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十一届广州市白云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2310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9-11 来源: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体大小:

  A类

云文广旅体函〔2023〕93号

 

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十一届广州市白云区

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023106号提案答复的函

 

梁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厚植城市文化底蕴,加强我区非遗活态品牌传承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建议》(第2023106号)建议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9月4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从制度、组织、资金、阵地、人才、活动等方面在白云厚植非遗土壤,促进白云非遗在新的时代征程上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白云非遗绽放新光彩、迸发新活力。

一、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非遗保护制度

健全完善《广州市白云区保护非物质化遗产工作方案》,制定出台《广州市白云区关于提升非遗活态传承与系统性保护水平工作方案》《广州市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分管副区长担任,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区科工商信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镇街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结合实际工作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全面提高我区非遗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水平。制度与机制的健全完善在制度层面上落实我区对白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资金、场地、保护工作人员配备等方面的保障。

(二)设立非遗保护机构

2018年1月25日,经区编委会审议通过,正式成立广州市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加挂于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文化馆),负责执行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计划和工作规范,组织实施和指导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申报、保护和交流传播工作。广州市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有中心主任及专职工作人员,规范有序开展我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三)落实财政资金保障

从制度上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保障,区财政每年根据白云区实际情况下拨非遗专项资金用于开展非遗系列传承保护、宣传推广工作。

(四)建设非遗保护阵地

高度重视打造非遗传承阵地,一是按照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各镇街在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配置30平方米以上的非遗传承室,拓宽非遗在地传承保护的空间载体,让非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二是已落实利用城市更新改造在棠涌村配建5000平方米以上的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规划,将充分利用其多元化场馆功能,提供更多元丰富、更具白云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展示白云的文化底蕴与风采,推动白云区非遗传承保护事业迈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五)完善代表性名录体系

自2016年下发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通知广泛发动区内各镇街推荐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以来,非遗代表性项目总数增加24项,增长342%,至今已拥有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在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立项保护方面取得较为喜人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扩充我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随着非遗代表性项目总数的增长,引导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推荐传承人参与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同步健全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建设。截至目前,16人列入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7人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3人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六)打造非遗人才队伍

1.引进人才。依托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大力引进人才。今年以来,为在白云区38家工匠工作室引进在职人才入户172对文化创意产业调增总量控制类入户指标,拟将非遗传承人纳入总量指标人才落户范围,落实企扶持政策,推动引进文化创意新业态人才。

2.开展技艺类非遗项目培训,打造白云文化技工品牌大力推动技艺类非遗项目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将广绣、广式点心、手工钩针编织、陶瓷制作等非遗技艺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丰富技能培训内涵,推动非遗技艺课标体系建设,建立非遗技艺实训基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公益课堂17期,参训学员达25万人次;校企共建非遗技艺大师工作室,开展广绣、手工钩针编织、陶瓷制作、岭南盆景等非遗技艺培训第二课堂、选修课程近30场,开展课外实践学习交流活动10余场,着力打造白云文化技工品牌。

(七)开展非遗传承活动

1.打造非遗品牌活动以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振兴,实现非遗保护工作的新格局、新作为、新活力,让非遗绽放迷人广彩为目标,结合我区实际,打造白云区火龙民俗文化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白云区选拔赛、白云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白云非遗品牌。今年已先后于218日和610日分别举办“少年心向党 云狮舞飞扬 奋斗新征程 发展高质量”白云区第一届“云•飞扬”青少年醒狮大赛与“云·飞扬”白云文化欢乐季系列活动之“乐享非遗 持续发展”2023年白云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第一届“云•飞扬”青少年醒狮大赛得到各镇街的广泛响应,共计超过20支单狮和群狮队伍同台切磋,增进醒狮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传播。“乐享非遗 持续发展”2023年白云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则携广式马蹄糕、面塑、粤绣(广绣)、咏春拳(白云)等14个新一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体亮相,搭配精彩的非遗主题舞台演出,让市民沉浸式零距离亲近非遗。通过大型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厚植非遗土壤,强化群众参与,增强群众对白云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与认同感。

2.推进非遗“五在”工程。通过自主开展、引入社会力量共建、指导开展等多形式,在基层各场景开展常态化展演、展示及教学传承活动,推动将非遗进景区、进博物馆、进校园、进商场、进社区提升到新阶段,逐步实现非遗在景区、在博物馆、在校园、在商场、在社区。

(八)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在人和空港文旅小镇正式挂牌成立白云区非遗展示空间,配有室内多功能场馆、非遗项目展厅、书画展览厅、培训室、非遗体验馆以及户外广场等场地,总面积超1000平方米。该非遗展示空间是白云区契合乡村振兴战略与城市更新改造政策打造的新型非遗空间,以旅游路线为串联,融合粤菜美食、特色民宿、休闲农业等,将非遗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非遗文创等领域通过片区整体打造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文商旅深度结合。自空间成立以来,举办了“广州乡村文化振兴讲习所”挂牌暨专题座谈会、《果·实——岭南画家笔下的乡村地标硕果》国画展、“少年心向党 云狮舞飞扬 奋斗新征程 发展高质量”白云区第一届“云•飞扬”青少年醒狮大赛、广东省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推介活动、“云想花开 白云印记”白云区非遗总结大会等活动,不仅为非遗传承传播活动提供阵地,更人和镇空港文旅小镇周边旅游娱乐项目带来知名度与人流量,激发非遗内蕴,助力乡村振兴。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落实白云区非遗相关保护政策,执行非遗保护工作制度,在人力资源、财政资金、保护阵地等方面全力保障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二是继续深入摸查、挖掘非遗资源,组织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申报评审,将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列入代表性名录,开展规范有序的传承保护工作,健全代表性项目名录,夯实非遗传承传播工作基础。三是深耕白云区青少年醒狮表演赛、白云区文化和遗产日活动等,打造非遗品牌活动。四是组织举办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活动,深入白云基层厚植非遗传承土壤,增进群众对白云非遗的了解与认识。五是充分调用非遗资源,促进“非遗+”活态传承,以“非遗+旅游”先行,进一步丰富空港文旅小镇非遗展示空间内涵,助力乡村振兴。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感谢您对我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 9月 4 日             

 

(联系人:徐筠 刘颖欣,电话:8639097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社法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