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环境 > 投资动态

汽修工业园将变身设计产业新高地

汽修工业园将变身设计产业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9-01-17 来源:区投资促进办(区空港办) 字体大小:

如果要谈近年白云的土地利用工作,位于鹤龙街黄边村的广州设计之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以高端的定位、“高大上”的规划、高速的谋划推进、高效的土地利用,备受关注。
    2017年以来,针对城中村区域产业低端、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等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衍生的突出问题,我区以广州设计之都项目规划建设为突破口和试验田,强化政府主导,统筹谋划,创新运用城市更新、土地收储、拆违控违等政策,积极探索集体土地高效利用新模式,着力打造广州设计产业高地。
    这是一场以土地高效利用为由的攻坚战,希望以此“撕开”白云高质量发展的口子,做好产业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截至目前,该项目一期整体清拆进度已达90%以上。

白云时事  许素华

广州设计之都项目位于我区鹤龙街黄边村,其前身为黄边工业园。图为该项目地块及周边区域。(资料图片)石建华 摄
广州设计之都项目位于我区鹤龙街黄边村,其前身为黄边工业园。图为该项目地块及周边区域。(资料图片)石建华 摄

1规划先行
由村级工业园转型提升为国际设计之都

    被寄予厚望的广州设计之都项目,位于我区鹤龙街黄边村,北至华南快速干线(三期),南至白云三线及夏茅涌,西至106国道(京广线),东至云城东路北延线(规划)及空港大道,规划研究范围为196公顷(2944亩),是我区“1358”发展思路中南部总部集聚区的重要节点。
    从区位来看,这里无疑是一块位置绝佳的“宝地”:位于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北部,现状黄边地铁站、在建彭边地铁站和鹤边地铁站围合区域,周边机场高速、华南快速、空港大道纵横交错,距离白云机场约1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捷。
    这个地块,此前是经济效益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村级工业园——黄边工业园,改造前园内多为汽修产业,部分是低端的鞋业、制衣等旧厂房。“如果由村社自行开发,可能又会出现低水平无序建设的情况。”该项目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广州设计之都项目启动后,我区便对其进行了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一心打造一个具有示范性的园区。
    作为市重点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广州设计之都于2017年1月正式获区政府批复。同年,广州设计之都国际竞赛启动,最终优胜方案脱颖而出,拟将原状“汽车修理的村级工业园”,转型提升为“创新引领的国际设计之都,活力多元的都会创意云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城市设计深化和控规优化工作,为该项目的高水平建设提供了规划保障。
    未来,该项目将以设计产业为核心,拓展上下游环节,打造完整设计产业链,构筑设计生活服务、设计生产服务和设计展示服务等服务平台,打造华南首个“一带一路”设计服务贸易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设计产业集群、广州首个B2B设计服务共享平台,建设世界一流的设计、创意、时尚等高端要素的价值园区,为广州申请国际设计之都夯实基础。

2拆改结合
综合运用“城市更新+土地收储+拆违控违”

    为推动如此“高大上”的定位设计落地变现,我区打破了单一的城市更新模式,统筹了区国规、城改、投促、土发等部门职能,综合运用“城市更新+土地收储+拆违控违”等处置方式整理、盘活片区土地资源,打出了“土地收储+旧厂房改造+旧村庄微改造+留用地开发”的政策组合拳,为不同类型的土地找到了解决办法,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与支持。
    具体来说,我区充分利用市相关政策规定,推动将黄边工业园改造项目纳入市重点城市更新计划,完善改造方案编制指引等操作规程,并将项目划分为4个片区,用好用活各类城市更新和土地政策:一期采取村级工业园改造与历史留用地指标落地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设计类总部区,为企业近期进驻提供空间载体;二期通过土地收储打造综合类总部区;三期按照城市更新政策实施旧村庄微改造;四期建设教育、居住等配套服务设施,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打好这个组合拳,既新增了国有用地,又保留了部分集体用地;既构建了高端产业载体,又改善了村民收入和人居环境;既落实了政府产业布局,又最大限度保障了村集体和村民利益。”负责该项目征拆的工作人员说。
    与此同时,我区坚持历史存量违建清拆与成片连片改造相结合,确立“以改带拆、以拆促改、拆改结合”的改造思路,借助“改”的强大牵引力,促进拆改良性互动。以一期项目为例,采取全面改造模式,改造开发用地村社与政府7:3分成,村自主改造地块容积率由原来的1.08提高至2.5,改造后建筑面积增加至36万平方米,经济发展空间大大拓展,村集体和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支持改造、配合清拆的意愿明显增强。
    “在清拆过程中,我们遵循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谈妥一栋拆除一栋,营造更新改造人心所向、势在必行的浓厚氛围,清拆工作进一步加快。”鹤龙街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该项目一期整体清拆进度达到90%以上,其中拆除历史违建20.57万平方米,全部清拆工作完成后将有83万平方米的城市连片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3四级联动
以改革为名破解土地利用低效瓶颈

