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云区聚焦“一龙头两园区三基地四示范带”发展布局,将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推动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健发展。202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01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在全市农业大区中排名第一。
2025年,白云区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全面构建千亿级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全方位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农业产业加速发展
一批农业项目落地建设
春节期间,位于白云区太和镇头陂村的蓝莓基地迎来了第一批成熟上市的果实,一颗颗硕大的蓝莓果实点缀在蓝莓植株间,散发着幽幽果香。果园内,果农们忙着采摘,按照订单将一批批新鲜果实分批装进新春礼盒包装,流向市场。该基地是最新建成落户白云区的大棚基质盆栽蓝莓基地。
位于白云区太和镇头陂村的蓝莓基地。
过去一年,白云区先后推动明特(华南)食品集采智慧供应链基地、数字化有机韭菜田园综合体、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农业项目签约落地,招商成绩亮眼。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物流网络,白云区正大力构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引进广州规模最大的农业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预计该项目一期建成后,年交易额超1000亿元,直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超5万人就业。
明特(华南)食品集采智慧供应链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白云。
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傅廷栋院士工作站的成功落户,成为了白云区首个农业领域院士工作站。短短一年间,由傅廷栋院士团队研发的“白云油菜苔”成功在白云区多个镇街试种,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盛花期的白云油菜苔。
在广良白云基地,“无人化植物工厂成套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项目(以下简称“植物工厂”项目)正式落地,12层高的种植架可种植优质生菜等叶菜,水肥供应、种植收割、打包清洗,全程实现自动化种植。“自公司建设白云基地以来,得到了白云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植物工厂项目日产预计可达3000株叶菜,蔬菜年产量将会超过100万株,大大提高了亩产蔬菜的种植效率和产量。”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李庆怀如是说。
过去一年,白云区持续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建设,瞄准科研种质、现代种养、观光休闲、精深加工、农产品冷链配送等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开展靶向招商,打造以广州种业之都为核心的全国种业及现代农业全链条示范基地。食材之都电商一体交易中心、白云农业科技产业园、“百千万工程”产业园、点都德总部项目、乐禾食品科技产业园、钱大妈华南智慧供应链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农业项目加快建设,以招引培优构建产业化集群。
钱大妈华南智慧供应链产业基地效果图。
新的一年,白云区将依托食材之都、种业之都、白云农业科技产业园等平台优势,力争引入优质涉农项目15宗,推动种养、加工、种业等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业产值保持增长,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强区。
农村人居环境变美
美丽乡村有颜值有产值
民为政首,农为邦本。近年来,白云区积极培育典型样板,拨付四镇两街财政资金3700万元,优先支持典型镇村建设,通过多级联动招商,为典型村引入社会投资项目15个、总投资超16亿元,促成49家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涉农镇街105个建设项目,推动典型村全部建成“美丽宜居村”,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推进。
白天摘新鲜水果,夜晚赏唐风夜宴灯会,周末组织农文旅研学……走进人和镇清河村,市民游客可参加多种休闲游玩项目。这里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和广州市美丽乡村、幸福村,也是白云区推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清河村积极流转水体、农田1800多亩打造人和园农业旅游风景区,以“科技+农旅”新业态联农带农,带动村内超500户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的600万元、1万元,分别增长至2024年的近1000万元、4.3万元,走出了一条引领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其间,人和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省农科院首席科学家周少川成立院士专家工作室,建成稻鱼共生示范基地、周少川水稻研发基地、智慧温室大棚等项目,将园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农业项目“试验田”。
人和园。
白山村生态环境优美。(资料图)
在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方面,白云区常态化实施人居环境测评长效机制,动员干部群众6.6万人次清理卫生死角4.38万处、生活垃圾1.36万吨,累计整治田间窝棚4266间、建成“四小园”2843个,累计创建“美丽宜居村”109个、“特色精品村”34个,“特色精品村”达标率位居全市各区首位。
新的一年,白云区将发挥农村人居环境测评机制作用,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高标准推动典型村选树培育,大力推进典型村农文旅融合、“一村一直播达人”工程等,全力塑造典型村特色优势、补齐典型村建设短板、促进典型村转型升级,发展本土特色鲜明的农文旅、电子商务、工业、生态建设等乡村产业,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兴旺发达、风貌美丽宜居、治理多元有序的典型村。
多举措助力农民增收
人均可支配收入递增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在开拓农民增收渠道方面,白云区开创性建立全省首个留用地指标“预支+置换物业”模式,打造白云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据介绍,该项目位于钟落潭镇美丽健康产业园众迳园地块内,建设生产厂房、仓储设施、研发办公楼、研发人才服务中心、展示中心等五大功能分区,总用地面积近36000平方米,拟打造种业研发生产技术攻关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共享平台和龙头企业发展示范区。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为相关村社增加经营性收入共计约270万元。
白云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其间,白云区围绕“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点平台建设和“6+6+X”现代产业集群打造等重点工作,创新性地采用了“政府主导+服务平台公司实施”的土地流转模式,实现了两万余亩连片农用地的规模化流转,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
过去一年,白云区集体资产交易活跃,全年完成集体资产交易8721宗、同比增长30.5%,交易总金额159亿元、同比增长49.8%,推动资产增收8.76亿元,资产总量、交易宗数、交易金额均在全市各区处于领跑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区还印发《白云区关于全面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十条》,积极开展“百企兴百村”工程,新增69家企业与63个村自愿结对并签订帮扶项目56个,14家政府部门、区属国企与典型镇村建立结对关系,引导建筑业企业集中力量支持镇村建设,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约1.97亿元。
正佳集团与穗丰村“百企兴百村”结对签约。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白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891元,同比增长7.1%,增速位居全市各区首位,超越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不断缩小。
白云区农业农村局方面表示,2025年,白云区将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继续聚焦“一龙头两园区三基地四示范带”发展布局,在深化城乡互促共进发展、培育强区富镇兴村产业、提升农村环境和功能品质、打造高质量发展典型上加力提速、担当作为,努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