需一笔资金用于装修,通过其他银行传统的抵押贷款融资方式,无法满足该企业实际需求。有了上述证书,该银行了解到该企业是通过“三资”平台跟村里承租物业,其经营项目契合大源街电商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最终为该企业发放贷款500万元。
近年来,区农业农村局以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国家试点为牵引,抓实组织、交易、智治、监管四大环节,形成了交易品种丰富、组织架构清晰、管理制度规范、交易风险可控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区完成农村产权交易7000多宗,同比增长44.4%,总金额74亿元,推动资产增值8.13亿元。其中,底价交易评估系统每年为村社节约成本4000万元,线上审批缩减80%的审批量,真正实现了降本减负增效富民,探索走出了一条架构完善、运行顺畅、智慧高效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白云路径”,有效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潜能,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强大改革动力。白云时事讯(肖惠津 谢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