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 > 镇街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金沙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13 来源:金沙街 字体大小: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的指导下,金沙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中共广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要求,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和区委“1311”措施,强化思想引领,严格落实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创新法治宣传,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法治化,不断提升依法决策、依法治理、依法行政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学习,强化思想引领。加强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街道领导班子成员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其他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通过集中学习、定期培训等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及相关业务法律法规,强化思想引领,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提升法治建设质效。金沙街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带头并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全体人员的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健全法治建设领导机制,成立由街道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街道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法治政府建设专题会议4次,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优化法律服务,护航高质量发展。针对城中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整合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公证办理等多项服务功能,创建城中村“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室,有效解决城中村群众在房产、遗嘱、婚姻、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法律难题;针对保障房小区困境未成年人多的特点,创建未成年人保护公共法律服务站,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法律服务;针对新兴产业互联网医疗的法律服务需求,创建互联网医疗产业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新兴产业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服务,助力新兴产业企业健康发展;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两类人员”重点人群,链接学校、强戒所、职业培训机构等,通过法律知识讲座、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开展每月社区矫正集中教育,帮助“两类人员”顺利融入社会。

  (四)加强培训及资源共享,提升执法效能。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案卷撰写和执法规范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今年我街执法案卷抽查20宗均为优秀;针对毗邻区域市容环境卫生秩序,联合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大沥镇开展联合执法整治,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力量共享,有效提升执法效果。

  (五)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治理水平。街道聘请专职法律顾问配合内设科室审核重要文件、重大合同、重点信访回复件,促进行政行为合法合规并更加规范;坚持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贯穿于重大行政决策的启动、草案拟订、决定和调整的全过程,有效防止行政决策的随意性;重大行政决策前坚决执行意见征求、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充分用好法律顾问的审核、把关作用,确保决策依法依规、合法合规。

  (六)强化法治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积极探索新时代法治宣传新路径、新方法,注重特定时间节点,如“国家宪法日”“禁毒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等,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的法治宣传活动。注重突出重点人群,针对未成年人群体打造“开学第一堂法治课”“国旗下的讲话”“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系列讲座”等品牌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针对农民工劳资纠纷信访事项,联合劳监、司法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边调解、边普法,提升双方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观念;运用新媒体和网络,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开展指尖普法、线上普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全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5场,录制“法安白云”普法小视频12个,有效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七)健全监督机制,强化权力制约。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围绕工程施工、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窗口服务、“三资”管理等高风险领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整治,深入排查存在的问题,强化权力制约,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打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畅通监督渠道。通过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鼓励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加强执法案宗法制审核和重大案件会审,确保执法决定程序合法、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处罚适当。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制审核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有待完善。目前镇街未设置法制审核机构,未编制法制审核人员,由政法委员、平安法治办主任、工作人员兼职组成,均为非专业人员,对处罚案件缺乏专业水准,对行政执法行为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手段,一些重大决策事项缺乏跟踪反馈,倒查机制,监督机制不够充分完善。法制审核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有待完善。

  (二)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综合执法制度改革后,大量新增执法事项下放到街镇,综合执法编制力量却没有相应增加,基层综合执法力量配备突显不足,导致在开展综合执法时专业人员短缺,执法质量、效率下降。

  (三)综合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升。大量执法事项职权下放镇街后,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对新增执法领域及事项较为陌生,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与现阶段执法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综合行政执法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法治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效果有待提升。目前法治宣传大多数以宣传小册子、电子LED屏、宣传栏、挂横幅标语和举办讲座为主,宣传方式较为单一,居民对这些宣传方式关注度不高,宣传效果有限;辖区流动人口多,且大多数早出晚归,宣传覆盖率不高。法治宣传手段和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治意识。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及行业性法律法规学习,培养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思维决策事项和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二)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综合执法效能。结合实际情况,补充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加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力量。积极开展综合执法业务培训,掌握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水平和综合执法效能。

  (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处罚案件的法制审核,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合法、合规、规范、公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和方式,鼓励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综合行政执法监督。

  (四)创新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利用数字科技在法治领域的应用,创新法治宣传方式,通过实体、网络等线上线下资源,构建“实体+互联网”立体普法宣传模式,加强正面典型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尊崇法律、遵守法律、依靠法律的良好法治社会氛围。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