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时事讯(江兴夏 区住房建设交通局)近日,笔者从区住房建设交通局获悉,今年我区一季度建筑业产值完成48.01亿元,同比增长50%。在全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我区建筑业产值逆势增长,实现了开门红。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一季度我区地区生产总值449.84亿元,同比去年有所下降,增速低于国家、省、市,总量在全市排名第五,受疫情影响较大,调整力度有待提升。
而在疫情影响下,我区建筑业一季度稳中有升,完成总产值48.01亿元,同比增长50.5%。其中,去年新引进的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化建工程集团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四家企业,一季度合计贡献产值25亿元,占全区建筑业产值比重约52%。
回首过去,我区经济持续保持高开稳走的趋势,建筑业发展成绩斐然,持续三年取得总产值、规模以上建筑业企业、施工报建量稳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稳定的重要支撑。
据了解,区住房建设交通局从2017年开始接受区建筑业产值指标的考核。2017年全区建筑业完成总产值41.6亿元,2018年全区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1.7亿元,同比增长72.4%;2019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完成189.2亿元,同比增长152.7%,是2017年的4.5倍。
规模以上建筑业企业亦陡增势头。数据显示,2017年我区规上建筑业企业76家;2018年新引进21家、合计91家,同比增长19.7%;2019年规上建筑业企业138家,同比增长51.6%,新引进50家企业完成总产值63.76亿元,占全区建筑业产值比重约33.7%。
经济增长动力从哪来?从改革中来。去年以来,全区各部门把简政放权摆在了突出位置,加快政策落地,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受疫情影响,我区建筑企业从1月下旬开始停工停产,2月下旬开始逐步复工复产。“终于复工了!感谢住建部门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2月24日,位于民科园内的广东长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复工审核,正式复工。此前因受疫情影响,大部分企业尚未复工,我区在了解该企业相关情况后,主动深入企业提供帮助,指导企业复工排查、物资准备等,助力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在此期间,区住房建设交通局深入辖区建筑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服务;主动加强与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等部门的联系和配合,简化建设项目审批、施工许可、档案验收等环节的审批流程;开通网上审批以及审批结果采取网络发放等方式,方便企业及时获得各项建设手续。截至目前,我区所有建筑企业已全部恢复生产经营,复工复产率达100%。
面对疫情前期防疫物资紧缺等问题,我区住建部门协调解决区内各在建项目防疫物资紧缺的问题,成立疫情期间复工复产支援小组,发动成员单位实施采购,再将物资原价销售给企业,畅通企业购买渠道,满足各企业每日现场开工需要。截至目前,我区协助企业购买口罩14.6万个,帮助建筑业企业100余家。
“我们还通过实地走访,解决企业复工后的问题,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全面推动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区住房建设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筑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后,还要继续加大服务力度,助力企业快马扬鞭提速度保生产。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业统计数据质量,加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统计基础建设,我区持续做好重点企业监测管理台账,紧盯企业经营情况,做好每月预判,既要让符合条件的新上企业早入库,还要将规下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对此,及时引导建筑业企业到区内注册和纳统尤为重要。我区加强重点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吸引优质企业在我区落户,在资质办理等方面提供贴身服务。据了解,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于去年4月从珠海市迁移至我区,属本省外市跨市迁移企业,我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推动该公司办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迁移手续,而后该企业于去年11月底在我区申报新的建筑业资质获得“秒批”,审批时限均不超过0.5个工作日。
一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去年9月以来,区领导每月主持召开月度建筑业企业座谈会,会后将企业需求细化,各职能部门落实办理,敦促各级部门始终和企业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主动服务企业,解决用地、子女教育、项目建设等问题。此前,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从越秀区迁移至我区,区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为其服务,解决用地问题,该公司成功落户至我区民科园。此后,该企业还享受了2018年白云区培优龙头企业人才补贴和员工落户的优惠政策。近三年来,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了规模以上建筑业企业的中流砥柱,建筑业总产值从2017年的1.4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29.9亿元,增速21.4倍。
在疫情期间,我区出台人才服务相关政策,吸引人才进驻。其中,《广州市白云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试行)》已完成第二轮征求意见,争取尽快出台落地,解决我区人才公寓建设、筹集、分配、管理等问题。此外,我区还定期召集区内建筑企业,大力宣讲“普惠十条”“总部十条”“培优计划”“上市十条”“创新十条”“设计政策”六大惠企政策,普及惠企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