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奋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我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以依法治区为引领,深入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一是强化依法治区组织领导。组织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协调小组会议,编印依法治区年度工作要点并列入区委督办事项,编制完善法治白云建设考评办法和考核标准并纳入区绩效考核体系,充分提高统筹能力。组织开展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区政府常务会议民法典专题培训、行政处罚法专题培训等活动,培训全区领导干部1600余人次,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将全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考核体系,推动全区68个单位述法全覆盖,对全区78个单位开展2020年度法治白云建设考评。统筹全区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报告按时公开率100%,获省委依法治省办通报表扬。统筹全区各镇街、各部门做好督察迎检工作,获得督察组的高度肯定。
二是法治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健全每月工作对接机制,指导云城街成功创建广州市首批法治示范街镇,推动云城街入选2020年度广州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获市政府督查激励。云城街创建经验先后被“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广州司法行政”等多家媒体刊登。组织全区各单位梳理出“‘六智一中心’智慧法院综合业务应用平台”等10余个法治建设亮点,积极申报第六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三是高标准推进法律服务集聚区建设。成功引进“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中心、广州国际商事商贸调解中心、广州仲裁委涉外仲裁庭等高端机构,引入全国首家粤港联营律师事务所,创新打造DAYONE港澳青年智能法律服务基地,成立全国首家法治营商环境研究院,形成了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为一体的法律服务产业全生态链,高位推动法务大厦建设,打造升级版法律服务集聚区。
(二)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推动政府部门依法决策。落实政府决策工作机制,深入落实“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指引”“区政府合同管理工作指引”,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清单式管理,确定2021年度全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及听证目录事项2项。指导全区建立合同管理内部制度,审查重大政府合同145件。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职能作用。全面参与区政府各类决策事项,全程参与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土地储备会议、区规划和自然资源例会、招商工作例会等重要决策会议,为全区土地征收补偿及地块出让、招商项目落地等重大决策事项建言献策88次。开展政府文件合法性审查,审查把关政府文件1553件。疫情期间专人专岗开展涉疫政策文件合法性审查,第一时间审查疫情防控文件共47份,为区委区政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深入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督促全区24个镇街全覆盖聘请法律顾问,落实法律顾问备案制度。
三是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率先在全市制定印发“镇街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开展文件制定主体确认工作,编制涉及58个单位“白云区本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印发“关于严格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通知”,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送审、印发程序予以规范。2021年共审查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10件,并督促起草部门按时完成规范性文件多语种翻译工作。
(三)以法治领域改革为着力点,深入推进部门法治化履职水平
一是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平稳落地。印发《白云区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实施方案》,制订《广州市白云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培训工作制度》,落实综合类和专项类、区级部门和镇街各自的培训工作机制,在全区建立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有问必答”“现场传帮带”等业务指导工作机制,督促下放职权部门持续加强日常工作指导,必要时到镇街现场指导执法工作。区委依法治区办先后举办了8场全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专题培训会,对镇街综合执法分管领导、一线执法人员、法制审核人员等约1000人次分类分批进行执法业务培训。督促下放职权的7个职能部门及各镇街举办业务培训会377余场,培训执法人员9379人次。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制定行政执法文书编号规则及编制《镇街综合执法工作手册》《白云区行政执法工作手册》,实现“一册管执法”。出台《白云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法制审核工作指引》《白云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工作指引(试行)》等配套制度12份,组织拍摄制作32个业务指导视频、收集典型执法案件案卷范本7套,全方位提高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二是提升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效能。聚焦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将调解贯穿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全过程,调解和解结案90件,实现“案结事了”。开展行政复议便民为民实践活动,出台覆盖行政复议5个重点环节的18项便民为民工作举措。新设立行政复议受理专窗和24个镇街复议受理点,打造了“1+3”(区司法局、江高镇、京溪街、三元里街)行政复议听证室。加强复议应诉指导监督,发布工作双周通报28期,发布法院开庭安排8期,督促区内单位依法应诉。组织召开复议应诉会商会、议决会52次。2021年我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74.01%,同比递增14.97%,出庭应诉率连续两年大幅度提升并位居全市各区前列,行政应诉案件败诉率同比下降4.24%,妥善化解一批跨领域、跨部门重大疑难复议案件。
三是“两类人员”管理工作稳定有序。强化各部门之间常态化对接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区、镇街两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共召开会议16次,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在镇街形成社区治保专员+房管员+社区民警+司法社工的“四位一体”工作队伍,实现社区矫正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档案台账“三查”机制,持续规范“两类人员”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四)以司法为民为宗旨,健全多层次多领域法律服务供给体系
