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前身为广州市郊区,辖区历史悠久。
秦、汉、三国时期,设南海郡番禺县,区境属番禺县。
隋唐时期,改番禺县为南海县,区境属南海郡南海县。
宋至清代,广州府城东属番禺县,城西属南海县。区境远郊大部分属番禺县,称禺北、禺东。区境西南部属南海县。位于番禺县部分属慕德里司、鹿步司,位于南海县部分属金利司、三江司。
1912年废广州府,1918年设广州市政公所,1921年广州正式建市。
1924年,孙中山以大元帅命令核准广州市区域,东至东圃、车陂,南至河南(今海珠区,俗称河南)黄埔(村),西至增埗对河两小岛,北至白云山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区境内的近郊农村均属广州市管辖。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市政府第一次调整市属区域,郊区调整为南岸、三元里、沙河、石牌、新洲、沥滘、芳村7个行政区。
1950年7月,郊区办事处成立,统管城郊7个区。
1951年8月,城郊7个区合并为白云、西村、新滘、芳村4个区。
1954年6月,4个郊区合并为新滘、白云、黄埔3个郊区。10月,中共广州市郊区委员会成立,领导白云、黄埔、新滘3个区党的工作。
1956年4月25日,白云、黄埔、新滘3个市郊区合并,成立广州市郊区。
1958年1月,番禺县的禺北、禺东地区划入广州市。至此,环抱广州市区的“大郊区”基本形成,土地面积约1400平方千米。8月,组建12个人民公社。11月,中共广州市近郊党委、广州市近郊人民委员会成立,为县一级机构。
1959年3月,撤销近郊党委和近郊人民委员会,重新恢复原郊区建制。4月,南海的海北、龙溪、秀水及平洲人民公社的海中、海南等大队划归广州郊区鹤洞人民公社;南海里水人民公社的横沙、沙凤大队划归三元里人民公社。
1960年5月,广州市撤销郊区,原郊区分设为江村、黄埔、芳村、良田4个人民公社。7月,调整为江村、黄埔、芳村3个人民公社,均为区建制。
1962年5月11日,3个区级人民公社合并,重新成立广州市郊区,并组成郊区区委、郊区人民委员会。
1965年3月,郊区人和、江村、石龙3个公社及江高镇、雅瑶农场划归花县。1967年1月,重新划归郊区。
1973年2月,恢复黄埔区建制,辖原黄埔公社的长洲、茅岗、横沙、下沙、文冲、姬堂、双沙等7个大队及黄埔港。
1975年5月,从郊区萝岗人民公社划出南岗、夏元、南湾、沙浦、庙头、笔岗、沧联等7个大队归黄埔区管辖。
从此,建置与区划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其时,郊区的土地面积1295 平方千米,人口114.22万人。
1980年6月,广州市郊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广州市郊区人民政府。
1981年6月,矿泉街成立,辖三元里人民公社。
1984年,人民公社改为区,大队建乡。郊区设14个区公所,243个乡政府;另有1个渔业联社。
1985年5月,广州市郊区划出沙河、东圃2个区及五山、员村、沙河、车陂4条街道,建立天河区;划出鹤洞区和芳村、鹤洞2条街道建立芳村区。
1986年5月,广州市郊区辖下新滘区和赤岗街划归海珠区。郊区范围进一步缩小。
1986年12月,广州市郊区撤销区公所,改建为12个镇,新设三元里街,连原有的矿泉街、槎头街,共3个街道,另有1个渔业联社。
1987年1月23日,广州市郊区更名为广州市白云区,列入广州市城区建制。面积1042平方千米。辖12个镇、3个街道,以及1个渔业联社。4月,原白云山农场辖下的5个行政村及同和、京溪2个居民点组建为同和镇。
1988年5月,三元里街划出广园、景泰、云苑等新居民区,成立景泰街;11月,神山镇划出邝家庄、岑境、新村、旧村、三向等自然村,成立雅瑶镇。
1989年1月,石井镇划出螺涌、松南、松北、河沙、坦尾等地域,成立松洲街。
1994年11月,石井镇划出同德村及新建的大型居民区,成立同德街。
1995年4月,竹料镇划出良田、白沙、金盆、光明、陈洞、华坑、安平、沙田等行政村,成立良田镇。
2000年6月,新市镇划出远景等村,成立棠景街;新市镇划出棠涌、小坪等村,成立新景街;新市镇划出江夏等村,成立黄石街。
2001年6月,撤销同和镇,成立同和街、京溪街、永平街。10月,石井镇划出西郊村、河沙村、坦尾村,并入荔湾区。
2002年4月,新市镇改为嘉禾街,撤销新市镇;石井镇改为石井街,撤销石井镇。7月,石井街划出槎龙村,并入松洲街;石井街划出马务村,并入黄石街;石井街划出小坪村,并入新景街;嘉禾街划出部分区域,成立均禾街;石井街划出部分区域,成立金沙街。萝岗镇八斗村划入太和镇;雅瑶镇划出,并入花都区;蚌湖镇并入人和镇,撤销蚌湖镇。
2003年3月,萝岗镇改为萝岗街,撤销萝岗镇。6月,新景街更名为新市街。12月,太和镇八斗村划归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2004年6月,原江高镇、神山镇合并为江高镇;原太和镇、龙归镇合并为太和镇;原钟落潭镇、良田镇、竹料镇、九佛镇合并为钟落潭镇。
2005年4月,矿泉街划归越秀区;萝岗街,钟落潭镇的九佛、穗北2个居委会以及红卫、凤尾、浦心、蟹庄、枫下、佛郎、燕塘、莲塘、山龙、重岗、黄田、何棠下、迳下、长庚14个村划归萝岗区。
2013年12月,增设云城、鹤龙、白云湖、石门4个街道。新市街“一分为二”,增设云城街;石井街 “一拆为三”,增设白云湖街和石门街;均禾街、嘉禾街“二变为三”,增设鹤龙街。2014年2月28日,新设立的4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
2020年7月1日,白云区行政区划调整,太和镇“一分为三”,新设立龙归街和大源街。新设立的龙归街,下辖龙归、龙悦、龙穗、汇雅、东湖映月、金龙6个社区以及夏良、柏塘、北村、永兴、南村、南岭、园夏7个村。新设立的大源街,下辖源山、蓝山、福源3个社区以及大源、石湖、米龙3个村。
至2024年11月,白云区下辖4个镇、20个街道。即江高镇、人和镇、太和镇、钟落潭镇以及三元里街、松洲街、景泰街、黄石街、同德街、棠景街、新市街、同和街、京溪街、永平街、嘉禾街、均禾街、石井街、金沙街、云城街、鹤龙街、白云湖街、石门街、龙归街、大源街。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286个,村民委员会118个。区政府驻广园中路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