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白云区分会以“投资白云,赢在湾区”为主题,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举行。
会议签约投资项目30宗,协议投资总额达519亿元,涉及生物医药、现代都市农业、新能源、美丽健康、现代都市消费等产业,构筑起招商引资大平台,提升开放合作新能级。
多位重量级企业家、行业大咖在致辞中纷纷表达了投资白云的信心,描绘了广阔的发展蓝图。
为何重仓白云?下面,通过他们在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的精彩发言,感受白云的发展脉搏。
姜海龙:在白云打造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样板
去年,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的大力支持下,新型储能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广州白云。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董事长姜海龙表示,“白云区委区政府各部门齐心协力、责任到人,帮助我们加快推进研发办公大楼的装修、储能领域全国唯一的实证基地配套变电站的建设,特别是在吸引人才、促进产业和人才汇聚上,拿出了很多硬招实招举措支持我们。”
姜海龙透露,目前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已经得到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各个部委的重视和支持,在全国范围初步形成了影响力。已经快速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一批龙头企业入驻白云,包括北京卫蓝、上海良信、上海奥威、东阳光、珠海冠宇等。
“一是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全国共56个,我们是唯一将5个示范项目打包列入示范项目的单位,二是我们联合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打造新型储能事故鉴定分析的国家级权威机构,三是我们竞争获得并作为实施主体承担国务院国资委的新型储能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和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
姚良松:白云区政府服务效率高,非常适合企业发展
姚良松表示,白云区的人文环境和硬件基础设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这里的交通条件日益改善,政府服务效率高,使得白云区成为了一个非常适合企业发展的地方。“作为主城区,白云区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这对于外地交往频繁的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不少吸引力。”
在谈到企业高质量发展时,姚良松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他表示,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这包括经营创新、生态环境管理创新、质量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以及服务创新等多个方面。
姚良松还分享了自己对于当前经济环境的看法。“虽然压力日益增大,但只要企业能够坚持创新,不断学习,就一定能够赢得客户的认可,并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在座的企业家和学校考虑在白云区扎根发展,因为这里有着优越的条件和无限的潜力。”
刘叔文:推动重大科研转化平台融入地方产业链
白云区生物医药产业按照“2+3+N”构建产业空间布局。
即以白云新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设计之都片区、京溪-同和片区为核心,分别打造生物医药总部研发创新中心、生物医药科创康养中心;
以钟落潭、江高、人和等片区为核心分别打造生物医药制造产业基地、供应链基地和临空商贸制造基地,同时推动重点医疗机构周边布局产业配套载体,促进载体空间集聚发展。
“接下来将着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理念、构建成果转化平台、优化成果转化环境,发挥人才、平台优势,引导学校科研项目向产业应用端靠拢,聚焦精准医学诊疗技术、智能健康设备等方向寻求突破,推动重大科研转化平台融入地方产业发展链条,增强校地协同发展的向心力、支撑力、原动力、吸引力。”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叔文表示。
李义涛:打造世界级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平台
“十四五”以来,白云区顺应能源转型趋势,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的战略部署,把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发展机遇,在“6+6”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聚焦发展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2023年,新能源、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已突破500亿元,白云区新能源产业总体规模超50亿元,其中区内龙头企业,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产值同比增长20%;广州菲利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产值同比增长81.1%。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联席总裁李义涛指出,将通过突破新型储能共性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优化制造业创新生态环境,拓展储能应用场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形成以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网络化创新体系,提升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平台,全力支撑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廖世军:氢能产业商业化加速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廖世军分享氢能燃料电池技术与能源革命。他指出,中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集群和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关键材料及部件正在逐步实现国产化。接下来需尽快建立完备的氢气供应体系,包括:绿电制氢、管道输氢、加氢站低成本建设及降低加注费用,相信能为氢能产业商业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3月下旬,白云区首座1000kg加氢站完成了竣工验收,该座加氢站的正式投放运营,为氢能产业与新能源科技招商引资发展“筑巢引凤”,力争成为全国氢能产业新高地的决心。
2024年,白云区将围绕打造全国氢能产业高地的目标,大力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一批高质量平台、载体,积极拓展应用场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今年内争取推动10个加氢站落地建设,推动6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投放运营,全力支持广大企业创新创业、先行先试、做大做强。
翟江浩:大湾区的资源禀赋是人才和技术
修正康养集团工业产业事业部总经理翟江浩表示,来大湾区发展是修正集团董事长的战略部署,作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也是极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白云区又地处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拥有白云机场、广州白云站、广州火车站、广州国际港“四大枢纽”,是生产要素最频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白云区不仅是国际枢纽门户,还是山水智慧城区,这里不仅宜业,而且宜居宜旅游。”翟江浩说道。
今天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比拼的已经不再是原材料的资源禀赋了,而是人才和技术,在大湾区,人才和技术才是资源禀赋!
翟江浩认为,现在的实体企业已经从单纯性做大规模转向提升综合竞争力。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制造成本竞争转向战略性成本竞争
“修正药业作为老牌的实体药企,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大湾区顶尖的人才和技术,投资建设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基地,专注产品研发和生产,延伸、扩大、丰富集团产品线,为社会提供更多放心管用的药。”
南方+记者 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