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云文广旅体函〔2023〕91号
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政协十一届广州市白云区
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23157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革白云区基层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城中村文化建设的提案》(第2023157号)建议收悉。我区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委宣传部、各镇街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9月4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宣传、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与文旅新地标等四个方面推进城中村文化建设,增强城中村“软实力”,释放文化活力,增进文化认同,以文化建设促进城中村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
一、开展常态化精神文明宣传,强化文明村风培育
一是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餐桌、诚信、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宣传海报,充分利用城中村内各类户外阵地及新媒体平台首页首屏,广泛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增进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的熟知度,弘扬文明新风。二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合理设计活动项目,确保每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至少2场,同时在显眼位置向群众公布当月和下月的活动计划安排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开展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潜移默化提高个人素养,逐渐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形成文明风尚。
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
(一)基本建立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区级层面建设有区图书馆、区文化馆,镇街层面建设有24个镇街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层面也已实现村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上述公共文化场馆面向区内外群众免费开放,并积极运用各自辖区内拥有的文化资源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公益文化培训、群众文艺创作、文化志愿服务等线上线下丰富多彩“云·飞扬”白云文化欢乐季系列活动,通过在区、镇街、社区分别设立不同等级的公共文化场馆,建立公共文化阵地,配合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文艺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受惠范围覆盖白云全域。
(二)推进大型文化设施落户
打造集展教研学一体的广州市白云书画馆及白云研学中心。该项目由岭南画派大师许钦松担任文化顾问,投资近亿元,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对接平和大押、桃花雅集等传统文化资源,集聚文艺创作、文娱展示、艺术交易、文创设计等全产业链。地块已于今年3月成功出让,正有序推进设计报批等建设工作。
(三)推动传统公共文化设施转型
推荐区内4个新型文化空间运营主体申报广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花城市民新型文化空间”,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转型。
(四)推进“馆校合作”与微书房模式建设
本年度上半年,已推进6个学校分馆的建设工作,促进全区学校与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新建幼儿园微书房共13个。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微书房35个。
三、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一)深入推进“一镇百古”白云历史文化活化提升工作
2022年,分管区领导陈永俊副区长部署谋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镇百古”普查汇编工作,深入24个镇街挖掘和普查民间故事,历经下乡走访、调研座谈、记录汇总线索、撰写故事、校对等多个环节,于2022年底初步完成“一镇百古”普查汇编工作,每个镇街各100则故事,共2400则故事,白云文化故事资源库,为各镇街、村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2023年,为进一步展示城中村文化特色,在“一镇百古”普查汇编基础上开展“一镇百古”白云历史文化活化提升,从组织大型研讨会;编纂出版白云历史文化系列丛书;探索利用村塾场所进行新型文化空间打造;举办文创设计大赛;拍摄系列文化故事视频;创作文艺精品;举办讲古大赛等多方面进行活化提升。
(二)全力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作品
深挖“城中村”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一镇百古”项目成果,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结合起来,不断推出具有本土历史底蕴、风土人情的文艺精品作品,如大型廉政题材话剧《吴隐之》、融合红色文化故事的舞台剧《美湾的红木棉》、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火龙为创作灵感的歌曲《舞火龙》等等,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增进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强化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
四、打造区域文旅新地标,树立白云文化标杆
一是打造三元里文化街区。3月26日,三元里文化街区启动仪式的举行拉开了广州白云区三元里文化街区打造的大幕。三元里文化街区包括三大文化旅游街区——英雄主题纪念景区、梓元岗时尚购物主题街区、文化产业博览区,依托三元里抗英红色英雄基因和广东传统文化及韵味,活化利用文物及历史建筑,彰显岭南地域文化;优化皮具专业市场空间及内容,打造时尚慢享圈,在花园式步行街巷引入广府美食,体验研学、消费一站式服务;提升化妆品批发广场建筑形象,集聚音乐、话剧、健康、美妆高雅打卡地。目前已启动第一批包括文化街区旅游服务中心及周边提升、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主题区及周边街区提升、中医药文化健康主题片区、机场路立交桥下运动天地、5.4 公里英雄路等项目在内的建设。
二是挂牌成立白云区非遗展示空间。在人和空港文旅小镇挂牌成立白云区非遗展示空间,配有室内多功能场馆、非遗项目展厅、书画展览厅、培训室、非遗体验馆以及户外广场等场地,总面积超1000平方米。该非遗展示空间是白云区契合乡村振兴战略与城市更新改造政策打造的新型非遗空间,以旅游路线为串联,融合粤菜美食、特色民宿、休闲农业等,将非遗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非遗文创等领域通过片区整体打造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文商旅深度结合。自空间成立以来,举办了“广州乡村文化振兴讲习所”挂牌暨专题座谈会、《果·实——岭南画家笔下的乡村地标硕果》国画展、“少年心向党 云狮舞飞扬 奋斗新征程 发展高质量”白云区第一届“云•飞扬”青少年醒狮大赛、广东省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推介活动、“云想花开 白云印记”白云区非遗总结大会等活动,不仅为非遗传承传播活动提供阵地,更为人和镇空港文旅小镇周边旅游娱乐项目带来知名度与人流量,激发非遗内蕴,助力乡村振兴。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城中村文化建设:一是持续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精神文明宣传,强化文明村风培育;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以及提质增效,为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三是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本土居民的认同感,以文化助力城中村社会治理;四是打造区域文化新地标,通过发展本土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推进城中村文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感谢您对我区城中村文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9月4日
(联系人:徐筠、刘颖欣,电话:8639097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社法委、区委宣传部、各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