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市街道办事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统筹法治政府建设。现将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新市街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法治政府部署谋划,“一岗双责”带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推动法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中共广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持续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集体学习;强化党建引领,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做好谋篇布局工作。
(二)提高民主科学依法决策
1.强化依法决策意识。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切实落实提高政治站位举措,增强依法决策的自觉性,坚定法治信仰、树牢法治思维,严守法治底线,强化依法决策意识。
2.持续推进各项规范性制度建设。健全街道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新市街会议制度》《新市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制度》等文件。
3.严格执行依法决策程序。严格执行班子集体依法决策程序,及时强化行政政策、项目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可控性,对可能引发重大问题的事项进行评估,使重大事项决策更具科学性。
4.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保证每天有律师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服务;法律顾问审查合同超185份、出具专业审查意见书143份,代理街道诉讼案件20余件,审核行政处罚案卷32宗,街道法治机构审查合同252份。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完善执法体制机制。开展2023年学法考试,工作人员应考166人,实考166人,通过率100%,优秀率100%;实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参加法律法规和执法业务培训超45场次;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促进执法人员规范文明公正执法。
2.强化重点领域行政执法。2023年,我街共办理综合行政执法处罚案件281宗。共治理违法建设面积10.03万平方米;巡查生产经营单位7752家次,发现整改消防、安全生产隐患13868项,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共立案处罚40宗;消防安全委托执法共立案处罚112宗。
3.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印发实施《新市街行政执法公示办法》《新市街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新市街综合行政执法法制审核工作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二是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共完成124宗行政处罚案件结果公示。三是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对案件进行文字记录和归档,在执法过程中做到规范记录影像资料。
(四)强化应急法治服务保障
一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印发《新市街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新市街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多个应急预案,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保障。二是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有序开展依法应急处突演练,共展开应急演练15场次。三是积极调动最小应急单元等群防共治队伍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和应急处突,通过定期培训、日常拉练、任务指派等方式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
(五)完善综治中心工作机制
联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健全“综治中心+综合网格+最小应急单元+智能化”工作体系,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023年,新市街综治中心共接访698宗,共受理劳资纠纷案件共1120宗,为2793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650.62万元。新市街综治中心实效突出,共接待包含省、市、区委政法委、各兄弟镇街及上海市嘉定区、新疆喀什地区、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等外省、外市参观交流互鉴20余批次。
(六)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1.认真组织政治学习,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针对存在问题印发任务清单,严肃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二是开展学习教育,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开展警示教育等形式,累计开展约40次集中学习。
2.做实监察联络站各项工作,强化基层监督。定期召开纪检监察联络站工作座谈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2023年,监察接访共1217人次,走访群众1015人次。各监察站列席村(社区)重大会议167次。
3.建立健全电子廉政档案。建立电子廉政档案463份,抽查廉政档案48份,存在问题12份,均已完成整改。
4.加大主动公开力度。一是提升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参加全区政务公开工作培训、政务公开操作平台培训共4人次。二是注重公开实效,加强政策解读与回应。2023年主动在白云门户网站更新信息170篇,依申请公开21份。
(七)完善科技保障体系,推动法治“智”治
1.加强“治”慧能力,提升智慧支撑。一是利用移动端应用实现网格事件工单跨系统互通流转、快速响应。二是推进政务平台与各系统对接,汇聚共享数据信息,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效率。三是新市街全域视频监控覆盖任务接入汇聚平台3366支,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供坚实保障。
2.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一是将辖内生产经营单位在平台中进行筛选并纳入管理,推动安全生产日常检查的专业、规范和高效。二是落实“互联网+执法”。进行网上流转行政执法案件,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积极推进“综合查一次”,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八)优化营商环境
1.深入提升企业服务。申请重点企业员工子女入学42人;申请重点企业引进人才总量控制类入户指标初审通过11人;申报发放省级项目工业企业入库和增长奖励企业2家;申报市商务局项目2021年批发业、2022年餐饮业、2022年零售业新入库企业6家。
2.持续推进市场监管。开展打假打私专项行动151次,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案件22宗,组织打假、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监管宣传活动超10场次。
(九)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参与2023年政务服务创新试点工作,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型服务模式,实现综合窗口通岗率100%,提升法治政府服务效能。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执法规范性建设力度仍有待提高。执法规范性建设力度仍有待提高。通过上级部门和街道法制审核团队的执法案卷评查结果可以发现,执法过程的规范性还有不少问题和短板,如文书制作不规范、证据链不充分、案件流程不完整等问题时有发生,执法部门对内部执法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执法实效还有待提高。
(二)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群众参与意识不足,缺乏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及时获取,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对行政执法活动缺乏理解和支持;发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单一、滞后,未能切实发挥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实效。
(三)法治宣传力度仍有较大空间。工作人员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存在惯性思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联动性需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忙于业务办理,认真学习业务文件,但对业务背后的法律法规依据缺乏全面的了解,宣传意识仍停留在传统手段阶段,宣传手段相对单一、持续性不够。
(四)综合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随着辖内城中村改造推进、白云火车站开通等,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性较大、群众法治意识不强,对社会综合治理带来了较大压力,劳动监察执法、矛盾纠纷化解、行政执法等均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通过持续进行理论和时间学习,不断强化综合治理能力。
三、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
(一)深化“放管服”,打造服务型政府。做好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探索工作,着力打破信息壁垒,优化整合资源。
(二)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完善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群防共治力量队伍作用推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三)加强法治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内法规、行政法规学习,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学习,加强法治政府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