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环境 > 投资动态

机场有了新规划 白云将有大作为

机场有了新规划 白云将有大作为

发布时间:2017-02-28 来源:区投资促进办(区空港办) 字体大小:

全国各地的大城市都在以机场作文章。一位企业家曾对记者表示,白云机场现在虽然还是三大枢纽机场之一,如果不迅速作出调整,加入这场竞争,那么也许很快就会被深圳、杭州、成都这些地方给超越。

虽然此言有些武断,但也一定程度上描述出了当今机场发展的趋势,这也正是广州市规委会日前审议通过了白云机场最新规划方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之所在。在这份新规划中可以看到,一方面是机场的规模在成倍增长,另一方面,白云机场也从现在的较为单一的航空枢纽,蜕变为一个空铁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并将给机场自身及周边区域带来产业上的巨大提升。

坐拥机场的白云,毫无疑问,更将深受其影响,也势必迎来极大的挑战。如何利用好机场扩容带来的机遇?如何使我区的交通网络融入枢纽的体系之中?如何借助机场的东风发展白云自身的航空产业?这些正是白云将要直面的一切。

/陈亮嘉

白云机场正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造成为国际航空枢纽,这也将为我区带来机遇和挑战。石建华 摄

我区将围绕白云机场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图为空港经济区效果图。

规模之变

白云机场要建设成为国际航空枢纽、生态智慧现代空港区、临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空港体制创新试验区,以当前的规模显然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此次出台的新规划,最为主要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扩容。

机场扩容建筑面积几乎翻倍

白云机场作为中国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也是亚洲乃至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尽管已然地位显赫,它依然要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016年,白云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近60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165万吨。而未来白云机场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客运量8000万人次,货运量250万吨,2030年客运量过亿人次,货运量500万吨。

不仅于此,此前,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对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给予批复,更为白云机场立下了极高的标准:白云机场要建设成为国际航空枢纽、生态智慧现代空港区、临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空港体制创新试验区。不但要引导和推进临空指向性强的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集聚发展,同时也要加快白云国际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机场服务质量。

要实现这样成倍增长、层次飞跃的目标,如果白云机场仍停留在当前的规模,显然是难以完成的,更是远远无法谈得上能够支撑广州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未来愿景。正因此,应时应景而生的白云机场新规划,最为主要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扩容。

在当前,白云机场建设用地有2431.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46.4万平方米。而规划调整后,机场规划范围东面毗邻流溪河,西至大广高速,南到机场南侧规划路,北至机场横十六路。机场的建设用地面积将有3139万平方米,而总建筑面积则几乎翻倍,达1002万平方米。两相对比,建筑面积足足增加了455.6万平方米,建设用地也比现状多了708万平方米。

扩容之后,白云机场几乎将改头换面:从现在的仅有1个航站楼,到拥有3个;建立机场高铁站;新增1.2万个小车停车位,39个大巴上落车位,43个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区空港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机场扩容早就蓄势已久,这既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州发展战略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随着白云机场的持续扩大,我区也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

另外,用地规模的扩大必然将带来土地拆迁的问题。规划中提出,此次规划将涉及白云、花都两区15个行政村的居民点,全部采用异地搬迁。而涉及我区的搬迁现状村民住宅一共203万平方米,占拆迁总面积的68%。规划初步考虑在保良北、龙口、蚌湖、方石大巷等4个安置区集中安置。

枢纽之变

扩容之外,此次规划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白云机场作为交通枢纽的全面升级。届时,白云机场可能已不仅仅是一个机场。

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

新规划中对机场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系统都进行了优化,目的就在于实现机场客货交通快速疏散,并且和城市交通分离,实行空铁联运,提升空港内陆辐射力,进而重构与珠三角的区域联系、与中心城区和三大战略枢纽间的交通联系以及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交通体系。

由内部道路交通系统开始,通过机场大道——迎宾大道东延线串联3个航站楼;通过机场西路连接南北工作区,减少机场大道的交通压力;内部路网与机场高速、机场二高、空港大道、镜湖大道等对外道路衔接顺畅。

而对外交通,则是结合T3航站楼设置无缝衔接的空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谋划机场高铁站,规划引入高铁、城际、地铁等交通线网。如通过穗莞深(在建)、广佛环(规划)、广清城际(规划)直达佛深莞清,通过换乘广珠、莞惠、广佛肇城际连接珠海、中山、肇庆、惠州等城市;通过两条高速通道(机场高速、机场二高华南快速)、3条轨道(地铁318号线,广佛环城际)连接中心城区。

最终的目标就是通过多条高铁和穗莞深、广佛环、广清城际,可以实现3小时辐射华南地区、1小时辐射珠三角。利用城际轨道、高快速路,20分钟内可达广州火车站和琶洲地区,30分钟内可达广州中心城区。

白云机场借鉴的上海经验

这一次白云机场的规划变化,有专家认为,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上海的经验。去年以来,从我区到广州市,都频繁地对上海进行考察。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航空枢纽的作用,正是考察的重要内容。

如果你乘机降落在虹桥机场,除了飞机的频繁起落,还可以看见密密麻麻的铁路轨道,因为这不仅仅是机场,而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上海市政府将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聚集整合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轨、路、空三位一体,涵盖了除水运之外的8种交通方式,日客流集散量可达110-140万人次。他们所引以为傲的,便是从这里可以在数小时内抵达长三角的任何一座城市。

