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十一届广州市白云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23128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9-11 来源: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体大小:

                                     A类

云文广旅体函〔2023〕92号

 

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十一届广州市白云区

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23128号提案答复的函

 

霍敏仪委员:

您提出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汇聚精髓文化底蕴》(第2023128号)建议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教育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投资促进局、区科工商信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9月4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国家、省、市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新光彩、迸发新活力。

一、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厚植文化传承土壤

(一)全面加强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工作

在教育线口全面加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修订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教育。一是在课程中优化整合、科学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推动中小学广泛开展各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申报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以及开展主题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截至目前,已有4所学校成功申报省级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55所学校申报为区级书法进校园试点学校、6所学校加入到白云区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联盟;二是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养和业务能力,依托中华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带头人,通过展演、体验、论坛等各种方式,在已挂牌的10个区级素质教育基地、8个区级研学教育实践基地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锻炼教学能力与优化传承传播方式,让学生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建设工作

在公共文化线口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工程,逐步将“非遗进校园”提升到新阶段,最终实现“非遗在校园”。一是在区内长红小学、广州白云学院、竹料第二小学、良田第二小学、槎龙镇泰小学、横沙小学、神山第一小学等校区,常态化开展醒狮、洪拳、粤语讲古、白眉拳、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二是为加快推动实现我区非遗“在校园”,联合项目保护单位进行非遗教材的系统性开发,目前已完成《洪拳》《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舞火龙》共4本通识教材,其中《洪拳》教材已在竹料第二小学、良田第二小学等投入使用,效果较好;《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也正在神山第一小学普及推广;而《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舞火龙》正与项目相关单位合作推进在校园课堂上使用,深入推进落实“非遗在校园”,在校园内厚植非遗土壤,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吸引学生加入到非遗传承保护的行列中来。

二、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激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力

(一)网络助力,“非遗+新时尚”彰显非遗新活力

联动三七公司,在其旗下自研游戏《斗罗大陆:魂师对决》中融入“洪拳”元素,借助游戏人物 “大师”这个引路人把我区非遗洪拳项目带到游戏世界,让传统文化“遇见年轻人”,在新时代换发新生机新活力;洪拳传承人冯亦慧等在北京路步行街参与“广府年味浓”国潮直播间传承直播活动,以年轻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近网民,吸引网民,感染网民,让冷门的非遗传统文化“火”起来;通草画文创产品通过网络电商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是世界了解广府文化的鲜活文本,成为发往世界各地凸显白云非遗的“明信片”;与白云融媒合作拍摄制作非遗专题片,进一步加强数字化传播拓展力度。引进来,走进去,网络创新助力非遗以独特元素与游戏电竞、白云美妆、设计之都、时尚之都等重点项目的跨界融合,激活传统非遗活力与生命力,为现代时尚、流行文化注入传统灵魂和精神。

    (二)全息投影,提供非遗展示沉浸式新体验

在区图书馆人文馆设立360度环回全息投影,充分运用3D技术,立体展示我区优秀非遗项目红木宫灯、老婆饼、珐琅彩等制作工艺,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纵深感,让人如同身临其境,在非遗传承培训中可以使幻像与参加活动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制作,科技感十足,取得非遗传播互动极好效果。

三、打造良好文旅营商环境,以消费促进传统文化双创

(一)加大文旅招商工作力度,营造良好文旅营商氛围

积极宣传推介白云区投资环境,针对“6+6”现代产业集群,组织举办各类活动推介会,促进招商氛围,2023年全区计划举办各类招商推进活动50场以上。一是依托载体、项目等优势,主动链接国家、省、市高端要素和资源,通过各类大型展会宣传推介白云区。二是聚焦现代都市消费、文旅创意等重点“6+6”招商产业,组织有层次、有影响、有亮点、有成效的本地招商宣传活动,推介白云区营商环境及投资机会。三是推进区街(镇)联动招商,指导镇街通过主办招商推介等系列活动向各企业及机构进行项目推介,营造全区大招商、招大商的整体氛围,合力打造白云品牌。

(二)举办传统文化展示展演,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打造传统文化活动品牌,充分整合、调用白云传统文化文艺资源,在白云全域高质量开展传统文化主题舞台演出、竞赛、非遗传习、书画展览、文化集市等多形式文化活动。如得到广泛响应,超20支单狮和群狮队伍同台切磋的第一届“云•飞扬”青少年醒狮大赛;渔舟唱晚——苏底画展、枫雅斋书画院揭牌仪式暨书画展、《果·实——岭南画家笔下的乡村地标硕果》国画展等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国画展览;融合粤语说书、古筝演奏、童声朗诵、诗曲对唱等展示展演与飞花令互动体验的桃花雅集2023暨“诗意白云”新春诗会;集舞台演出、研讨会、展摊于一体的“乐享非遗 持续发展”2023年白云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以及白云迎春花市非遗展示区、元宵醒狮展演、端午包粽子体验、端午文学经典诵读等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市民群众沉浸式零距离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增强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与认同感。

(三)围绕“一园两城三都四区”中心工作,高水平振兴传统文化发展

发挥职能部门、属地镇街的优势,加大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及食材之都的宣传推广,通过广州设计之都国际文旅艺术交流活动、白云区醒狮群英荟暨文化街区启动仪式、“国潮·云漫杯”动漫创作大赛暨“绘出彩,潮出界”白云区动漫文化人才交流活动等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及食材之都的发展,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活化利用不可移动文物,打造传统文化宣传阵地

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2015年成立区文物保护监督办公室,并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文物保护监督员队伍,开展常态化文物监督保护工作。稳步推进白云区文物保护单位认定工作,2022年正式对外公布第一批白云区文物保护单位,完善文物保护序列。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支持我区各镇街、村居做好文物保护和活化工作,坚持保用并举、以用促保,将活化的文化建筑打造成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阵地,如区内金沙街卧云庐活化成为金沙艺术馆、平和大押辟为白云区博物馆以及兆年家塾保护与活化利用。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将从以下四方面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一是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厚植传统文化土壤,强化大众参与;二是举办传统文化主题展示展演活动,营造浓厚传统文化氛围,吸引文旅企业投资、落户白云,提升文旅营商环境,以消费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三是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激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力;四是坚持文物保护工作方针,推进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感谢您对我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9月4日                    

 

(联系人:徐筠 刘颖欣,电话:8639097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社法委、区教育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投资促进局、区科工商信局。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