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白云区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 > 卫生健康 > 公开信息

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关于政协十一届广州市白云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24096号提案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10-15 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字体大小:

区政协互联网医疗行业委员工作室,刘文松、黄仕营、王李钰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白云区发展线上线下整合型创新中医建议》(第2024096号)提案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发改局、区民政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919跟王李钰委员发去微信沟通,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其独特的疗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越来越多群众的关注和认可。因此,探索线上线下创新中医的领域,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能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一、科技赋能,数智引领,新型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落地。

  我区目前互联网平台已对接27家医疗机构,已通过第三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正在对接省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系统接入。一是功能模块部署,已经实现预约挂号、门诊缴费、查报告单、在线咨询等功能并上线部分健康服务功能,正在加快处方流转、空中药房接入、云康检验、护理上门、中药代煎等核心功能嵌入和功能优化。二是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共享,平台将提升卫生健康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牵头,连接6家区属医院、24家基层医疗机构,成立白云区中医医疗集团,集团内部信息系统检验、检查、中医理疗、门诊就诊等信息可以互通,为患者就诊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提高就诊满意率。

  二、中医联盟,便民惠民,三级名中医在身边。

  白云区形成以一间省属高水平三甲中医医院为技术支撑、一间区属三级中医医院为核心纽带,若干间同质化管理的中医馆实现区域全覆盖的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并通过中医药产、学、研成果转化,为白云社会发展赋能。

  1.全力推动中医医疗集团建设。白云区中医医疗集团立以着力在人员、岗位设置、绩效考评、业务标准等方面打造白云特色中医专科联盟的组织架构与机制,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依托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牵头的中医医疗集团项目中心,通过做好中医名医工作室、信息化互联互通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牵头单位能力建设;制定白云区中医药服务标准规范,打造集团内成员单位同质化、标准化发展;加快协定膏方等中医药成果转化,为白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2.推进基层单位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我区4间镇卫生院、20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按照国家中医药局中医馆建设标准要求100%完成建设中医馆26间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完成中医阁建设。为提升中医馆内涵建设,制定《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中医医疗集团中医馆、中医阁服务内涵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培育项目建设专科建设

  3.广州市名中医在身边。我区目前有25个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基本覆盖全区每间基层医疗机构。与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形成结对帮扶,通过薪火相传,岗位培训、外出进修、跟师学习等方式,推动优质中医药人才下沉基层,拓展专科建设,持续推动基层中医药人才补给,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岗位技能和服务能力。村居合力,广泛宣传名中医工作室,让居民在社区或村居即可享受三甲医院名中医的服务,努力做到让老百姓“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

  三、医养结合,慢病联动,中医药特色显成效。

  1.老年人照护理模式。白云区常住人口300.49万,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17.3万,老龄化率5.76%(数据来源:广东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全区医养结合机构共20家(其中:嵌入式1家,医办养型3家,养办医型16家),共设养老床位9327张,医疗床位1483张。截至20246月,养老床位入住人数共3890人,入住率41.70%;医疗床位入住人数共600人,入住率40.46%。全区共建成8家护理院、16家护理站,为失能、失智或长期卧床的老人提供基础护理、中医康复护理和生活照料,提升其生活质量。

  2.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管理。2024年确定白云区石井人民医院为区医养结合服务与指导中心,在体系中发挥着区域医养统筹管理,上下两个层级双向转诊的作用。作为区指导中心,积极提供医养结合相关服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累工作经验,总结医养结合服务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制定我区医养结合行业规范及标准。建立“基本医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业务联动、‌分级诊疗”长效机制,持续优化医养服务资源供给。2024年上半年,指导中心接收病人量超过500余人次,积极开展一般针刺、灸法、拔罐、耳压、头疗等适用于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骨质疏松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神经病变、神经性尿潴留、关节病变、颈椎病、腰椎病以及各种亚健康状态的诊治方法,有效缓解各病种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肢体失调等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3.中医特色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2024年至今,全区24个镇街颐康中心累计为813名居家老年人提供个人护理、家庭照护培训、康复理疗、康复训练、康复咨询、陪伴就医、医养康养等上门服务5256人次;举办宣传推介会,讲解医康养保健、生活照料、营养食疗等基础知识,共7657人次参与;邀请专家为颐康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助浴助洁、健康管理等家庭照护培训531人次;开展推拿、拔火罐、艾灸、心理疏导等以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主的医疗保健服务,医养康养和康复护理4616人次,切实保障老年人医康养服务需求。

  4.积极提升慢病管理能力。一是优化医疗卫生布局,形成医院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村卫生站三级架构,健全区域公共卫生体系,构筑居民15分钟诊疗圈;二是用好公卫委平台,加强与镇街协调沟通,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求指导镇街分类进行登记造册,由镇街主导,以网格为单位,摸清辖区内各类公共卫生服务人群底数,宣传发动居民参与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三是组织基层医疗机构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系列培训项目,如岗位练兵系列活动、家庭医生签约滚雪球培训、金牌家医培训、薪火培基等,切实提高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我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建设慢性病综合管理一体化门诊,整合全科、中医及公卫等不同科室资源,建设旗舰中医馆、中医特色科室或中医阁,提供慢病中医特色诊疗服务,推动中医药理念和方法融入慢性病管理,推动医疗服务从单一的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为建档居民免费提供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提高居民主动防治意识,提升社区慢性病防治服务质量和防治效果。

  5.推进居家与健康服务融合发展。为全面实现广覆盖、贴需求、惠民生、可触及的目标,以解决老年人健康需求为重点,积极探索机构、社区、居家养老与医康养服务融合发展新模式。依托414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中医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健康服务,同时通过转介服务的方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等享受医保优惠政策的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社区护理、中医康复技术、健康咨询、家庭医生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向医疗卫生服务延伸,促使两者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让更多居家老年人乐享医康养服务。

  四、医疗温度,物流速度,“空中药房”首创佳绩。

  为推广和巩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我区构建一种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空中药房服务,主要提供慢性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药物中药饮片、中药颗粒、中药代煎等药事服务,并免费配送到家2024度上半年空中药房处方总计10万余惠及群众患者10余人空中药房运营渐入佳境,惠及普及群众面不断扩大!

  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的中医药服务,引导全民中医信赖中医,倡导居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一步推进辖区内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主动公开

  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

  2024920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