而对我区来说,更具有启发意义的还在于,利用建设机场、火车站时储备的大量周边空地,上海集市里与周边各区之力,在紧邻机场的地方,建立了占地约86平方公里、由国家确定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区域,这个地方也就是如今的虹桥商务区。

上海所看中的,是综合交通枢纽将机场的客货运功能无限放大,从而聚集庞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虹桥商务区就是以发展国际贸易业务为核心,通过汇集高端贸易人才和关键要素资源,吸引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落户,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标志性平台和以国际贸易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化商务区。

虹桥商务区在2009年设立时,还是一片商业贫瘠、面貌落后之地,与我区人和镇现今的情况颇有些相似,但是仅仅用了不到7年时间,就已经成为了与中心城区相比毫不逊色的城市综合体。而这,正是善于利用综合交通枢纽效应所带来的巨大成果。

我区围绕机场加速交通建设

可以看到,白云机场将成为综合交通枢纽,对于我区而言,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事实上,我区辖内与机场的交通连接并不通畅,并没有围绕机场建立起完善的交通网络。如果不改变现状,想方设法融入白云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当中,那么机场对于我区的惠利注定将仍旧不足。

我区也正是针对这一点而在做积极的改变。今年新开工的道路建设计划中便可以发现,其重心便在于围绕机场作文章:空港大道(106国道白云五线),线路全长约3.9公里,总投资达18亿元;白云五线(机场高速-106国道),全长3.2公里,将建设为城市主干道,总投资14亿元。此外还有全长1.2公里的迎宾大道延长线二期(机场高速方华公路)。其余的道路建设,无论是建设长度与投资规模,都无法与上述相提并论。

尤其是空港大道,我区将其视为经济发展轴。以此来发挥白云区代表中心城区面向空港经济的地理优势,强化空港枢纽与广州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系,依托地铁23号线、机场高速、白云大道及空港大道等主要交通干线,构建南北联动、贯穿机场与广州传统中心城区的白云发展轴。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空港大道的进展程度,对我区借势空港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需要看到的是,空港大道一期建成之后,前有中海油,后有东方航空,航空企业落户白云新城的势头方兴未艾,推波助澜之效可见。而以空港大道为核心,我区围绕机场加速交通网络的建设,正是要把这一团临空经济的火,烧得更旺。

产业之变

与国际航空枢纽的战略定位相比,白云机场现状产业和功能显然难以匹配,正因此,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临空经济迎来产业全面升级

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国际航空产业城、世界枢纽港,它分成的各区域都有明确的空间和产业发展定位:主要由我区构成的南部,重点发展临空产业相关的商业商务功能;北部依托白云机场发展航空相关物流、制造等产业;西部发展居住商业等配套设施;东部紧邻流溪河,注重生态保护;中部则规模化人流、物流提升机场客货运能力,完善机场商业商务配套设施,提升机场服务质量。

正是位于中部的白云机场,此次规划中便提出,将提升四大功能:保障机场交通、整合货运与物流、集聚航空维修与飞机零部件制造、增加机场配套服务。近期也将有13个重点项目支撑其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涵盖上述四大功能。

13个项目,保障交通的是T2航站区扩建工程,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四跑、五跑、T3航站区),穗莞深、广佛环、广清城际,商务航空服务基地(FBO)。航空货运的包括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华南地区空陆联运集散中心、超级货站、顺丰速运项目。商业商务配套功能则是航空会展、航空会展商业商务配套、高增枢纽国际商务综合配套、穗佳物流总部。机务维修制造功能包括新科宇航广州飞机维修基地。

航空服务业与物流业两翼齐飞

在上述13个重点项目中,其中已有两个项目将对我区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它们便是去年相继动工的穗佳华南空陆联运集散枢纽与白云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FBO)。

穗佳的项目以打造成华南最大、世界级客货运输枢纽为核心目标,未来将打造成基地网络陆运空运电商快运的一港三地新型物流供应链模式发展平台。项目以物流产业园模式,将为制造业、跨境电商和商贸流通提供安全、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综合服务,有效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落成之后,将为我区的航空物流业带来聚集发展的飞跃式提升。

FBO也将利用商务航空产业的集群效应,完善商务机维修、定检、飞行教学与训练、空中游览、航空运动、融资租赁等业务,最终形成完善的商务航空服务产业链,打造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其正式运营后,我区很有可能将迎来商务航空产业的快速繁荣。事实上,去年因该项目就已经吸引了泰翔通用航空和华南国际商务航空先后注册落户人和镇。

不能忽视的是,人和镇借势发展航空企业运营保障基地的潜力也十分巨大,当前已有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九元航空等多家航企有意于此设立基地。日前,我区挂牌出让人和镇一块位于空港经济区内的商务、居住、科研组合地块,总用地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34万平方米,共6个地块组合出让。值得关注的是,竞买人须为国家批准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2015年旅客运输量达8500万人次以上。外界认为,此地块正是很有可能将建成一个规模巨大的航空产业基地。

此外,产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大量的人口,机场周边区域的商业、房地产业势必将迎来春天。而我区也正在筹划在人和镇建设航空小镇,占地约650亩,改造面积约20万平米,亦是为了应对可以预见的未来。

白云时事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