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云区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强化“五项管理”,促进我区学校体育工作高效、优质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屡创佳绩。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统筹管理,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稳步开展
成立由区发展改革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区住房建设交通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等10个成员单位组成的白云区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督导机制,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架构,从各教育指导中心到中小学校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学校、学片教研会、教育研究院三级教科研体系;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全员培训,加强学校管理队伍的培训,确保了学校各项体育工作得以贯彻落实,教师业务素养得以逐步提高,保证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全面落实各项规定,特色建设初现成效
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全区绝大部分中小学校能在教师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借助兼职教师、临聘教师、政府雇员等的力量,保证体育课开足开齐率达到100%。强化体育教育目标质量管理,建立学校体育管理工作“飞行检查”制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专项运动能力逐步提高。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开展运动风险管理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开展运动项目教学、训练,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各学校精心谋划,确定体现本校特色的1个或多个项目,努力形成学校的体育品牌,朝着“人人有体育运动技能、校校有体育特色项目”的目标迈进。龙归学校参加全国青少年U系列曲棍球锦标赛,荣获U12组男子组冠军、女子组第七名。大朗小学、云英实验学校、同德小学、培英中学附属小学、庆丰实验学校等5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校园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强化学生课外锻炼,保证一小时锻炼时间的落实率达100%;建立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制度;学校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兴趣小组等,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
三、加强教师培训,学校体育设施基本完善
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配备与培训。举办首届“启航杯”新入职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活动,组织全区自2019年以来新入职的52名体育与健康教师参加此项活动,促进了新入职教师专业水平成长,强化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增强了服务能力。
2023年学校体育经费投入4557余万元,用于运动设施的改扩建,器材添置等,器材达标率学校达到97.96%。合理保证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用于体育的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
四、完善学校体育评价考试制度
建立学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全面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步健全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经过周密部署,缜密组织,顺利完成13650名考生的考试工作,做到零失误、零投诉。
五、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区教研院组织小学、初中阶段根据体测内容及中考体育考试的要求,建立了小学、初中质量监测体系,并建立数据库;高中除了做好体质测试数据监控外,还结合体能模块教学研讨等措施,指导学校做好体质体能数据分析及运动处方开发研讨。
全区学校全员继续开展《国标》测试“达人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全区的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初步形成体系,数据测试和上报工作逐步走向规范。
加强体育基础性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两办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强化监督管理,多次召集学校体育专项工作会议,要求各中小学、教育指导中心制定体质健康三年提升计划,重视国家体质健康监测,注重结果运用,正在探索建立学校体育督导问责机制,已将体质健康检测结果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教学质量奖评比的门槛条件,并对未达国家体质健康监测优良率要求(按年度要求标准)的民办学校评优评先时实行一票否决。
在2023年公布的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学科(四年级、八年级)质量监测结果中,白云区四年级全省第二、八年级全省第三,被广东省教育厅指定提交典型案例。6所学校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优良率排名靠前。
六、认真组织体育竞赛,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工作已成常态,各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已全面铺开,并实现常态化。开展2023年白云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课例评比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及体育教育论文评比活动。
顺利补办2022年全区小学甲组及初中组田径锦标赛,初中学校校园足球、篮球联赛。成功举办2023年“云奥杯”中小学生啦啦操·健美操比赛、击剑锦标赛、游泳锦标赛、武术比赛、围棋比赛、排球比赛、跆拳道联盟交流赛等7项特色赛事及田径运动会、足球联赛、篮球联赛三大品牌赛事,有超过8000名学生参与决赛。成功承办第五届“羊城学校体育节”之广州市新入职体育教师教学交流展示活动、“三大球(排球)”教学交流活动、广州市中学生国防体育长跑团体赛暨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暑假期间组织1383名运动员、96名教练员分散到24个训练点开展备战集训,组队参加2023年广州市青少年锦标赛37个项目比赛,共获得96金86银112铜,14个项目进入全市前三,9个项目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16个项目较往年进步明显。
七、积极普及校园足球活动,建立三级联赛制度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中小学校园足球渐入良性发展轨道,现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4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16所,省级校园足球推广项目学校29所,市级校园足球推广学校102所,学校能够按照要求做到每班每周至少1节足球课,创编足球校本教材。非足球特色的学校也正在积极普及校园足球活动。校园足球联赛全面铺开,每年在分区赛的基础上,再进行区级联赛,真正做到了校校有比赛、学片有比赛、区级有联赛,基本形成了三级联赛制度。
开展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谋划“市区10分钟、镇街10里”校园球类训练工作。4名学生入选2022年广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最佳阵容。
八、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卓有成效
一是顺利完成本年度高水平运动队新队员入队工作,共有10个项目(新增射击项目)的155名新队员加入队伍。二是多次深入培养学校开展实地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印发《广州市白云区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实施细则》,为各培养学校提供工作指引。三是参赛队伍屡创佳绩,全年参赛队伍获省级奖项81人次、市级奖项135人次(不含市锦标赛)。田径高水平队(平沙培英学校、龙归学校)参加2023年广东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26人次获奖,13人达二级运动员标准(平沙培英学校获得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篮球高水平队(培英中学)参加2023年广东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获初中女子组第四名;武术高水平运动队(广二师实验中学)参加2023年广东省中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获团体总分二等奖。四是体教融合经验受到上级部门与兄弟县市充分肯定,迎接佛山市三水区体教融合调研组到我区进行调研,受邀参加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在广东省开展的“十四五”规划青少年体育发展调研会议。区素质教育管理中心(区青少年业余体校)成功创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年-2024年),迎接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单位办学质量评估。
九、向上输送人才数量、质量再创新高
全年共向上级训练单位(市队)输送了27名优秀运动员,2人被广东省体育局吸收为省队专业运动员(击剑韦海伦、田径邓楠)。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被授予“运动健将”称号9人次、“一级运动员”称号12人次、“二级运动员”称号13人次。
省运会取得历史性突破。2022-2023年,我区培养输送的118名运动员学生参加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竞技体育组24个项目比赛,共获得第一名59个、第二名35个、第三名25个、前六名32个、前八名8个,累计182.5人次获奖,产生“四金王”1人、“三金王”4人、“双金王”12人,所获金牌总数在广州市11个行政区的排名由2018年第九跃升至第二。
输送运动员大赛成绩突出。输送运动员参加亚洲级比赛获第一名1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2个;参加全国级比赛获第一名11个、第二名5个、第三名13个、前六名20个、前八名14个;参加省级比赛获第一名43个、第二名29个、第三名16个、前六名16个、前八名10个。参加省级比赛获第一名43个、第二名29个、第三名16个、前六名16个、前八名10个。其中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白云健儿解泽楷获男子水球亚军、林可斯获女子佩剑团体季军、崔永熙获男子篮球季军。此外,解泽楷助力中国队夺得2023年亚洲水球锦标赛冠军,林佳钰获2023年全国蹦床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双蹦床团体冠军,林可斯获2023年全国击剑锦标赛女子佩剑团体冠军。
十、开展赛风赛纪与反兴奋剂警示教育
开展全覆盖的参赛人员赛风赛纪与反兴奋剂警示教育培训,增强体育工作者与运动员学生坚持体育道德、弘扬体育精神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
2024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