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环境 > 投资动态

白云英德协同联动 产业共建结硕果

引进41个产业类项目到英德,合同投资金额近500亿元

发布时间:2020-10-16 来源:白云时事 字体大小:

  白云时事讯(方洽旋)近年来,随着我区对口帮扶英德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两地优势互补,以产业共建实现产业高水准转移,英德成为了白云区新发展的“新腹地”,一大批白云企业来到英德增资扩产。尤其是今年迈入对口帮扶工作关键之年以来,白云、英德协同联动,产业共建步入快车道,主导以及协助引进到英德的产业类项目41个,合同投资金额达493.73亿元,圆满完成年产值“1个20亿、2个10亿”帮扶任务。

  多措并举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今年1月,由祝高峰、陈罡、杨灏顺三人组成的第三轮白云区对口帮扶英德工作队正式派驻英德,2月,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园(清远华侨工业园)正式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队依托清远华侨工业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措并举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在对口帮扶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白云、英德两地各部门互动频繁,对接形成了系列成果。今年8月,在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我区与英德市联合举办“广州白云-英德产业共建招商推介会”,成功签约12个项目,预计投资133.54亿元,涉及工业、农业、旅游业一二三产业,预计全部达产后产值约168.63亿元。今年,我区主动邀请珠三角意向转移企业135批次2034人次赴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园开展投资考察活动,主导以及协助引进产业类项目41个,合同投资金额达493.73亿元,圆满完成年产值“1个20亿、2个10亿”帮扶任务。

  在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园内,英德(东华)万洋众创城是英德市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载体,在对口帮扶工作队管理服务下,建设进展迅速。该项目总规划3000亩,计划投资额100亿元,目前首开区498亩的建筑工地在如火如荼施工中。截至目前已经引进57家企业,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7亿元。其中来自我区的优质企业就有27家,涉及化妆品、汽车零配件制造、塑料制品等多行业。

  “保姆式”服务解决企业多项问题

  在对口帮扶工作队的指引下,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园、英德(东华)万洋众创城打破了传统园区的套路,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平台载体。一般的传统园区主要承接大项目、大企业,中小企业获得土地资源比较困难,大多数分布在“多合一”“三合一”场所甚至违章建筑内,“四无”现象非常严重,被贴上了“散、乱、污”的标签,难以规范化发展。

  对口帮扶工作队队员、挂任清远华侨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的杨灏顺介绍,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用地难题,园区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厂房建筑,促进其主动搬离“多合一”、违章建筑场所,为“散、乱、污”行业长效整治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城镇环境提升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业疏导平台,解决小微企业发展升级和村级工业园改造的需求。

  同时,集成式的服务也破解了行业企业管理难、服务难的问题。“工商注册、产业准入,园区都一手帮办,我们企业只要‘拎包入住’就好,十分省心。”园区一企业负责人说。

  据悉,园区通过统一建设配套设施,提供优质高效“保姆式”服务,实现工业基础资源共享,提供政务、物业、人力资源等全程企业服务,让企业省心、省力还省钱。此外,还提供集生产、生活、研发、商务、仓储服务等多业态于一体的产城一体化配套,公寓式员工宿舍、中央食堂、创业孵化中心和社区医院等,给产业工人带来吃、喝、玩、乐、购物、居住、教育、医疗一体化服务,真正实现产城融合,给企业带来各方面便利,还能实现政府集中化管理,减少政府公共配套投入、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达到三赢目的。

  白云区驻英德对口帮扶工作队队长祝高峰表示,工作队将不断完善产业共建机制,为企业提供一个平台,让广州市的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英德的招商资源和优势,扩大产业共建成果,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