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 > 财政审计信息公开专栏 > 审计结果公告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22 来源:区审计局 字体大小:

  ——2024年1月21日在广州市白云区

  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广州市白云区审计局局长  周友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全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区委审计委员会关于整改工作的部署要求和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有关审议意见,坚持严的基调,敢于动真碰硬,增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做到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通过审计整改举一反三、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标本兼治,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一、整改工作部署推进情况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146个具体整改事项中,立行立改事项132个、分阶段整改事项14个。截至2023年12月31日,132个立行立改事项已全部完成整改,审计整改率90.41%。其余尚未完成整改的事项,均按要求制定了措施和计划,正在加快推进。各相关单位通过上缴国库、归还原渠道资金、统筹盘活、调账等方式积极推进审计整改,整改问题金额109,069.27万元,其中上缴国库240.61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8.15万元;积极查找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建立健全部门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等制度13项。审计整改促进了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管理,加快政策落地和重大项目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化解突出风险。

  (一)持续强化组织领导。

  区委书记何镜清在十三届区委审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明确要求,要在推动审计整改上持续加力,强化责任追究,落实长效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加强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推动审计成果权威高效运用。区绩效办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区2022年度绩效考核,强化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约束,倒逼整改责任单位真抓实改,切实提升审计整改质效。

  (二)不断夯实各方责任。

  区审计局严格贯彻落实省审计厅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分类管理办法,分类提出审计整改要求,运用审计整改管理信息系统对全部问题实施“对账销号”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整改“回头看”,现场检查督促推动审计整改落地落实,促进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对标审计整改要求,建立整改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细化整改“时间表”“路线图”,按项逐条落实整改工作。

  (三)日益增强协同合力。

  持续推动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并审议年度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对审计查出问题情况突出的单位开展专题询问,督促问题整改。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和审计机关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成果共享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将审计移送问题线索作为监督重点和重要案源,巡视巡察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重要监督内容,形成了多维联动的整改合力。

  二、区级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涉及问题共计38个,已整改38个,已整改问题金额54,343.04万元。

  (一)预算编制方面的问题。

  一是未制定区本级预算草案编制规程问题。区财政局已按规定制定了相关规程,并下发各预算单位加强管理。二是未将代编支出预算细化到部门问题。区财政局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到位率,严控代编预算规模,把预算细化到部门和具体项目。三是预算调整方案数据审核不严格问题。区财政局指导预算单位规范编制预算,并采取措施加强预算调整编制数据审核,逐项核对确保数据准确。四是预算批复、公开不及时问题。相关单位明确预算批复程序,补充公开了年度预算数据。五是预算编制不规范、不精准问题。相关单位通过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加强预算审核分析、开展培训学习等方式提升预算编制规范性水平。

  (二)预算执行方面的问题。

  一是代编预算未收回总预算问题。区财政局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将代编预算规模控制在合理水平。二是项目支出预算调整不到位问题。区财政局已将各单位未支出资金收回统筹使用。区财政局及相关单位通过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等措施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无预算列支问题。相关单位进一步提升预算编制水平,规范经费支出和政府采购工作。

  (三)财政收支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未专款专用问题。区财政局重新安排了相关支出,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二是债券资金用途调整信息公开不及时问题。区财政局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及时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专项债券用途调整相关信息。

  (四)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是未建立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问题。3个街道14个部门已建立相关制度。区财政局已督促全区各预算单位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建立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二是项目绩效目标编制不规范、调整不及时、执行和公开不到位问题。各相关单位通过开展培训学习、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预算调整程序、加强督促管理等方式,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三是未落实预算绩效自评监控问题。相关单位修订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目标自评和监控要求,加强对下属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三、部门预算执行及镇(街)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涉及问题共计48个,已整改46个,持续推进整改2个,已整改问题金额5,445.53万元。

  (一)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

  一是制度不完善问题。相关单位已对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二是决策及审批程序不严谨问题。相关单位优化了决策和审批流程,严格规范经费支出审查,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事项督办和监督检查工作。三是未严格落实监管责任问题。相关单位已要求经济联社停止直接向居民企业收取环卫费,改为线上收费、直缴财政,督促经济联社设立财政专户,规范资金管理,督促相关企业退还多领取的扶持资金7.14万元。

  (二)财政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是非税收入征缴不到位问题。相关单位已追收、上缴非税收入345.86万元。二是往来款长期挂账问题。相关单位通过上缴应缴财政款、划转资金到区财政局代管户、调整账务处理等方式对往来款进行了清理。

  (三)政府采购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府采购程序不合规问题。相关单位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优化采购流程管理,从严执行政府采购目录规定,规范采购工作。二是合同管理和备案问题。相关单位通过签订补充协议、规范合同审批流程、严肃合同管理制度执行等方式进行了整改。

  (四)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本建设程序不规范问题。相关单位组织工程管理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和能力技能培训,加强工程项目监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二是结算、决算工作不规范问题。相关单位建立健全施工过程管理制度,加强施工过程的资料管理;严格落实图纸会审程序,减少工程变更;督促施工单位加快整理竣工结算资料,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及时送审。对于结算书中多计的工程量,相关单位已在办理财政结算评审过程中予以核实扣减。三是项目后期管护不到位问题。相关单位组织项目建设管理方到工程现场核对绿化养护工程量,采取措施加强工程后期管护工作。

  四、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涉及问题共计18个,已整改14个,持续推进整改4个,已整改金额12,811.92万元。

