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在广州市白云区
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
广州市白云区审计局局长周友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下面由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21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规定和区委审计委员会批准的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区审计局组织对2021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较好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积极财政政策成效明显。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增强市场活力。新增专项债券27.8亿元用于推进白云枢纽、民营科技园、设计之都等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5.71亿元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吸引大批总部企业、优质企业来白云发展,“6+6”现代产业集群竞争力日益增强,区属国企实力显著提升。
——民生福祉水平持续提升。统筹投入疫情防控资金 4.5 亿元,全力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投入18.31亿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投入 47.37亿元发展教育事业,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提前完成,新增中小学、幼儿园优质学位超2.1万个;投入 35.09亿元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居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财政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强化重大政策和项目财政立项预算评估,切实提高预算资金分配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进一步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新增支出,腾出非刚性非急需低效益项目资金,保障“六稳”“六保”支出及其他民生重点支出,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整改责任。截至2022年7月底,本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111个问题中,有51个已到整改期,其中 46个(占90.20%)已整改到位,有5个问题正在持续整改。各单位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6项,整改问题金额4,716.12万元。
一、区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区级财政预算管理、财政暂存暂付性挂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使用、“三保”财政保障、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决算草案编制等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618,158万元,支出2,590,158万元,年终结余资金28,000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2,363,558万元,支出2,308,625万元,年终结余资金54,933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总收入20,127万元,支出17,324万元,年终结余资金2,80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112,598万元,支出112,439万元,年终结余资金159万元。
审计结果表明,区财政局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区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提升,政府性债务管理总体规范,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财政暂存暂付性挂账资金稳步清理。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不足。
一是部分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精准,导致执行率低。3个部门、3个镇街及4家下属单位的10个项目年中未进行预算调整,实际支付率均为0,金额合计403.17万元;8个部门、4个镇街及2家下属单位的20个项目年中进行调整预算后,15个项目实际支付率仍为0,5个项目实际支付率低于10%,金额合计493.70万元。二是预算绩效目标编制不规范、执行不到位。2个部门、6个镇街及3家下属单位共23个项目设置的绩效目标未达到规定的细化、量化标准;2个部门的2个项目绩效目标未按规定及时调整;2个部门的2个项目未完成绩效目标;1个部门未按规定报备绩效监控情况。
(二)财政收支管理规范性水平有待提升。
一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超收收入使用不规范,在年度执行中安排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年超收收入640万元。二是未及时将逾期未分解下达的代编预算129.73万元收回总预算。
(三)中央财政直达资金管理使用存在不规范问题。
一是2个项目的直达资金分配情况未向社会公开,合计1,780.83万元。二是1个部门在不满足合同约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向工程设计单位支付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70.45万元。三是6类直达资金情况未纳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反映并跟踪监控,合计25,870.11万元。
二、部门预算执行及镇(街)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审计了白云区17个一级预算部门2021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3个镇街财政收支管理情况,从审计情况看,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财政收支基本规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资金管理不到位。
一是1个部门、2个镇街及9家下属单位非税收入2,961.24万元未及时上缴财政,2个部门代管户资金43.69万元未及时上缴财政。二是2个部门合同款项24.76万元未及时支付。三是2个部门饭堂食材费用、误餐费用27.39万元的发票与购销清单、报销人员与出勤记录不相符。四是1个部门将2.50万元现金长期存放在保险柜。
(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工作不规范。
一是1个部门、11家下属单位的565.09万元政府采购项目未编入政府采购预算。二是1个部门在招标文件中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定了投标人资格。三是1个部门违规派出采购人代表参与采购项目评审工作。四是5个部门、1家下属单位合同管理不到位,存在先验收再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未及时办理采购合同备案、合同条款设置不严谨、未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等问题。
(三)内部控制管理不健全。
一是程序、制度设置不完善。1家下属单位就业补贴发放程序存在漏洞,多发放补贴5.70万元;1个部门未及时结合上级制度修订本部门财务管理制度。二是未严格执行决策审批程序。1个街道2021年度部门预算、决算的申报均未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1个部门1个项目立项以会签形式代替集体决策;1个部门未经审批实施采购1.40万元。三是内控管理规定执行不到位,1个部门未针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惩戒措施。
三、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一)重大项目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补缺工程、白云高新区·产业创新园建设项目和白云投资大厦工程项目。审计结果表明,各建设单位基本能够遵守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各项目基本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
1. 白云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补缺工程审计情况。区农污查漏补缺工程涉及江高镇、太和镇、钟落潭镇3个镇的12个行政村,总建设规模为新建立管117.228千米、污水管229.493千米。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1个项目推进缓慢,未按照市水务局要求在2020年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行政村全覆盖。二是11处巷道路面修复工程、27处村道路面修复工程、3个污水井未按图施工。三是1个项目12项清单项编制不准确,预算多计工程量44.75万元。四是4个村管网存在24处漏接、混接,2个村管网存在堵塞,影响污水井29个,366米污水管网未能正常运行。五是1个项目3个施工单位的合同履约保函在项目完工前到期未及时续期。