一是公共法律服务创新亮点纷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积极探索法律服务与网格化治理相融合,创新设立永平街东平警务区、松洲街党群服务中心、云城街228创意园3个特色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率先成立全省首个退役军人公共法律服务“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工作平台,公共法律服务更精准便捷。2021年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共计接待群众咨询1.2万余人次,指导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7021人次。永平司法所获评司法部“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推进高端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国际组织“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中心、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实体化运营,助力广州市打造国际化法律服务新高地。
二是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发展白云“3+N”人民调解模式,新设立新市街平安促进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金沙街悦欢心理服务调解工作室,探索延伸人民调解末端触角。推广白云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加强司法行政、法院、公安等部门联动联调,形成“调解+综治”“调解+警务”“调解+心理服务”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2021年共计开展矛盾纠纷调解17293宗。
三是法援惠民服务品牌效应突显。打造全市首家由区司法局、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共建共管的法援站,进一步丰富完善覆盖全区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全面开展“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动,持续降低申请门槛,扩大免予审查经济状况援助范围,提升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至2846元/月,深入推进法律援助受援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申请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工作,为特殊困难群体获得法律援助开辟绿色通道。今年全区共计受理法援案件1792宗,提供法律咨询6873人次,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逾2000万元,法律援助扶贫助弱社会效应进一步彰显。白云区法律援助处被司法部评为“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单位,获得省人社厅、省司法厅颁发“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四是全民法治观念全面增强。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开启党史与法治融合教育学习新模式,组织开展“童心向党 法护成长”为主题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白云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专场活动等普法系列。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聚焦热门话题打造“民法典云课堂”25讲。推出百辆“反诈宣传专车”和7辆“反诈村巴”,聘任6位党员司机担任“白云区反诈宣传员”,带动2000名出租车司机共同打击网络电信诈骗。拍摄4个防疫和反诈外国语普法宣传视频,营造“依法防控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拍摄2个“加盟需谨慎”主题普法视频,引导群众防范加盟风险。广泛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宪法、民法典、疫情防控、禁毒、扫黑除恶等开展“法律八进”活动2540场,受益群众达20万余人次。
五是法律服务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探索制定白云区支持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以更大力度精准扶持律师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依托法律服务集聚区,筑巢引凤大力拓展律师行业发展,全区共进驻律所63家,现有执业社会律师555人,共有5家律师事务所进入区“四上”企业库。党员律师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为我区基层矛盾调处、法治宣传、企业法治体检等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五)以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为落脚点,全面夯实依法行政工作保障
一是持续优化法治人才培育机制。将“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在选人用人的全过程中,将综合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大胆放到重要平台和关键岗位,打造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干部队伍,源源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活力。强化行政复议队伍力量,选调行政执法经验丰富的干部参与综合行政执法“一统筹四统一”工作,提高执法的专业性。
二是提升法治人才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党组会议学习、党组中心组会议学习、集体学习和专栏学习打出“四学联动”组合拳。聚焦依法治区、行政执法、行政复议、社区矫正等专题组织开展业务培训13场,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法治人才综合素质。
三是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司法行政队伍。狠抓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三大环节任务落实,累计开展各类教育48场1381人次,开展谈心谈话273人次,制定完善工作制度20个。同步深入开展律师行业、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专项整治。教育整顿期间收到群众送感谢信、锦旗8封(面),全面打造我区司法行政队伍铁军。
二、工作中存在的难点
2021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推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过程中,个别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较弱,基层执法配套保障不完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全民法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持续深化统筹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实践。完善依法治区顶层设计,强化考评督察作用,进一步夯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力度,推动述法全覆盖。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组织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全面落实省、市、区决策部署,建设白云特色法律服务集聚区。
(二)更加专业审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切实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完善复议审理工作规范,细化繁简分流与合议制度,提高复议案件审理效能。推动出台行政应诉工作配套制度,完善行政应诉监督协调机制。拓宽行政争议解决路径,将多元解纷机制引入行政争议化解工作。深化镇街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选树一批综合执法规范化创建指导部门和示范镇街,推动镇街综合执法工作深化实施。
(三)优化配置法律服务资源。高标准统筹谋划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法律服务站点,进一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谋划好“八五”普法规划及各项启动工作,进一步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