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云区食品药品安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这不仅是“十三五”期间,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重点专项规划,也是新一轮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成后的首个五年规划,更是新时期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事业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规划》,我区将进一步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构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四品一械”监管,落实企业责任,构建社会共治格局,从而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方洽旋 通讯员/吴天来 吴宓佳)
完善食药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区将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综合协调,积极探索建立监管新机制,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
在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方面,我区将落实好镇街派出机构的办公用房、执法装备和技术设备。按照平均15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22个镇街派出机构业务及辅助用房,每个监管所配备1-2辆执法车和1个食品快速检测箱,一线监管人员100%配备移动执法终端。同时,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地方“一把手”负责制,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对镇街及领导班子的年度综合评价考核,形成层次分明、责任清晰、统一协调、全面覆盖的监管工作网络。
同时,我区将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实施风险分级监管、强化风险处置机制。一方面,我区将以区和镇街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为核心,强化监督抽检,实施风险分级监管,建立完善食品药品企业按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另一方面,我区将建立市、区、街(镇)三级应急管理机构,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协作联动机制,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培训和演练,确保食品安全事故及事件应急处置率达100%。
到“十三五”末期,全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地区覆盖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成率、主要食品品种监测覆盖率要达到100%;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监督抽检覆盖率要达到100%。
加强重点品种、重点领域整治
“十三五”期间,我区将坚持监督管理、专项整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我区将从强化食用农产品安全源头治理、推进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加强“四品一械”安全监管力度等方面,着手强化监督管理,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其中,在“四品一械”监管方面,我区将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治理整顿和引导规范,深入推动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建成1-2个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继续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餐饮示范的特色工程,每个镇街至少建有1条小餐饮示范街,推动餐饮行业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另一方面,我区将一如既往坚决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进一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我区将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执法“四个最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两法衔接”机制,加大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使严惩重处成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常态。尤其是将加强对食品药品重点品种、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例如,继续深入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打击无证经营和销售“三无”劣质食品等行为;开展保健食品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以及药物非法添加、兴奋剂治理、药店药师不在岗等专项整治,有效治理滥用含可待因药物、药店非法行医等问题。
探索实施“互联网+”智能化监管
在提升技术支撑水平方面,我区将探索建设区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中心),鼓励民间化妆检验机构(中心)建设。
根据《规划》,我区将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执法快检技术装备的投入,全区配备1-2台流动检测车及相应的专职检测人员(含司机),镇街监管所快检室建设实现全覆盖,每个镇街监管所至少配备1个食品快速检测箱,并加强快检装备的使用培训和使用,促进在日常检查中快检技术的应用,提高现场发现问题的能力。
同时,完善市场和超市检测室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与舆情应对能力建设,实施“互联网+”智能化监管。依托市大数据中心,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配备智能化移动执法终端,推进行政许可、日常监管、检验检测、行政执法等业务模块的互联互通,形成监管信息实时交流、共享的监管网络。
此外,我区还将开发中小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平台,探索将食品安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及义工、社工队伍,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界专家、企业职员、社区居民参与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开展“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曝光网”建设,使之成为部门权威发布、公众最为信赖的食品药品安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数说规划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成率、主要食品品种监测覆盖率达100%;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药品生产企业抽验覆盖率达100%。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率达95%以上,A级以上餐饮单位、学校食堂、集体配送单位100%实施“阳光厨房”建设;建成1-2个小作坊集中加工区;打造一批具有餐饮示范的特色工程,每个镇街至少建有1条小餐饮示范街。
◆婴幼儿配方食品经营企业100%纳入信息化追溯平台,本地生猪产品80%以上、蔬菜50%以上纳入信息化追溯平台。
◆实现辖内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动态全过程监管覆盖率超过90%。
◆探索建设区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全区镇街监管所快检室建设实现全覆盖。
◆监管执法人员100%配备移动执法终端。
六项任务
①深化体制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②强化问题导向,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③强化监督管理,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④强化执法打击,整顿重点领域市场秩序。
⑤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技术支撑水平。
⑥加强宣传引导,构建社会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