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互联网医疗行业委员工作室,刘文松、黄仕营、卢灿辉委员:
你们在广州市白云区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委员上提出的《关于白云区发展“互联网医疗社区居家养老” 创新服务建议》(第2024093号)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区互联网医疗社区居家养老提出的宝贵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区民政局针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老年医疗健康服务基本情况
白云区常住人口300.49万,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17.3万,老龄化率5.76%(数据来源:广东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全区医养结合机构共20家(其中:嵌入式1家,医办养型3家,养办医型16家),共设养老床位9327张,医疗床位1483张。截至6月,养老床位入住人数共3890人,入住率41.70%;医疗床位入住人数共600人,入住率40.46%。全区共建成8家护理院、16家护理站,为失能、失智或长期卧床的老人提供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和生活照料。
二、工作情况
(一)以机构养老为支撑,完善医养结合体系。
一是确定白云区石井人民医院为区医养结合服务与指导中心,在体系中发挥着区域医养统筹管理,上下两个层级双向转诊的作用。作为区指导中心,积极提供医养结合相关服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累工作经验,总结医养结合服务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制定我区医养结合行业规范及标准。建立“基本医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业务联动、分级诊疗”长效机制,持续优化医养服务资源供给。二是依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老年医学科强有力的医疗技术及教育资源,大力推动区属医院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提供优质老年病专科服务,构建以老年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共同协作的多病共治模式。三是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守门人”作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全面化作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抓手,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项目,为有长期就诊、康复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确保提供及时、准确的初诊服务,并发现和处理常见病、多发病,需要进一步治疗的老人,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转诊至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导中心。
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优化养老服务及设施。
一是社区养老设施完善。建成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24个镇街级颐康中心,村居颐康服务站390个,服务覆盖全区404个村居,建有长者饭堂288个,其中以自建厨房模式设置的长者饭堂24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居全市首位,形成“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镇街颐康中心+村居颐康服务站+长者饭堂”四点联动养老服务网络。二是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到2023年底,拓展“家政+养老”服务,提供助浴、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5.14万人次。优化助餐配餐服务,实施长者饭堂提质增效计划,打造引领性长者饭堂,提供助餐配餐服务131.67万人次。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全区3个村居榜上有名。三是居家养老服务贴心安心。全面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适老化改造,累计惠及802名户籍老年人,提供相匹配的上门照护服务1.7人次。落实特殊身份老年人群定期巡访和主动服务制度,累计提供关爱关心探访服务18.57万人次。三是强化养老机构医疗救治能力。区内47家养老机构(含养老院、颐康中心)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合作协议或自行建设医疗机构,参考“黄石街颐康中心—黄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达中医医院”医养结合模式,构建以养老机构为主体、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等服务,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巡诊、转诊、健康评估、护理、康复等基础医疗服务的养办医型医养结合模式。
(三)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充实医养服务内涵。
一是辖内各医疗机构落实家庭病床服务,借助智慧医疗融入社区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病床服务,提升适老化装修改造与智能家居配备,引进更多先进的适老化智能家居设备和老人穿戴类辅助设备,如智能床垫、健康监测手环等,提高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通过智慧家庭病床收集碎片化数据,实现“智能采集”,将多种传感器设备和医疗仪器,自动收集各类体征数据,提高警疗诊断效率,突破时空限制,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快速、稳定的健康监控和诊疗服务。二是强化我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为患常见病、慢性病的老年人开展跟踪防治服务,为行动不便确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诊断和家庭病床服务,推广使用人工智能穿戴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基础生命体征、血糖、体脂、睡眠监测等项目的动态数据分析,通过后台监测实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和治疗方案。确保每位签约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个性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开设护理站,扩大白云区护理站覆盖范围,通过广州市平台公示、微信公众号或电话预约在一定社区范围内,为长期卧床患者、老人、残疾人、临终患者和其他需要护理服务者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临终护理等服务。四是推广互联网医疗业务。总结区第三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经验,形成“外卖式”医疗护理上门服务。依托互联网医疗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五是贯彻落实《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全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广州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区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全面提质扩面增效,依托养老服务组织、护理站等力量,利用物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辖区居家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或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如加装墙体扶手、铺设防滑垫、更换老旧管线等适老化改造,保障老年人居家生命安全。安装红外线装置、防走失设备等智能化设备,24小时全天候实行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实时无感式检测掌握老年人身体变化,降低在住所发生意外的风险。以服务对象意愿和需求为导向,提供与床位相配套的全天候、全方位长期照顾服务。通过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增强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升居家生活质量。自项目实施以来,全面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适老化改造,累计为802名区户籍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或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提供照护服务4.5万人次。
二、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构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一是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区民政局相互配合加强与上下级单位、区直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养老服务相关数据全面汇聚、精准治理,不断优化规范数据归集、共享流程,以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现区政务大数据平台已汇聚医疗、政务、物业、康养等271项养老服务相关数据,共18亿条数据。二是推动建设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现有的市级平台(为老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扩充和延伸,以“整合、管理、赋能、提升”为指导思想、以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打造白云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形成“1+N”一站式全覆盖智慧养老服务模式。1即平台统一监管,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人员管理、费用管理等信息全部纳入到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机构管理一张网,一条线,一手抓;N即面向老年人提供N种服务,包含: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辅具租赁、老年人照护需求等级评估、居家适老化改造等全方位养老服务。老年人可登录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申请助救、助购、助餐、助医、助洁、助行等居家上门服务,也可以通过服务预约,到镇街颐康中心、村居颐康服务站享受文体娱乐、康复理疗等站点式服务,平台还建立了24小时呼叫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呼叫派单、政策法规咨询、服务需求转介、投诉、服务回访等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目前,平台还在不断完善,未来将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增加线上中医问诊、健康咨询等功能,同时平台还正在开发一款配套APP,该款APP功能当前仍在不断调试中。通过构建“线上大数据监管+线下全方位服务”的平台,实现“智慧监管+智能服务”的白云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精准把握养老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和需求,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养老供需高效对接。
三、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和建议
(一)升级推广互联网社区居家医养服务。
总结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经验,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扩大服务范围,将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使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将经验推广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护理院及其他有能力的医疗机构,让更多机构加入我区互联网医院,提供覆盖面更广、形式更多样的医养结合服务,打通社区居家医疗、护理、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针对患者常见病、多发病和慢病管理、老年人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管理等方面,开通在线服务,实现“线上就医、送药到家”;对慢病早期诊断治疗、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可通过线上转诊方式安排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服务。二是针对有护理需求的患者,上门提供如造口护理、PICC维护、气管切开护理等服务,实现“一键预约、上门护理”,使长期失能、半失能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服务。三是通过平台预约,上门提供以“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为主要目标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时提供老人活动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
(二)推动智慧化服务建设工作。
一是推动智慧平台建设。优化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制定推广策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展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优势与价值,实现区内及区外平台的推广应用。同时加强企业招商。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合作等方式吸引一批养老企业入驻,逐步形成白云养老产业集群。二是推动智慧化试点项目。推进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智能产品在家庭养老床位和家庭病床应用,通过智能监护,提升居家服务水平,保障老年人安全。
(三)推进医养结合产业发展 。
用好区养老产业园、区养老服务及产业促进会及互联网医疗平台,打造医养产业一体化服务。扩大产品供给,继续链接康复器具、旅居服务、健康医药等优质养老产品、服务等企业进驻,联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商品供应、资源配套等多个维度提供完善的养老产业供应链服务。大力创办并参与养老行业大赛,继续参加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广州市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等平台,展示推介白云区最新成果,学习各类先进经验。
感谢你们对我区互联网医疗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