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要闻

我区审议通过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以九项工作为抓手 建设平安水务智慧水务创新水务

发布时间:2021-08-13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近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白云区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遵循我区“1358”发展思路,科学谋划与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务保障体系,建设平安水务、智慧水务、创新水务,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和白云城市发展作出水务贡献。根据《规划》,我区将以深化水务改革和创新、全面推动水务法治建设、健全平安水务监管体系等九项工作为抓手,近期实现五个“新”,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务保障体系,远期实现水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远近结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白云水务建设

  “十三五”期间,白云水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重点围绕建设安全的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健康的水环境保障工程体系、优质的饮用水保障工程体系、优质的河湖生态环境体系和完善的水务管理服务体系这5大体系,取得了良好业绩和长足进展。“十三五”期间,全区水务项目完成总投资361.48亿元。截至去年年底,已完工水务项目149宗;在建项目12宗,在编研究型项目80余项。

  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白云水务发展预算的各项目标任务稳步实现,全区消除黑臭水体、国考省考断面全面达标,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全面达标,实现供水主干管全覆盖至各村口且互联互通,高质量碧道建设全面铺开,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务支撑和保障。

  根据《规划》,远期,我区将立足2035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城市定位,结合“1358”发展思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白云水务建设,率先基本实现水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期,“十四五”目标将实现防洪(潮)排涝安全保障迈向新台阶、水污染防治效能得到新提升、水资源和供水保障得到新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水务治理效能达到新水平等五个“新”,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务保障体系。

  创新推行技术河长,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根据《规划》,为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我区将做好深化水务改革和创新、全面推动水务法治建设、健全平安水务监管体系、夯实城市防洪排涝基本功、强化水污染防治提质增效、强化涉水空间保护和利用、优化供水和水资源配置和利用、加强重点园区和成片改造区水务设施建管、探索智慧水务建设等九项工作。

  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区在河湖治理工作上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有益经验,逐步形成河湖治理的“白云模式”。迈入“十四五”,在深化水务改革和创新方面,白云水务将继续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创新全面推行技术河长,加强河湖长处置问题技术支撑和保障,提高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效率,提升河湖治理成效。

  “我区将坚决打好打赢水环境治理的人民战争,推动实现江河安澜、秀水长清。”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强化水污染防治提质增效方面,白云水务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尽快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同时,落实推进城市污水系统布局优化,加快污水收集和转输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实施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全面完成排水达标单元建设任务等各项工作。此外,结合新建、扩建污水厂,完善配套主干管网和转输设施建设。全面梳理各污水处理系统管网缺口,分年度逐步完善,基本消除全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城镇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5%。落实污涝同治、系统治理、海绵城市理念,全面推进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实现黑臭水体“长制久清”。到2024年,全区全面完成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建成区雨污分流率达到90%以上。

  构建多层次排涝体系,探索智慧水务建设

  水要美,更要安全。一个城市的防洪排涝功能是否足够强大,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能否得到足够保障。“十四五”期间,城市防洪排涝功能提升是白云水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白云水务将按照“上蓄、中通、下排”的防洪排涝策略,优化流域防洪排涝布局。改变传统治涝思路,以流域为体系,贯彻海绵理念,充分考虑排水系统和排涝系统的密切联系,针对整个排涝系统中的薄弱环节,系统研究,综合施策,提出从源头到末端的系统治涝方案,构建“蓄、滞、截、排、挡”的多层次立体式排涝体系。

  与此同时,白云水务正积极探索智慧水务建设,提高决策效率。我区依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了“白云区智慧水务”顶层规划,以“四横三纵”(“四横”为大感知、大平台、大数据、大应用,“三纵”为强标准、强安全、强运维)为智慧水务总体架构,构建以水务水情、雨情、水质等实时自动多样化监测为支撑,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GIS、水力模型等技术为依托,形成水体治理、长效运行、绩效考核机制,推进水务管理从突击应付向常态长效转变、从被动粗放向主动精细转变、从传统管治向现代法治转变,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标准化、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该负责人介绍,我区将充分利用现代传感技术,建成覆盖全区的监测系统,实现对水体的全面及时的监测,形成强大的水务物联网系统;利用政务云平台存储与计算资源,搭建水务数据云存储中心与综合分析中心,用于收集汇总各监测站点上报数据,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处理;构建水务数据综合分析与预警监控管理系统,实现水务基础数据、运行数据、业务数据与模拟数据的“水务一张图”可视化呈现,协助水务部门实时掌握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利工程等的环境情况和运行状态,为整合协调资源、做出决策提供支撑。白云时事讯(方洽旋  区水务局  柯志庭)

我区将坚决打好打赢水环境治理的人民战争,推动实现江河安澜、秀水长清。图为经过整治,石井河告别黑臭,水清岸绿。(资料图片)谭札烽 摄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