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灿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新阶段心理健康工作的几点建议》(第2023131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委政法委、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民政局、团区委、区残联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进行了沟通,就提案相关工作建议达成共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疫情防控新阶段我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根据《广州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区在区委政法委的牵头下积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针对全区社会心理服务休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社会心理专业化服务全覆盖。一是积极探索线上平台建设。上线“白云心理”、“白云区居民心理关爱驿站”、“白云树洞”等心理服务小程序。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建广州市白云区医学会精神心理分会。牵头成立区级、镇街级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并积极组织相关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我区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三是挂牌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以进一步完善社区、学校服务功能,帮助青少年和社会弱势群体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四是推动镇街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建设,截至目前,我区24个镇街均挂牌成立社会心理服务站,438个村(社区)挂牌成立社会心理服务室。并已完成第三方专业服务采购,实现社会心理服务有专业机构对接、有专门队伍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二、根据建议采取的实施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一是区卫生健康局充分利用“白云心理”、“居民心理关爱驿站”等网络平台,向广大群众展示区内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并定期组织开展心理知识大巡讲活动,推动宣传活动逐步深入社区。截至目前,白云心理”公众号共发布推文287篇,公众号粉丝数达到7.4万人,总阅读量达到约44.6万人次。二是团区委依托“青春白云”“广州白云青年地带”等团属新媒体矩阵效应,开拓“心语”宣传平台,围绕“心理危机干预”“生命教育”“中高考心理减压”等主题,扩大未成年人的心理知识普及面,并设置线上线下“心语树洞信箱”,扩大未成年人的求助途径,与广州市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信息交流共享,介入和管理青少年个案。今年以来,共发布相关推文10篇,阅读量195人次,跟进12355转介个案共63人次。三是区妇联依托区妇联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区家长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妇女之家”等线下宣传阵地,以及白云女性公众号、白云区妇女微信工作群等线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科普宣教活动,推进心理健康进家庭进社区,提升广大妇女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四是各部门充分结合睡眠日、预防自杀日、精神卫生日等国际性的节日,通过录制视频、贴宣传标语、公益讲座等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应对压力和心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二)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保障服务供给。一是区卫健局组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州市老人院医院、白云心理医院,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医院、白云精康医院等辖区内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专家成员和22家基层医疗机构精防医生,成立广州市白云区医学会精神心理分会,作为我区心理服务的技术联盟,承担紧急心理危机救援、镇街心理队伍培训和心理健康知识宣教等任务,分会成员达到70人。二是加强对镇街三级心理服务网络专干的培训,增强专干的服务能力。今年以来,区卫生健康局组织指导区精神卫生中心通过“白云区居民心理关爱驿站”小程序,开展了2023年第一期社会心理服务技能线上培训班,首批培训共175人。同时各镇街按照计划,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心理危机事件发现及处置能力,全区共开展心理服务培训103次。三是区卫健局印发《加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增强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精康医师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也积极组织精防医生参与由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培训,今年以来,共组织了两期约80人次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精防医生的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能力。四是强化经费保障。今年全区24个镇街均巳完成第三方专业服务采购,涉及12家辖内专业机构,合计采购金额约280万元,实现社会心理服务有专业机构对接、有专门队伍服务,同时区财政为支持我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共安排了区“社会心理建设与服务”项目经费57.07万元,统筹用于我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新冠愈后心理健康服务。一是由区委政法委主导开发运行的“白云树洞”小程序正式上线,并制作了主题宣传海报,截至目前,“白云树洞”小程序累计注册会员99015人,发布心声492条、回声1011条,解决心理健康求助问题16条。二是各镇街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服务团队的作用,广泛开展心理科普宣传、举办公益讲座,今年以来,各社会心理服务站共完成心理疏导个案975人次、心理危机于预个案167个、心理热线接听4349个、心理健康宣传活动282次、心理服务工作培训103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务氛围。三是区司法局做好在册社矫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对社区矫正对象心理需求评估全覆盖,针对存在消极、抵触、对抗等情绪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及时开展个案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两类人员”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四是区民政局牵头在全区建成24个“双百工程”社工站,实现全区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社工站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政策落实、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结合村(居)委和居民群众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等服务,2023年上半年累计服务群众65.7万人次。五是区教育局形成了“区-片-校”三级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设立白云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七个片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以及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目前区内中小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成率已达100%,并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学校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推进全员心育,打造良好心育文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适时开展筛查评估。充分利用“居民关爱驿站”小程序、“白云心理”公众号等,适时合理运用量表,开展社区居民心理社会心理问题偏差筛查,结合实际工作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评估。动员筛查发现社会心理偏差人员到专业机构就诊。
(二)加大重点人群干预力度。一是青少年方面。中学、高等院校均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社会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二是孕产妇方面。现正在白云区妇幼保健院试点产后抑郁和产前焦虑、心理保健、干预知识作为孕妇学校必备的科普宣教内容,提高孕产妇及家属防治意识。三是老年人群方面,结合属地镇街购买第三方社会心理服务,每年为辖区老年人开展心理筛查,对于经心理测评有抑郁情绪的老人提供心理咨询和及时转诊。
(三)强化心理热线线下服务。通过与市心理热线12355合作,对涉及白云区辖内居民的心理求助热线,由市精卫心理援助热线中心提供线索,转介至镇街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为其提供后续的心理服务。将心理援助热线建设成为公众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求助、疏导、危机干预、转介的便捷平台。
感谢您对我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