    “广州设计之都成功落地,充分说明了只要勇于改革,我们一定会有良策;只要勇于改革,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区委主要领导对广州设计之都项目建设推进过程的评价与赞赏。
    从这样的评价,可以窥探出我区在推进该项目过程中的改革与创新。我区坚持区、街、村、社四级联动,构建政府主导下的村社支持、村民参与、企业协同格局,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之前我们只知道要征走我们的土地,听完政策宣讲后,才知道原来是有个这么好的项目要落在我们村,只有好项目来了,才能带动发展,才能带动村民致富。”黄边村一位村民告诉笔者,好的项目带来好发展,村民就会支持。
    在项目征拆过程中,黄边联社党总支大胆改革创新,突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实行经济社社长任命制和土地、物业、管理、分红“四统一”模式,强化联社对经济社及其重要事务的领导权、决策权,确保了村社两级同心协力推进项目。同时,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推动各经济社社长包干“责任田”、村社党员干部当好带头人,大力宣讲政策,统一村民思想,最终该项目得到了100%的股东代表和97%的村民代表支持。
    一个项目要顺利推进,上下齐心、共同参与方为良策。我区在该项目谋划推进过程中,始终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保障村民合理利益和企业发展需求。政府方面,黄边工业园改造后,预计年产值将由原来的5000万元提升至超百亿元,并将形成白云产业新优势和产城融合示范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环境改善。村民方面,核心区改造后,黄边村物业将增加13万平方米,租金收入达到原来的3倍,村民居住环境也将明显改善。企业方面,将享受政策、载体、配套、环境等多重利好,有利于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招商给力
针对设计之都专门出台惠企政策

    在广州设计之都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招商工作也“齐步走”,坚持走高端高质、集聚集约之路,推进平台招商、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
    去年7月,区政府携手市住建委、市国规委、市工信委,举办广州设计之都招商推介会,80多家设计及上下游企业参会,其中8家国内知名设计企业及协会与区政府签定意向进驻协议,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欧派等设计及上下游企业明确提出入驻意向。该项目启动以来,累计接洽意向合作开发企业7家、意向入驻设计及上下游企业80余家。
    针对该项目的招商,我区专门出台了惠企政策——《广州市白云区促进“广州设计之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简称“设计政策”),积极引进龙头及知名企业进驻,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园区就业,此举也折射出了我区主动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的积极姿态。
    设计政策明确规定,满足一定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条件的企业,可享受办公用房“两年免租一年减半”、企业落户补贴、企业上市奖励、人才补贴、人才入户奖励、人才随迁子女入学奖励等多种扶持政策。其中,在人才引进方面,我区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管,给予10%-30%的个税补贴,最高100万元/年,人才入户符合条件的可申请1-6个入户名额,子女入学可给予最多8个人才随迁子女入学指标。此外,园区每年还将设立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重大优质产业项目,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企业落户。
    如今,广州设计之都已转入实施阶段,目前已引进21家知名设计企业。未来,该项目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全国设计行业领军机构的总部落户地,形成功能复合、配套完善、产业集聚、创新突出、创业活跃的价值创新设计园区和国际设计品牌摇篮。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后,将进一步培育广州设计产业集群,擦亮广州设计名片。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