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 > 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专栏 > 安全消费 > 消费警示

构建诚信社会 提振消费信心

发布时间:2023-03-13 来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体大小: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以“提振消费信心”为主题,中国消费者协会为全国消协组织开启了2023年消费维权年工作主旨方向。提振消费信心,有利扩大内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抗击全球经济下滑促进我国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重要动能!为此,全区各界应在构建诚信社会,做好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上共同努力!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推进放心消费共治共管体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在过去一年,白云区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意义,全区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助,积极依法履职,共同做好消费者权益护航工作,有效规范大市场各行各业经营生产运行行为,强化消费维权力度,共同营造我区放心消费环境,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谁主管、谁调解”原则,强化全区“大市场、大消保、大维权”体系思维,形成齐抓共治格局,优化白云放心消费共管体系建设。同时,有效发挥社会维权组织、企业主体责任、社会监督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消费权益保障网系。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提升消费安全感。衣食住行皆消费,安全是消费环境的底线。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消费问题,坚守消费安全底线,不断强化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重点产品、重点领域监管,净化消费市场,严把各类产品质量安全关,维护公平消费秩序,有效筑牢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基础。同时不断优化维权渠道,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解消费后顾之忧,有效提振消费信心,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聚焦消费热点,提升消费保护意识。预付式消费退费难和网络购物消费纠纷仍是过去一年的消费维权热点之一。在此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务必要擦亮双眼,理性消费,规避各类消费陷阱。一是在进行相关大数额预存预付式消费时,切莫盲目贪图所谓的“大优惠”,应当充分了解商家资质证照是否齐全,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等渠道了解商家当前经营状况及相关行政处罚等,可多留意了解该商家是否存在消费纠纷舆情等不良信息,进一步减少消费风险;签订相关规范合同时,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是否存在“霸王条款”或是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合理条款,合同印章是否与证照相符,同时应当保留好有效的服务证明材料、消费支出凭证等,做好维权准备措施。二是在网购时选择正规电商平台,拒绝私下转账,注意甄别促销规则条款,切忌贪便宜和盲目“凑单”消费。

  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如遇到合法权益受侵害,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一、发现合法权益受损或违法违规行为,请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二、发现损害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请拨打110热线向公安部门报案。三、发生纠纷且消费争议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信息

浏览次数:-
分享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