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环境 > 投资动态

29块产权清晰“靓地”集体亮相招商

发布时间:2019-12-16 来源:本网 字体大小:



      12月12日,白云区举办村集体建设用地招商推介会,大手笔对外推介29宗产业定位明确、区位良好、产权清晰的集体建设用地,占地面积2800亩,总建设量约400万平方米,大部分“靓地”已具备开工条件。经前期调研、产业研判,此次招商推介会有针对性地邀请了40多家产业投资商、园区运营商、房地产开发商,以及10多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

      区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搭建企业与村集体、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为村集体寻找优质合作方,为企业对接匹配合适载体,助推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加、片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面貌改善,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打造白云品牌、作出白云贡献。

  白云时事 刘喜冰 谭札烽

  亮 相

  集中推介29宗“靓地”,产权清晰可马上报建

  白云区土地资源丰富,除了不断推出国有收储地块外,还有大量的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初步摸查,目前白云区的历史和新增留用地有10409亩。相比供应紧缺的国有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具有交通区位好、数量多、成本低、开工快的优势,是白云区产业载体资源的重要补充,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也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带来了利好消息。

  在此次招商推介会上,白云区集中推出了29宗以留用地为主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些地块分布于钟落潭、江高、黄石、嘉禾等14个镇街,区位良好,成熟度高,产权清晰,占地面积2800亩,总建设量400万平方米,地铁黄边站上盖217亩、白云新城万达广场西侧125.1亩、嘉禾望岗站东北侧266亩、广州中级人民法院东侧9亩等,都属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集体建设用地的总建设量,超过了全区一年380万平方米的规划报建量,找到匹配的合作开发商后,即可马上报建。

  活动现场,白云区向与会企业伸出了“橄榄枝”。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发展需要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载体承载,这些地块都是优质的发展平台、优质的物业,白云区将大力支持、服务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积极与镇街村集体对接洽谈。接下来,白云区将针对上述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投资意向、对接路径、土地性质需求等,开展后续的招商引资对接工作。

  此外,区土发中心推介了8宗居住用地,用地面积1443亩,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计划2020年公开出让,全力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区;区科工商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房建设交通局,对产业园区配套政策、“三资”管理、项目建设进行现场答疑。

  “我们希望在此搭建企业与村集体、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为村集体寻找优质合作方,为企业对接匹配合适载体,促进多方共赢。”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郁菊青表示。

  在广州市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执行院长江浩看来,这是广州区域级别首次集中推介集体建设用地,是一次用产业需求推动项目开发建设的土地供给侧改革尝试,是产业指引城村共赢的实践,是专业研判带动企业参与的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大有可为。此次开门招商,通过产业导入推动城村共赢,对村集体和村民来说都是一大利好。

  指 引

  规范村集体建设用地产业导入,实现多方共赢

  推介会上,白云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还解读了《村集体建设用地产业导入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白云区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及招商引资工作。

  不可否认,以往的留用地开发,都以村集体自发招商建设为主,受制于招商资源有限,大量优质地块未能有效开发或空置利用。对此,白云区印发了《指引》,通过合理设定集体建设用地租金单价,导入优质产业资源,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招商和开发管理流程,创新集体经济增长市场化投入途径,实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村集体收益的多方共赢。

  据了解,《指引》首次对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招商选资提出了量化指标,画出了产业导入的红线,提出了政府主导、策划先行、公开运作、多方共赢四大原则。在产业指引部分,参考国有产业用地招商引资做法,对集体建设用地产业内容、投资主体、投资强度、开竣工时间、经济指标5个方面提出要求,以发展产业为主导,以优质产业项目促进区域消费、配套服务升级。

  为保障引进项目质量和避免恶性竞争,《指引》建议采取限租金、竞税收和摇号的竞价方式确定合作方。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投资强度的要求不同,白云区的招商版图分成三大片:位于华南快速以南区域,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6000元/平方米;位于华南快速以北、北二环以南区域,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5000元/平方米;位于北二环以北区域,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3000元/平方米。

  对于集体建设用地项目的营业收入,《指引》提出,根据营业收入的要求高低划分为五部分,即在上述三大片区的基础上,把白云新城核心区和广州设计之都单独作为两部分。其中,对白云新城核心区要求集体商业商务用地营业收入在达产年(项目自取得竣工验收合格文件之日起培育期为3年,第3年须达产)不低于4万元/平方米,年纳税额不低于2500元/平方米;对广州设计之都则要求集体商业商务用地营业收入在达产年不低于3.2万元/平方米,年纳税额不低于2000元/平方米。

  “有了这份《指引》,我们对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建设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也规范了项目招商,使项目建设在产业升级、保障村集体利益、城市面貌改善等方面实现共赢。”云城街萧岗经济联合社党委相关负责人在推介会上介绍了白云新城5-8期萧岗地块留用地项目,广受关注,接下来该街将按照《指引》严格规范招商引资及开发工作,壮大集体经济。

  典  范

  广州设计之都项目:

  导入高端产业激活土地提升效益

  作为白云区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典范,广州市重点产业项目广州设计之都进入了开发建设的黄金期。其前身是黄边村级工业园,汽修、印刷、仓储等“小散乱污”扎堆,产业低端、物业低端、产出低下、效益低下,500亩用地年产值不足5000万元。

  针对城中村区域产业低端、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白云区以广州设计之都项目作为破解土地粗放利用的突破口和试验田,打出了“土地储备+旧厂房改造+旧村庄微改造+留用地开发”组合拳,创新土地储备开发模式。“这就突破了传统依赖房地产开发及由村社自行开发、低水平无序发展的模式,强化了政府主导,全面提升产业定位、片区规划和政策服务水平,为项目高质高效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鹤龙街党工委副书记肖秀玲说。

  在这一模式指引下,广州设计之都项目进展迅速,创造了“白云速度”:核心启动区内22万平方米的老旧厂房,从动迁到清拆完毕,仅用6个月;基础设施从明确建设模式到全面开工,仅用5个月;地下空间完成整体施工进度的五分之一,仅用4个月;国有地块土壤修复从项目招标到完工,仅用35天;目前园区一期核心区15宗国有地块已有6宗完成出让。

  其中,中交四航局在广州设计之都的地块于12月9日正式摘牌,该项目将投资3.2亿元,建设一栋综合性总部大楼,集指挥中心、调度中心、采购中心、信息中心、共享中心等为一体,计容建筑面积15690平方米,预计2023年达产,达产后年产值60亿元。

  据悉,该项目核心区将于2021年底正式投产运营,让低端村级工业园区蝶变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设计行业领军机构的总部落户地。届时,项目预计年产值将由原来的5000万元提升至超百亿元,税收超20亿元,实现经济结构升级、城市面貌改善,社会效益显著。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