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环境 > 投资动态

“两带三园多区”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

“两带三园多区”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19-02-27 来源:区投资促进办(区空港办) 字体大小:

近日,白云区西部科技走廊产业发展规划出炉。根据规划,白云区西部科技走廊将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基础,培育发展高端高质高新产业,把西部科技走廊打造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功能区、铁路经济发展示范区、生态经济发展引领区。
    在空间布局上,西部科技走廊将构建“两带三园多区”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在时间逻辑上,西部科技走廊近期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发展现代都市消费产业,中远期谋划发展铁路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白云时事 方洽旋

西部科技走廊产业总体空间布局。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供图
西部科技走廊产业总体空间布局。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供图

A现状一览
规上工业占半壁江山 地均产值不如人意

    西部科技走廊位于我区西部,北至新街河,南至石井河,东至新广花快速-机场高速,西至珠江西航道,涉及江高镇、白云湖街、石门街、石井街、松洲街、金沙街、同德街、棠景街、新市街等1镇8街,总占地163平方公里。
    从产业实力、创新能力、生态人文环境等层面来看,西部科技走廊这一区域的底子相当不错。
    经过多年发展,西部科技走廊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多项指标呈现向好态势。西部科技走廊9个镇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近30%,接近三分之一的体量不可小觑。从产业上看,西部科技走廊有雄厚的实体经济产业实力,近年来逐步建立起以制造业为主体、以传统服务业和都市农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从工业看,以装备制造和家具制造为重点发展行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据全区半壁江山,汽配、建材、果蔬批发业发展良好,形成了7个十亿级、6个五亿级、5个两亿级批发领域。
    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更要看创新能力。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西部科技走廊辖内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拥有白云电气、白云清洁、欧派等一批科技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经费支出,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潜力的标杆,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三大领域,2017年支出占比已经分别达到53%、12%和11%。
    优越的生态景观及历史文化资源自是不必多说,西部科技走廊位于珠江景观带核心段的北部延伸区,是“一江两岸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江、涌、湖、田”于一体的生态骨架。区域内坐拥珠江西航道、流溪河、白坭河等多处滨江景观资源,蓝绿网络基底优越。白云湖、黄金围生态湿地、罗冲围湿地公园镶嵌其间,成为国内罕见的城央湿地。同时,西部科技走廊历史文化也十分深厚。
    这样一块宝地,发展质量效益却不尽如人意。据悉,西部科技走廊地均产出为3.07亿元/平方公里,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但与越秀、天河等数十亿级的中心城区相比差距依然较大。
    西部科技走廊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业内人士分析,金属加工及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低端产业仍占较大比重,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处于孕育阶段,高端制造业还不能挑起大梁;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四上”企业营业收入占比仅为22.78%。
    同时,环境品质有待提升,辖内传统行业厂房、物流仓库相对陈旧,布局散乱,中高端配套设施供给不足,城市更新难度大,现有路网密度偏低,东西方向缺少主次干道,且多为断头路,交通拥堵现象突出。

B正逢时机
创新价值园区争先布局 未来聚焦三大关键词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春风吹来,西部科技走廊正赶上了一个发展的机遇期。
    当前,黄金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产业园、神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大田铁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创新价值园区的先后布局落地,给西部科技走廊的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地区打造科技走廊的潜能被进一步激发。
    乘势待时,事半功倍。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前沿阵地,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要求下,白云区西部科技走廊高标准规划,明晰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落实我区“1358”发展思路和建设“一地两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最佳实践地,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的引领区,广佛同城的桥头堡和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西部科技走廊将以“1358”发展思路和“强二优三”产业发展战略为指引,聚焦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打造“两带三园多区”的产业发展格局,着力集聚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企业,促进产城景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白云品牌的创新产业生态,成为广州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助推国家中心城市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全面上新水平。
    根据白云区西部科技走廊产业发展规划,西部科技走廊将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基础,培育发展高端高质高新产业,打造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功能区、铁路经济发展示范区、生态经济发展引领区。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功能区。紧扣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以创新驱动为核心,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政策链互融互通,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功能区。
    ——铁路经济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产业,依托神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整车制造、轨道装备、轨道施工、车辆组装、车辆维修等产业。大力发展铁路物流、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空铁联运,对标先进发达地区,积极推动与日韩、东南亚、中亚及西欧等国际区域的合作,全面推动保税物流、特色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及展示交易等综合物流相关的产业集聚发展,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交易结算服务,形成基于大田铁路经济产业园、大朗铁路经济产业区的国际化供应链管理能级,加快轨道物业开发,打造铁路经济发展示范区。
    ——生态经济发展引领区。大力发展以优势特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现代都市农业,推动农业宜居生态、优质高效、科技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西部科技走廊滨江景观资源优势,对接“三个十公里精品珠江”,建设“第四个十公里精品珠江”,为高端产业、人才、资本等要素集聚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经济发展引领区。

C发展路径
布局“两带三园多区” 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根据白云区西部科技走廊产业发展规划,西部科技走廊将不断优化产业、人才、配套等环境,培育若干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群,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西部科技走廊经济发展实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70家。
    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遵循“创新驱动、强二优三、突出重点”的科学发展路径,循序渐进。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质量变革,盘活存量,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现代都市消费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形成行业领先优势,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铁路经济等新兴产业,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完善产业生态,培育发展新动能。
    结合区域现状和发展路径,西部科技走廊“两带三园多区”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应运而生。
    其中,两带是指滨江科技信息创新带、铁路经济带,三园是指黄金围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神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大田铁路经济产业园,多区是指江高智能家居产业集聚区、白云工业园化妆品产业集聚区、大朗铁路经济产业区、西部临江总部集聚区、电子商务总部集聚区、金沙洲广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白云站枢纽中心区、江高新城优质生活居住区等。
    在时间逻辑上,西部科技走廊近期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发展现代都市消费产业,中远期谋划发展铁路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我区将从加强实施组织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等6个方面措施加强保障。依托白云区“西部科技走廊”工作领导小组,我区统筹实施西部科技走廊规划建设,尤其强化产业规划引领,引领各功能片区产业集聚发展和有序开发。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多部门联席会议,协调各部门规划立项、规划编制、规划审查及实施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实施中,强化各部门、各镇街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各部门分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并建立各部门项目联合审批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已奔腾而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州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西部科技走廊打造“一带一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正当时。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