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音频】《广州市白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1-30 来源:区发展改革局 字体大小:

  

政策解读

  政策原文: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白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近日,白云区政府公布了《广州市白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产业规划》),为便于理解《产业规划》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巩固提升城市发展位势的关键阶段。为更好实施“强二优三、三产融合”产业发展路径,加强对“十四五”产业发展布局和发展方向的谋划,推动白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特编制了本规划。规划结合全面构建“6+6”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白云区产业发展的新目标、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产业以及主要任务,并梳理出重点发展产业目录,为白云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以“一园一城一示范区”等重大平台为牵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指引。

  二、规划框架

  《产业规划》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全面总结白云区“十三五”产业发展成就,分析“十四五”产业发展环境,并明确“十四五”时期产业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三章至第五章,围绕全面构建“6+6”现代产业体系,从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产业平台载体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作出部署安排。第六章至第七章,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产业平台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产业人才集聚、加强品牌和标准建设5项重点任务和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监测评估3项保障措施。

  三、目标设定

  立足白云发展实际,综合考虑指标的重要性、可获得性以及与国家上位规划的可衔接性,研究确定“十四五”时期产业的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强区、现代服务业强区和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先进制造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中有进。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功能平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高,发展形成6大千亿级支柱型优势产业集群和6大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要素集聚、功能复合、特色凸显、开放融合的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建立世界级、开放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四、重点打造发展的产业

  (一)六大千亿级支柱型优势产业集群

  1.美丽健康产业——布局美丽、健康两大高端产业,聚焦研发、生产、检测等领域,推动化妆品、生物医药品牌时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擦亮“白云美湾”品牌。

  2.现代都市农业——以“一龙头两园区三基地四产业带”建设为目标,支持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重点培育种质种业、现代种养、精深加工、总部销售、智慧农业和都市观光等产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保障集成区、近郊休闲农业首选区和农业新兴业态发展区。

  3.航空运输与现代物流产业——统筹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体系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商务服务等,推动空铁水陆等多式联运,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供应链物流、智慧物流,构建“1+5+N+X”产业空间布局。

  4.现代都市消费产业——面向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家居制造、纺织服装、鞋帽皮具、灯光音响等传统特色产业向数字化、定制化、时尚化转型;围绕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壮大商贸流通、会展经济,加快推进服饰、皮具、化妆品、食品、汽车等商贸形态转型提升,培育引进一批连锁餐饮和酒店总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消费产业集群。

  5.轨道交通产业——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引进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形成涵盖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维保及增值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6.建筑业——把握白云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新机遇,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抓手,积极引进培育建筑业龙头企业和建筑科研院所,扶持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检测、材料、装备、软件、金融等建筑上下游服务企业,打造“白云建造”品牌。

  (二)六大百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

  1.智能汽车产业——依托华为广州研发中心等龙头企业,梯度布局研发中心、三电系统、自动驾驶以及智能网联交通应用创新集群,促进智能汽车感知、决策、执行、联网、地图和云端以及后市场服务各个产业环节集聚,催化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产业。

  2.激光及等离子体产业——以推动激光等离子体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为指引,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激光及等离子体产业集群。

  3.新能源产业——顺应能源转型趋势,把握低碳变革机遇,因地制宜布局发展氢能、天然气等产业,加快培育储能、数字能源、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推进建设新能源制取、储运、装备、应用等产业链。

  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把握信息技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布局新一代新型网络核心技术、体系架构的研发,推进面向智能制造和传统行业智能化提升的软件体系开发。通过市场换产业,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以及与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建设密切联动的信息服务,促进数字技术与各产业融合发展。

  5.设计产业——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加强与港澳合作,大力发展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工业设计、芯片设计等,构建与国际接轨、与白云优势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专业设计服务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设计服务新高地。

  6.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体育+旅游”“文化+旅游”“汽车+旅游”等体验基地;深挖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艺创作、文娱展示、艺术交易、文创设计等产业;瞄准创意新优势,大力发展电竞、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动漫产业;推动文化与商贸、旅游、体育、农业等行业深度融合,促使白云文化综合实力出新、文化治理能力出彩,将白云建设成为广州的文化强区之一。

  (三)其他有潜力的新兴产业

  促进类脑智能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材料、高端专业服务、特色金融、智慧民生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指引开展产业招商、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和《全国乡村重点产业指导目录(2021年版)》,编制了《“十四五”白云区重点发展产业目录》作为《产业规划》的附件。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