2. 白云高新区·产业创新园建设项目和白云投资大厦工程项目审计情况。白云高新区·产业创新园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74,469.50平方米,总投资约27,550.20万元。白云投资大厦项目总建筑面积14,995.59平方米,总投资约23,640万元。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2个项目在开工前未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登记手续、建筑废弃物处置证等相关建设手续;未开立工人工资专户及未将工人工资款拨付至专户。二是项目建设管理不到位。2个项目的装修工程未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玻璃、水泥等材料的质量控制资料不真实、不准确;1个项目在建设管理中未及时实施基坑工程监测,施工前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未经过专家论证;1个项目未严格执行分部工程验收;315.58万元的装修工程设计变更未批先建。三是成本和造价控制不到位。2个项目共多计工程量107.90万元,提前支付工程款2,975.57万元;1个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不充分;1个项目未按规定程序进行造价管控,至竣工验收时仍未确定概算及预算金额。四是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管理不到位。1个项目施工单位未经审批,将14项总金额为5,057.02万元的专业工程分包给第三方,未经许可使用袋装水泥120吨;施工单位未按规定对375名工人进行实名制管理;监理单位存在未及时委派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员超范围执业、监理实施细则运用大量已废止规范作为编制依据等问题。五是合同管理不规范,2个项目存在合同条款表述不严谨、未及时收取银行履约保函的问题。
(二)重点民生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林业生态保护资金和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各资金管理使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各项目的财务收支活动基本遵守了有关财经法规,资金使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1. 林业生态保护资金审计情况。白云区2021年度预算安排林业生态保护资金3,898.60万元,主要用于实施绿化造林工程、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和森林管护补贴资金等方面。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1个项目未按计划时间完成。二是2个项目的施工单位在开工报告未经建设单位批准时即先行施工。三是1个项目部分现场种植苗木的施工情况未达设计方案要求。四是3个项目招标后未及时发出中标通知书。五是合同管理不到位,1个项目合同中约定的服务期限少于招标文件的要求,5份合同没有签订日期,2份合同未按规定明确约定工人工资款及支付比例、施工单位也未办理工人工资专户。六是3个项目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安全防护措施费104.74万元,3个项目工程款153.94万元未按期支付。
2. 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审计情况。2021年白云区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入32,793万元,主要用于公办园建设、生均定额专项资金补助等方面。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前教育政策、决策部署方面,未及时制定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定额补助管理制度,3项学前教育管理制度已失效未及时修订。二是未有效督促民办幼儿园保障教师待遇,7家民办幼儿园未建立教职工工资独立账户,未按规定提前预存足教职工工资。三是对民办幼儿园生均定额补助专项资金监管不到位,1家幼儿园未对专项资金开展专项核算,5家幼儿园超范围列支23.98万元,5家幼儿园大额使用现金支付共计139.71万元。
四、国资国企审计情况
2021年,在各项审计中继续重点关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一)区属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投资审计,重点关注了白云城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白云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白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1家企业重复建设智能化设备工程,造成价值41.91万元的设备闲置。二是1家企业2份办公场地租赁协议共125.54万元采购决策程序不合规。三是1个产业园区的运营企业招商服务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入驻企业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重点关注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土地储备管理不到位。1个部门未掌握划拨到镇街的征地拆迁款的使用情况,未有效监管土地储备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未对12块127.72公顷已收储未出让的地块巡查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建立档案和台账,未与相关部门实现地块看管信息共享;对1块地块收储项目检查发现围墙围蔽工程应招标未招标问题,但未向镇街提出整改意见。二是2个部门存量公房管理不规范,存在被承租人转租、闲置等问题,涉及面积共计343.59平方米。三是部分房产长期闲置未有效盘活,共涉及1个部门、1家下属单位的5套出租房、11套公厕楼宿舍及1套公厕楼铺面。四是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2个部门1,413项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1个部门盘亏固定资产38.59万元未处理;1个部门资产处置572.88万元未报区财政局审批;1个部门原值3.33万元资产未见实物;6个部门未按规定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
五、审计建议
(一)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做实做准项目预算。优化资源配置和支出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按照序时进度的要求落实资金支出,避免出现沉淀。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完善非税收入征收的流程,确保应收尽收,及时上缴。
(二)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观念,将绩效管理观念贯穿预算执行全过程。提高预算绩效目标的编制质量,科学精细设置财政资金绩效目标,在产出、效益等方面予以细化、量化,使绩效目标有力推进、便于考核。加强绩效运行监控,掌握绩效目标进展、资金支出进度等绩效信息,促进绩效目标实现。加大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覆盖,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完善预算编制、执行与绩效管理的衔接机制,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更加科学、高效安排预算。
(三)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加强财务和资产监管。
各单位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定期清查已出台制度,对不适宜现状的、不能满足业务发展和上级管理要求的、存在风险漏洞的业务流程应及时修订更新,堵塞管理漏洞,降低管理风险。重视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的审核把关,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财务核算,做好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定期盘点并及时处理盘盈盘亏资产事项。积极处理历史存留的资产问题,积极盘活闲置房产,发挥国有资产最大效益。
(四)增强风险控制能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各单位要严格按规定执行基本建设项目程序,注重项目全过程控制管理,加强对招投标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现场监管,提升成本控制水平,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完善参建单位质量考核制度,加强对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项目单位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保证项目依法依规进行。
对本次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具体审计情况,区审计局已依法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报告反映的问题正在得到整改和纠正。下一步,区审计局将加强跟踪督促,区政府将按有关规定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