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广州市白云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02413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10-24 来源:区发展改革局 字体大小:

黎旭妍、曾杰宏委员:

  你们提出的《基于横向比较对推动白云区高质量发展着力点的建议》(第2024136号)提案收悉。提案建议从土地市场、招商政策两个维度将白云与其他地区做了对比分析,对我区推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发展改革局会同区科工商信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区投资促进局、民科园管委会、区土地开发中心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各相关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高质量发展基本情况

  (一)产业空间保障方面

  围绕“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大平台,聚焦“6+6”产业集群,以土地征收初步出让为抓手助力白云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制造业立市,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保障产业用地需求。建立并动态更新全区“熟地”清单,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目前已储备待出让产业用地超3000亩。强化多部门联动协作,紧盯产业用地需求,加快土地储备出让效率。2023年全区供应产业用地36宗,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已出让(含正在挂牌)产业用地13宗,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

  二是加大工业用地供应力度。通过建立容缺预审机制、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出让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块的土地出让工作。2023年以来已完成工业用地(含新型产业用地M0)公开出让28宗,用地面积超1500亩,计容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为重点制造业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支持工业用地扩容提质,落实《广州市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实施办法》(穗府办规〔2022〕5号)相关规定,2020年以来完成14宗存量工业用地的扩容提质,通过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增加工业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并免予补缴土地出让价款,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三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落实“用地清单制”,在出让前取得地块用地清单并在土地出让时“一单尽列”、免费公开;落实“净地出让”,出让前完成地块清表平整、管线及水渠迁改、文物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推广“带方案”出让,助力实现“拿地即开工”。充分盘活存量充分盘活存量企业低效用地和国企未利用产业用地,保障重大平台高标准建设及项目落地。目前已引进华为广州研发中心、点都德总部及生产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正佳帽峰湾文旅项目、温德姆酒店等重点项目落户白云。

  (二)招商政策支持方面

  一是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区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招商惠企政策,目前已形成“1+4+N”政策体系,基本覆盖我区各种规模、各行业的企业,针对重点产业、重点平台(园区)的政策也在逐渐完善,截至2024年6月,我区已出台12个领域专项政策,范围涵盖资本市场、直播经济、农产品流通、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新型储能产业等,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惠及企业越来越多;且政策已延伸至人才绿卡、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方面,并更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二是加强招商政策兑现。开展中小企业升规纳统、重点“四上”企业、总部企业认定及扶持工作,推动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全流程网办。2022年,认定453家企业为中小企业“升规纳统”扶持企业,844家企业为重点“四上”企业,113家企业为总部企业,兑现扶持资金超1亿元。同步为重点企业提供人才入户指标、人才随迁子女入学指标、人才绿卡、云聚英才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服务卡等服务。

  (三)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发挥智库作用激发人才活力。2023年5月我区印发《白云区智慧团组建及运行工作机制(试行)》。目前,全区56个部门已全覆盖组建职责领域智慧团45个(含联合组建),形成631人的区级智慧团名单(含专家206人、服务对象263人、基层工作代表162人),名单囊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人大代表、省市有关单位专家教授、企业家、基层组织负责同志等等,覆盖营商环境、城建规划等12个领域,共同助推白云区委、区政府完善决策的起草、出台、实施、反馈全周期管理,为白云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白云区将围绕高质量打造产业平台载体、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发挥国企民企作用等,推动白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挥政府及市场双重力量的作用。从强化政府统筹引导作用、支持区属国企建设专业化产业空间、鼓励集体股份合作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市场主体自主升级改造产业空间、提升产业用房运营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进一步拓宽优质产业空间供给渠道。充分用好区属国企“520”优惠政策等抓手,以“以商招商”、“以市场换产业”等模式逐步“腾笼换鸟”。优化各项政策中针对园区营商环境的奖励扶持标准,激励民间园区各楼宇载体运营方加大配套招商,优化园区配套;鼓励物业运营方参与配套投资,通过“以投促招”的形式,增强各类配套设施经营方投资园区的信心。

  二是高质量建设产业平台编制新一轮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更好指引“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错位协同发展,引导镇街谋划“一镇街一平台”产业区块,形成“一镇街一特色产业”布局。围绕重大平台,精准投放建设用地规模,科学谋划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加强土地储备精细管理,加强预留规模、“增减挂”指标管理,优化指标使用,保障重点园区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依法依规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争取更多用地指标。通过土地整备、更新改造、招拍挂等方式,继续谋划建设一批“工业上楼”园区载体。完善特色产业园区支撑体系和特色园区建设引导激励政策,推动楼宇园区从以出租率和租金收益为主的物业运营模式向产业运营模式转变,提升楼宇运营团队专业化运营能力。

  三是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布局。从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学习借鉴深圳、东莞、佛山等兄弟城市先进经验做法,大力发展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白云工业规模扩张与能级提升。重点在新能源、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研究出台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惠企政策及扶持细则。支持研发设计、会议会展、高端商务、跨境电商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四是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智库建设与运用,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在打造重大平台、争取政策支持等方面,广泛听取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四大枢纽”这篇文章,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区、南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政策清单梳理,争取在人员跨境流动、港澳规则衔接、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方面争取更多利好政策。定期对政策进行评估问效,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推动扶持措施向优质存量企业倾斜,确保政策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五是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协调机制,强化项目储备,集中引入一批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利用信息手段常态化推进并联审批,加快项目立项、环评、用地、施工许可等报批。推动各类惠企政“免申即享”,特别是涉及申请补助补贴类的事项,优化工作流程和审批环节,提高惠企政策知晓率、兑现率、落地率。尽快搭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服务系统平台,建立企业服务“白名单”,主动靠前服务企业。

  感谢您对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主动公开。               

  广州市白云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9月20日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