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要闻

我区持续推进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

“单轨制”流转案件量居全市首位

发布时间:2024-06-07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政法智能化的精神和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快推进政法网建设,搭建快速便捷、安全可靠的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加快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的工作要求,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被评为广州市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先行示范区,区法院、区检察院、鹤龙派出所、区法律援助处被评为第一批先行示范单位。据了解,截至今年5月24日,全市“单轨制”流转案件已突破2万件,其中我区4077件,居全市首位,为全市刑事案件实行全案全流程单轨制贡献了白云智慧。

  聚焦统筹指导,强化责任体系

  笔者从区委政法委了解到,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以“办案材料全电子、办案信息全共享、办案流程全监督、办案业务全覆盖”为目标,搭建以政法跨部门网上办案平台为中心、公检法司业务系统为子平台的一体化运行架构,以电子卷宗为载体,推动刑事案件全流程网上流转和办理。

  为做好平台建设,区委政法委带领全区政法单位迎难而上,建立由政法委、公检法司等部门组成的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应用工作专班,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亲自组织部署,实行“每日线上工作会议、每周专班会议、每月领导小组会议”工作机制,明确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作为政法单位“一把手”工程,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全区政法各单位严抓落实,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积极配合市专班开展调研,多次组织一线干警参与业务流程及数据标准研讨。2022年12月30日,该平台上线试运行,我区作为全市4个“试行区”之一启用,2024年4月15日,我区全量案件实现单轨制运行。

  以区法院为例,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促进法院办案效率“跑步”前进。平台与智能办案协同,利用文书自动生成、信息一键导入、电子捺印等功能,卷宗材料由过去在线下多个部门流转一至两天缩短至线上3分钟,仅用半天时间审结全市首宗全流程网上协同办理的刑事案件,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再造。

  聚焦协同智治,强化联动办案

  在区委政法委的统筹下,公检法司强化联动、高效协同办案,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区域、全案由、全流程“单轨制”。

  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传统模式下,一个案件通知法律援助,需要办案机关在规定时限内安排专人到法援处送达通知公函和案件材料,有时多个案件需要通知法援的时候,往往要等所有案件的文书材料都准备好后才进行传送。然而,平台协同实现了为办案机关、法援机构间的文书信息传递“信息赋能”,通过优化案件通知方式为线上“点对点”实时传递,在减少纸质公函文书消耗的同时,消除了等待和流转等中间环节,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实现了流程再造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据统计,在传统办案模式下,一个案件从提请批捕到执行完毕,流转平均需人工线下跨部门移送20余次。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实行跨部门协同线上办理后,通过平台流转电子换押,工作时间从2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笔者了解到,该平台结构化数据可实现自动回填,一次录入、多次利用,通过电子签名、指纹捺印和电子印章功能,诉讼文书、笔录材料等纸质文件可在系统中直接生成,并自动导入生成电子卷宗,减少重复劳动的同时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化解案多人少矛盾。

  不仅如此,通过流程管控、节点制约、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执法监督由事后监督变为事中监督、由个案监督变为全流程普遍性监督。通过执法司法监测指标体系,及时掌握刑事案件办理质效情况,对执法司法突出问题进行预警,客观评价分析执法司法公信力。另外,区委政法委统筹各政法单位加强操作培训和媒体宣传工作,为平台推广应用提供队伍支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白云时事讯(杨黛清 练卓琦)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