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时事讯(刘喜冰)3月5日,广州地铁官网公布了地铁12号线(浔峰岗——大学城南)环境影响报告书,拟于今年内开工的十二号线全长约37.6公里,全线共设站25 座,其中换乘站15 座,涉及我区的有12个站点,途经金沙洲、棠溪火车站、新市墟、白云新城、广园新村等重点商业、居住、办公片区,再加上多线换乘的设计,有效加强了上述区域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白云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串联金沙洲、白云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
据了解,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二号线工程(浔峰岗——大学城南)自浔峰岗站向东北,规划沿线经槎头、新市墟、云溪公园、广园新村、麓湖、淘金、赤岗、官洲,止于大学城南站,线路主要经过白云、越秀、海珠、黄埔、番禺。线路全长37.6公里,均为地下线敷设方式;全线共设站25座,其中换乘站15座,涉及我区的有12座。最大站间距2.34公里(广园新村——恒福路区间),最小站间距0.82公里(南航新村——新市墟站),平均站间距1.5公里。全线设置一段一场,分别为槎头车辆段(地面)和大学城南停车场(地下)。
根据环评公示,十二号线为“X”形对角线中西北——东南的结构骨干线,串联棠溪火车站,承担白云、越秀、海珠、黄埔、番禺五大组团间的交通联系,贯穿金沙洲北片区、白云新城片区、淘金-二沙岛片区、海珠生态城片区、万亩果园片区和大学城生物岛等重点发展区域,有效缓解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加强金沙洲、白云新城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填充滨江路、二沙岛等区域轨道交通空白,有力支持广州市总体规划“中调”的发展战略。
作为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对角线之一,十二号线可以将南部四号线客流和西部金沙洲客流快速引入中心区,对于提高轨道交通线网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地铁十二号线工程对于促进广州市大都市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快速实现广州市与珠三角地区更为便捷的交通联系,其建设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极大缓解白云大道南及白云山风景区周边交通压力
每逢节假日,白云山风景区人潮涌动,而停车就是一个老大难难题,景区南门、西门等地,总是排满了前来游玩市民的私家车。由于白云山地区停车场缺乏,排队等候进停车场的车辆,常常将南门片区的广园路、麓湖,西门片区的白云大道等路段堵得水泄不通,对现状交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
笔者了解到,地铁十二号线的建设,将极大满足市民出行白云山风景区的要求,充分改善白云山风景区广园路、麓湖、西门片区的白云大道路段交通条件。十二号线沿白云大道南由北向南敷设,设车站5 座,分别为云溪公园站、小金钟站、景云路站、广园新村站及恒福路站,其中云溪公园站距离云溪公园正门60米,恒福路站距离麓湖儿童乐园正门30米,都能较好地解决云溪公园、雕塑公园、麓湖景区旅客出行问题,同时满足白云大道南西部片区市民出行要求,这将极大缓解白云大道南以及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交通压力。
由于十二号线站点周边用地居住、商业、办公片区多,就业邻近性特点明显,加之全线设站密集,总体客流量较大。根据客流约侧,地铁十二号线初期(2026年)全日客流量达 80.8 万人次,近期(2033年)随着土地开发强度的增加和轨道交通线网的逐渐形成,日客运量增至 104.6 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 3.8%,远期(2048年)全日客流达128.3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 1.4%日客运强度达3.45万人次/公里,客运强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