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原文: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白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国家、省、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围绕我区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广州市白云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编制了《广州市白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征求了区内相关单位意见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基层组织、社会公众的意见,组织了专家评审工作,经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规划》。《规划》已经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审议通过。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十大章节。
(一)科学研判:把准新机遇新挑战。
主要包括:发展基础、发展机遇、面临挑战。(1)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主要体现在7个方面:一是现代都市农业跃上新台阶;二是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有新提升;三是林业建设管理呈现新亮点;四是人居环境整治凸显新面貌;五是农村基层治理模式有创新;六是城乡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七是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2)发展机遇,主要包括城市化仍将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劲动力支撑、“数字乡村”成为赋能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动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农业保供应保供给功能将不断凸显等四个方面。(3)面临挑战,包含农业农村发展定位与广州大都市建设有差距、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力度偏弱、农业全产业链开发能力较弱、农村基层治理面临挑战等方面。
(二)目标引领: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和规划指标。(1)提出以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农村党建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现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2)基本原则包含一是党管农村,强化领导;二是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三是产业振兴,示范带动;四是绿色发展,和谐共生;五是坚持民主,依法治理。(3)规划目标指出要优化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建设美丽田园样板区、建设社会治理先行区;力争到2025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00亿元,农产品批发零售业产值1000亿元。
(三)协同推进:优化农业空间布局。
包含建设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建设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两大产业集聚区、建设设施蔬菜、畜禽养殖、花卉三大产业基地、建设帽峰山、流溪湾、云溪湾、巴江河四大新乡村示范带等内容。
(四)精准定位:明确各镇发展方向。
明确各镇发展方向:(1)明确钟落潭镇打造种业、蔬菜、花卉、畜禽养殖四大产业集聚区。(2)明确江高镇发展水乡花田和加工流通。(3)明确人和镇发展乡村振兴文化服务和农旅休闲。(4)明确太和镇发展山旅观光、民宿和林下经济。
(五)巩固提升:发展都市农业新业态。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构建农业全产业链。一是集约建设生产链;二是拓展延伸加工链;三是全力打通流通链;四是提升培育服务链;五是着力打造品牌链。(2)积极推动和发展智慧农业。依托特色农业,构建基于5G的智慧农业互联网。一是智慧种植业;二是智慧养殖业;三是建立农业信息智能监测体系;四是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3)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新渠道,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一是拓展无人零售新业态;二是运用互联网平台连接农户、经营者和消费者;三是强化农产品网红直播和基地功能;四是扶持一批示范性强的直播电商基地。(4)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引导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加强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农村节点建设;三是提升农产品冷链装备设施水平;四是鼓励冷链企业创新经营模式。(5)推进乡村旅游和农业公园建设,拓展乡村旅游和农业公园建设新路径。一是建设休闲农业示范点;二是建设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带;三是建设六片田区级森林公园。
(六)深化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主要包括6个方面:(1)保障城乡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二是提升粮食供给保障水平;三是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2)加强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集中力量整治提升一批村级工业园。一是不断优化“一镇街一平台”产业规划建设;二是提升村级工业园改造效益;三是探索村级工业园改造模式。(3)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多元化发展集体经济;二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4)多途径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一是积极促进农民就业;二是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完善农民收入增长保障体系。(5)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二是着力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三是着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6)推进优势农业品牌建设,加强农业品牌培育与宣传推介。一是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二是加强品牌宣传推介;三是加强“一村一品”推进力度。
(七)精美塑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主要包括6个方面:(1)建立农村供水保障和“厕所革命”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城中村、农村供水改造建设;二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行动;四是开展农村“厕所革命”。(2)持续推进村庄清洁与示范创建,绘就美丽白云新画卷。一是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运动;二是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3)全域实施“五美”专项行动。一是建设“美丽家园”,推动村庄美丽水平提档升级;二是建设“美丽田园”;三是建设“美丽河湖”;四是建设“美丽园区”;五是建设“美丽廊道”。(4)实施景观提升和农房风貌管控。一是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二是建设新乡村示范带。(5)科学有序推进乡村规划。推动集体旧厂房、旧商铺升级改造,引入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等支持,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改造,建设民宿民俗、创客空间、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场所。根据实际改造需求,采取全面改造或者微改造的更新方式,优化村庄住房布局,统筹规划设计特色乡村风貌,提升整体景观面貌,完善生活服务功能。(6)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充分发挥白云机场、铁路枢纽优势,规划建设广州空港中央商务区和国际港周边地区,打造集会议、展览、商务、酒店、文旅、总部等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临空标志性综合体,推动发展成为广州国际航空枢纽能级“升舱”的强力引擎,以客流、货流带动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等集聚辐射,加速推动实现空港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互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乡村发展。
(八)绿色发展:修复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一是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果;二是加强种植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2)完善动植物疫病监控防控,强化动植物疫病监控防控能力建设。一是全面贯彻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二是继续做好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行动和平时补免相结合;三是强化农作物及水产病虫害预测预报。(3)推进农田土壤改良提质。一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二是建立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评估体系,构建重点河涌流域农业基础数据库。(4)推进林地建设与保护管理,全面加强林业建设与保护。一是全面推进落实林长制;二是继续推进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三是推进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四是强化野生动植物管理。
(九)党建引领:构建乡村治理体系。
主要包括6个方面:(1)加强基层党组织常态化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2)建立镇街配对互动机制。(3)提升农村自治法治德治能力。(4)补齐农村教育短板,促进农村教育质量提升。(5)加快建设健康农村,完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6)深化乡村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十)完善机制:推动规划有序实施。
主要包括6个方面:(1)完善组织领导。一是健全党领导的体制机制;二是加大工作统筹力度;三是发挥镇、村主体作用,压实责任;四是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作用。(2)深化农村改革。一是加快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二是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三是深化农村土地转型增益实践。(3)健全投入机制。一是确保财政优先保障;二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三是推动社会资本下乡;四是壮大产业投资基金。(4)加大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5)强化人才支撑。一是发展壮大“三农”专业队伍;二是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三是鼓励社会人才投身农村建设;四是大力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五是大力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民。(6)加强用地保障。一是提高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二是切实保障农业建设用地需求;三是加强现代农业生产辅助设施公共服务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