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广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中医强区的建议》(第2022059)提案收悉。白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我局会同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镇街等单位配合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9月21日进行了电话及微信沟通,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与“旅游”相结合,开创一体式主题旅游景区
为做好创建中医药强区工作,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南麓的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厂区内打造了“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先后承接了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全球《财富》论坛、百位国际旅游知名人士“广州过年,花城看花”、世界航线发展大会、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等国际盛事的参观接待工作,向世界来宾展中医药瑰宝的美丽,将中医药文化这一“中国符号”推向世界。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相关餐饮企业的发
展需求提供食品安全方面的建议指导,指导其严格按照卫健委发布的食药同源公告清单出品药膳餐食,合理添加药食同源的原料,严禁在食品中违法添加药品或未经批准作为普通食品的材料,加大宣传及培训力度,强化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引导规范经营。
二、与“养老”相结合,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服务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全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求,深入推进广州市医养结合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我区建设医养结合机构15间,按《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广东省中医药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标准设置,经专家现场评估均为合格。
(二)完善养老机制,发挥中医特色。
为提升“老人所医”、弥补医和养各自存在的短板,解决“养老院不能看病、医院不能养老”的难题,我们定期组织开展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护理质量培训,重点开展诊疗、急救、院感、护理安全、诊疗设备管理、传染病防治管理等培训,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鼓励机构积极开展安宁服务,设立独立的安宁服务分区或用房,建立合理、规范的诊疗护理服务流程。鼓励各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诊疗服务,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服务和现代康复技术相融合,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诊疗服务,进行个性化健康干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法及上级文件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我区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中医治未病门诊,100%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100%提供中医药服务。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针灸、穴位埋线、火罐、水针、小针刀、推拿、中药外敷、中药灌肠、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艾灸、中药包温敷等中医适宜技术。我们的中医师根据老年人不同的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为广大群众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不仅这样,我们还定期组织开展医养结合机构交流学习及互评互检,实行机构之间的交叉督导,查漏补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三)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医养结合服务。
依托社区家庭医生团队,通过老年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为老人提供连续性、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组织开展为老年人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健康宣传、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做好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卫生健康小组长的优势,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护士一起组成家庭医生团队,定期为老年人开展上门巡诊,健康宣传,基本实现社区老年家庭服务全覆盖。
(四)开展老年人心理精神支持服务。
了解掌握老年人心理和精神状况,建立区慢病中心—属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机构三级老年人心理健康支持机制,大力促进与第三方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服务,完善服务内容。
(五)加快推进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
严格按照时间进度表,加强老年友善医院创建督查和考核工作力度,改善老年患者就医感受,为老年患者创造一个友善、安全、适宜的疗养环境,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三、与“生态”相结合,引领中药材基地发展
我区将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打造升级为岭南中医药博物馆。该项目位于白云区同和街,占地约300亩,以4A级旅游景区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为基础,拟延展建成集中药种植、中药加工工艺、中药产品、中医文化和岭南医籍等展示于一体的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配套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示范展示基地,开展岭南道地药材的选育和保护等科普宣传,在广州中心城区北部建设形成一个全面展示中医药传统文化,集博物馆、种植园、主题游乐园、酒店住宿、月子中心、健康养生、休闲购物为一体的主题旅游景区。
钟落潭镇美丽健康产业园已纳入广州民营科技园“一核三园”管理,发挥白云空港便捷连接全球优势,积极引进生物医药优质项目,打造美丽健康产业国际名片。园区目前规划基本稳定,正在开展土地收储约1000亩,将为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预腾空间。同时,依托广智片区、京溪街南部总计300余亩国有旧厂用地、奥邦海虹停车场117亩低效用地,按照分期开发的思路,以南方医科大学为龙头,重点依托南方医院、三九脑科医院等医疗资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打造南方医科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推动形成以生物技术、智慧医疗、医疗器械、生命健康大数据为核心的产学研转化基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和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广州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老字号中药制造业产业园,积极推进钟落潭美丽健康产业片区土地征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已入驻企业开工建设,何济公、医药公司、明兴制药等3个项目已动工建设,累计投资4.6亿,其中医药公司、何济公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继续推进民科园“一核三园”扩园提质工作,擦亮美丽健康产业园中医药制造基地对外招商引资的金子招牌。
四、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
为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成果,打造基层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我区搭建“白云区中医药联盟”,不断充实白云区“中医长廊”建设内函,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牵头对联盟单位进行中医药技术指导、培训以及柔性帮扶,提升区内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并实现患者双向转诊,合作共赢的理想目的。为贯彻落实《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关于促进中医药发展若干措施》的要求,发挥中医药联盟引领开拓作用,进一步夯实中医药人才和技术基础,牵头单位组织举办了“中医药人才研修班”及多个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区内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参加,邀请广东省名中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刘凤斌教授担任主讲,传授经验,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技术水平,培养一批批名中医。
我区的广东省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座落在区内中医医院,工作室团队共10人,周洪彬基层名中医为工作室负责人,有继承人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5人。传承团队定期和联盟单位共同交流研讨、病案讨论、医案评价等活动,提高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中医瑰宝。工作室建设周期内共接收外单位进修人员7名,来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贵州省对口帮扶医疗机构等。共主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4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为700余人次学员提供观摩学习周洪彬基层名中医中医药临床经验和学术成果。
为建立一批具有岭南特色、传承中医药理论、创新中医思想的三级名中医工作室,深化以师承为特色的中医药人才成长模式,推动名老中医药专家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传承,我区11个基层机构引进了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在医疗机构,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名中医服务的提供便利的场所,传承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平台和培养中医药骨干人才,打造广州特色名中医工作室品牌。
五、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助力中医药服务走出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充分发挥职能,通过如下措施宣传推广我区中医药文化:一是积极挖掘梳理我区中医药相关的故事,汇编到《白云文化故事汇》,以此为基础资料,进行相关文化文艺作品创作,宣传推广我区中医药文化。目前《白云文化故事汇》的挖掘汇编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二是以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为阵地,开展以中医药为主题的阅读、科普、展示展览、文艺展演、互动体验等活动,增进群众对我区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强化群众对优秀中华文化、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熟悉感、认同感。
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医药进校园工作,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学生素养。白云区各中小学校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开展了各类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建立中医药科普宣讲团,举办中医药文化大讲堂,开展科普讲座,引导青少年科学认识中医药相关知识。组织全区中小学校积极开展“一花园、一课堂、一读物”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目前我区有3所广州市中草药种植劳动教育实践试点学校,4所广州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组织“一花园”中草药种植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一课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编印中医药文化学习宣传读物,推广“一读物”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意识引导青少年从小进行中医药教育,阅读中医药文化读本,培养青少年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化。积极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机制,进一步促进粤港澳中医药文化交流。
感谢您对我区建设中医强区的建议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
2022年9月22日
(联系人:林泽湖,李丽兴 联系电话:3943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