  (一)重点项目审计整改情况。

  一是政府投资制度落实不到位、统筹衔接机制运行不畅问题。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正在梳理拟实施的投资项目,编制实施计划,按程序报区政府审定、印发实施;区发展改革局组织各相关单位调整了2023年区本级政府投资年度计划,将计划与部门预算安排相衔接。

  二是资金管理使用不严格问题。34个已付款子项目已完成入库工作,1个项目已明确各子项投资估算,1个项目已完成概算审批,5个项目已完成资金绩效评价。

  三是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问题。区发展改革局发函要求各单位严格落实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1个项目的39个子项已完成入库评审;区农业农村局已组织各相关镇街明确项目清单和建设基本要素,并形成计划清单;2个项目已完成用地报批并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个项目补开立了工人工资专户;各相关单位通过新制定和修订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升项目监督管理水平。

  四是重点项目未达预期目标问题。相关单位已完成对8,119.92万元闲置资金的支付,调度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研究修订《白云区加快重点招商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工作指引》。

  (二)东、西部片区碧道(慢行系统)建设工程审计整改情况。

  一是项目管理不规范问题。建设程序方面,项目建设单位完善招标工作制度,优化备案流程、缩短备案时间;督促施工单位按实际渣土排放处置量补办建筑废弃物排放证;加大日常生产检查力度,督促施工单位现场整改。工程资金管理方面,优化完善项目管理流程,在项目开工前即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办理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设立农民工工资专户,提交项目划分及报监、开工等申请手续,对手续不齐全项目的一律不予审批开工。成本和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完成相应设计变更手续及工程量校核,督促预算审核单位重新复核预算造价、重新出具审核报告,对需调整的款项签订补充合同、完善变更手续,退回多付进度款399.26万元上缴区财政。

  二是工程质量不达标、维护管理不到位问题。项目建设单位已要求施工方对道路重新铺设混凝土及沥青、委托第三方开展抽芯检测,按设计要求补植绿化苗木,对问题路段新安装车止石及护栏,对受损路面、风雨廊、指示牌等进行了修复和更换。

  (三)示范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审计整改情况。

  一是成本与工程造价控制不到位问题。项目建设单位已在办理结算时将多计金额予以扣除。二是项目建设管理及合同管理不规范、不到位问题。项目建设单位已督促施工方对照施工图落实整改,发函至监理单位对不规范行为、履职不到位情况进行处理,并组织专题学习,提升规范管理水平。

  五、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涉及问题共计42个,已整改34个,持续推进整改8个,已整改金额28,440.68万元。

  (一)区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整改情况。

  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相关企业成立托管企业改革专班,制定了首批四家镇街企业改革方案并报经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已推动该批企业完成公司制改制;督促相关企业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

  二是内部控制不严格问题。相关企业按照协议要求重新向参股企业委派了董事、财务负责人;新制定了企业产权登记管理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及实施办法,修订业务用车管理办法;加强督促片区整理资金审核工作,建立内部数据台账;理顺与18家终端租户的合同关系,重新签订租赁合同,收回租金191万元;收回拖欠的承包费、工程款及利息等189.22万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欠收的租金;按会计准则规定对预提物业维护费、计提坏账准备进行了账务处理。

  三是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问题。相关企业扣除多计工程进度款247.01万元;加强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督促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完成对建设工程分阶段质量验收;制定了合同管理办法,规范合同订立、审批流程。

  四是企业经营风险问题。根据区政府工作部署,将1个投资建设项目整体出租给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建设新型储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重新编制相关物业招商方案,降低物业出租风险;督促管理单位完成误导性标识的整改,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对合作方的监管,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整改情况。

  一是房屋长期闲置未有效盘活使用问题。相关单位已对9处闲置房屋通过委托企业经营管理、划转有关部门用于办公场地等方式恢复使用,对1处闲置房屋加快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筹备办理资产划转手续。二是公务用车管理不规范问题。相关单位修订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组织召开业务培训,在公务用车管理系统中补录了车辆运行维护费用支出数据,按照监管要求设置了公务用车标识、安装了北斗系统。三是资产日常管理不规范问题。相关单位向区财政局申请补办了资产出租出借审批手续,与资产受托管理企业补充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完善国有资产委托管理手续,开展了资产盘点工作,更新补录了资产台账和会计账。

  (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整改情况。

  针对撂荒耕地整治任务未完成、整改后又出现“二次丢荒”问题,相关单位按要求开展整治工作,全部完成上级下达的整治任务,“二次丢荒”耕地实现复耕。

  六、分阶段整改的问题及后续工作安排

  从目前整改情况来看,《审计工作报告》所反映问题大部分已得到整改,成效明显。但仍有14项问题(占9.59%)正在持续推进整改,均为尚未到达整改期限的分阶段整改事项,涉及金额8,028.1万元。一是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2项,涉及非税收入、往来账款的追收清理,相关单位需待法院履行执行程序或查清历史原因再作进一步处理。二是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查出问题4项,涉及政府投资制度执行、项目投资控制、用地手续报批、工程项目推进等,相关单位正在梳理编制投资项目计划,按照项目进度稳步推动概算审批、用地报批及项目建设工作。三是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查出问题8项,涉及管理制度、工作方案的制定出台和优化调整,旧村改造、招商引资谈判等重点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以及资产收益的催收追缴等,相关单位正在执行研究决策程序,开展制度制定和修订工作,按照整改方案明确的整改期限和具体措施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开展,并正在通过法律程序追缴欠款。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区委审计委员会要求,坚决扛起审计整改政治责任,坚持推动揭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统一,统筹做好审计“上半篇文章”和整改“下半篇文章”,依法对相关单位落实整改责任及后续整改情况进行持续跟踪检查,推动整改工作取得实效,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好服务白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