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如何在功能结构、服务机制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实现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11月5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主办,广州图书馆、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承办的“第三届城市图书馆学术论坛”在白云区举办。这是城市图书馆学术论坛举办以来,首次由区级图书馆承办。
线上、线下会场同步联动,搭建高规格学术交流平台
本次论坛以“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为开幕活动、主旨演讲、案例分享及专题讨论4个环节,采取线下主会场、线上网络分会场直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线上、线下会场同步联动,搭建高规格学术交流平台。
论坛邀请了国内20多位知名图书馆界专家、学者及业务骨干进行研讨,来自全国省、市、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代表和广州市图书馆学会会员15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议开幕活动由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主持。原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公共图书馆分会主任刘小琴女士,广东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张靖女士,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李怀恩,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永俊为活动致辞。刘小琴女士指出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提质增效的新形势下,城市图书馆如何顺应时代,发挥城市图书馆的优势,找准城市图书馆的脉搏,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的服务社会,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聚焦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布局谋篇
本次论坛既有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的专家视角交流,也有来自北京、深圳、广州、温州、北海等城市图书馆的优秀案例分享,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金武刚教授作了题为《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随后东莞市图书馆李东来馆长作了题为《功能层级结构视野下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深化发展》的演讲。演讲嘉宾与现场嘉宾展开对话讨论,就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深化发展、如何提升文化服务质量与效能、加强图书馆赋能区域城市发展等方面进行交流。
兼容并包,开展分享交流
为加深全国各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实践经验的交流,会议在案例分享环节中邀请了在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优秀实践探索的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及北海市图书馆分享了其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
首先,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馆长张材鸿以“基层推动 均衡发展 创新驱动——新时期基层公共图书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白云样本”为题作了案例分享。白云区是广州人口最多的城区,文化供求不平衡,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需求量大,在全国极具代表性。张材鸿馆长从白云区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出发,指出白云区图书馆在白云区政府各相关主体积极推动及中心馆支持下,创新发展理念,通过降低服务门槛、提高读者主体性、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新模式等做法,形成“基层推动,均衡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样本。他提出,新时期白云区将从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方面做强镇街分馆,提高服务效能,重视以需求为导向的资源供给,继续推进图书馆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为实现社会发展赋能。
白云区图书馆新馆在科技赋能方面得到业内高度关注,展示了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新实践、新成果。
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馆长尹丽棠以《垂直一体智慧总分馆体系建设》为题分享了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体系建设经验。盐田区图书馆是全国首家海洋特色实体智慧图书馆,亮点突出,总分馆制体系建设起步早、覆盖全、融合广、模式新。尹丽棠馆长详细介绍了总分馆制建设发展历程、空间建设、管理运营情况。盐田区创新打造出了十间智慧书房文化地标,展现出“一书房、一主题、一特色”,总分馆的管理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智慧赋能”的思路,从体制机制、管理模式、技术手段、兜底保障等多方面展开探索,创新出一套垂直高效的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同时,尹丽棠馆长总结了目前人员专业性不足、社区服务点服务待提升、资源整合跨界共享不足等存在问题。
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地方文献部马宁主任在题为《角楼图书馆——新时代的文化空间》的发言中介绍了荣登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榜单,被读者赞为“最北京”图书馆的角楼图书馆——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图书馆。角楼图书馆围绕北京历史文化古迹角楼打造,围绕北京传统文化开展非遗等传统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传播功能。马宁老师介绍了图书馆中举办的一系列传统文化品牌活动,通过手作体验、沙龙、讲座等活动带大家“阅读”北京、“聆听”北京,“品味”北京。
温州市图书馆章亦倩副馆长以《以标准化建设赋能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温州“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探析》为题作了案例分享。温州市图书馆是国内最早推出“城市书房”的图书馆之一。2014年,全国首家以“城市书房”命名的自助式场馆型图书馆在温州诞生,之后,“城市书房”在温州开始推广并逐步走向标准化建设,呈现出“建设模式多样化、布局选址全域化、管理方式标准化、环境设计精细化及使用功能多元化”五大特征,且全部纳入图书馆总分馆管理体系。温州通过政府主导,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制定标准和规范,推进城市书房建设由民生项目向政策制度化转型;通过服务星级评定,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引入新技术,为“城市书房”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保障。
北海市图书馆馆长李道海以《从“高铁读书驿站”到“走读广西”——探索构建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为题介绍了北部湾图书馆服务联盟的建设背景及其重要现实意义。图书馆联盟共同体建设对推进北部湾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北部湾”模式打造了多个特色项目,一是首创高铁读书驿站及城市智慧书房;二是打造“走读广西”研学品牌;三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设立东盟文旅信息之窗。北部湾阅读共享服务让图书在城市间流动起来,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格局,并逐步制度化形成联盟运行机制。
每个案例分享后,开展专家对话交流环节,各位专家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
接下来,各图书馆行业专家以新时期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机制与功能的优化升级为重点展开专题研讨,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长沙市图书馆馆长王自洋、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张靖参与了讨论。
论坛最后,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唐琼副教授为会议做闭幕总结。本次学术论坛气氛活泼热烈,各位演讲嘉宾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细致、活泼生动地阐释了主题,既有基于国家宏观视野的模式架构与思考,探讨城市图书馆发挥引领作用的任务和路径,又有基于时代背景的前沿解读和深入研究,还有全国各地城市图书馆建设成果的总结与展示。本次论坛为各图书馆因地制宜发展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对不断提升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通过优化服务机制,升级服务,进而提升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效能,为城市图书馆的“十四五”谋篇布局,发挥文化强国中图书馆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图书馆为社会赋能,促进区域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