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千里帮扶,两城受益,三地共赢。近年来,我区根据上级部署,对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平塘县进行对口帮扶,从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援当地脱贫攻坚和民生事业建设,对两县的产业、医疗、教育等进行精准施力,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记者远赴荔波县、平塘县,实地走访了解了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本刊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展现我区帮扶两县取得的成效,敬请关注。
一场长达数年的对口帮扶行动,将我区与1000公里外的两座县城紧密联系了起来。
从2013年6月起,我区对口帮扶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2016年起,我区新增对口帮扶平塘县任务。自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我区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从组织领导、产业合作、劳务协作、资金支持、人才支援、携手奔小康等方面,高质量落实对荔波县、平塘县的帮扶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统计,荔波县贫困发生率已从2014年的37.5%降至6.02%,平塘县则从32%降到4.33%,今年,两县还将脱贫一大批人口,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保障:协作机制作后盾 资金人才支援不断
一场成功的帮扶,离不开双方高效对接的协作机制。
自帮扶荔波县、平塘县以来,我区成立了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力度推进对口帮扶工作。仅今年上半年,我区就与荔波县、平塘县分别召开了两次党政联席会议和8次工作座谈会,研究推进对口帮扶工作。
2016年以来,区领导多次赴荔波县、平塘县对接考察,指导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安排帮扶资金、审议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各帮扶单位的积极推动下,我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各项指标任务都能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在今年9月30日前完成全部指标任务。
协作机制予以坚强的后盾,资金和人才的支援更是源源不断。
据悉,2016年以来,区财政帮扶资金达12262.46万元。今年,区财政上缴给广州市协作办统筹帮扶贵州专项资金5934.58万元,用于支援当地脱贫攻坚和民生事业建设。此外,我区还增加了590万元财政帮扶资金,用于结对帮扶深度贫困村。
在人才支援方面,我区派出两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和4名科级以下干部赴荔波县、平塘县挂职,专责协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同时,派出42名卫健医疗专家前往两县开展医疗帮扶,其中4名干部分别挂任平塘县、荔波县医院副院长;派出42名教师到两县开展教育帮扶,其中挂职支教一年以上的校级干部10名。我区还接收了24名荔波县、平塘县党政干部来我区挂职和跟岗学习,接收84名当地教师前来我区进修学习。
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我区对荔波县、平塘县实施组团式精准帮扶,在人才交流培训、学科建设、医疗教育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助推两县医疗、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例如,我区帮助平塘县、荔波县建成国家基层胸痛中心,其中平塘县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于今年4月一次性通行国家级认证。
产业:招商引资促发展 “黔货出山”助农脱贫
脱贫,顾名思义,就是摆脱贫困,首先要做的是把经济带起来。在对口帮扶中,我区坚持把产业合作,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点和突破口,立足两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现实条件,大力开展产业合作,助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目前,我区已引导推动辖区内广州粤旺农业有限公司、广州中汉口腔用品有限公司、广州文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到荔波县、平塘县投资,总投资额60多亿元,完成投资额近14亿元,带动近5000人脱贫。
在农产品加工产业方面,东西部可谓“天作之合”。我区为荔波、平塘当地引进了不少精通农产品加工、运营的企业,深度挖掘西部地区农产品价值。广东德庆农业有限公司落地荔波县,投资注册贵州粤盛生态农业有机公司,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精准扶贫模式,将蚕桑养殖、桑芽菜、桑叶茶深加工产业建设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了起来。粤盛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1000万元,预计每年创造1500个就业岗位和培训蚕桑养殖500户。
另一家企业广州粤旺农业集团,为我区农业龙头企业,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在区帮扶办的带领下,前往贵州考察,设立农业基地,向当地农户采购农产品,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我们企业在贵州建设了两个食用菌、蔬菜生产基地,已经为当地农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该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引进,则是充分发挥当地人力资源优势的实践。去年,我区企业广州中汉口腔用品有限公司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在平塘县塘边镇塘缘社区投资3000万元,建设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加工厂,目前已经投产多条生产线,总计划招聘220人,既缓解了东部人力资源短缺的难题,也有效解决了西部地区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
消费扶贫也是帮助当地产业发展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区帮扶办利用广博会、白云春节花市、国际食品博览会等展会平台,给对口帮扶地区提供免费展位,展销贵州农特产品,促进“黔货出山”。石门街、白云湖街、区产业投资集团等帮扶单位,在辖内开设“黔货出山”销售点,以龙船邀请赛等活动为契机,大力推介销售贵州农产品,以消费扶贫助力当地产业发展。
精准:结对帮扶到村 解决就业扶贫到人
带动产业发展是大帮扶,针对每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户,我区还实施了精准帮扶。
据悉,我区把携手奔小康作为扶贫协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发动了40个区属单位(镇街22个、部门16个、商协会2个),与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越秀区对口的贫困县,广州市新增该县18个贫困村由白云区结对帮扶)59个贫困村结对,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开展各种帮扶活动。
除了财政资金,区内帮扶单位积极号召社会各界力量,筹集约598万元资金和物资,用于帮扶和支援结对深度贫困村,助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截至目前,逾1098.6万元(含帮扶单位自筹资金和物资)的结对帮扶资金已经划拨到位。
同时,各帮扶单位还积极走访慰问贫困户,筹集并发放帮扶物资给贫困户,解决贫困户的生活难题。各帮扶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都带队赴贫困村对接调研,并开展了帮扶工作。
据统计,我区对各村的帮扶项目,主要有危房改造、全村电线改造、饮用水改造、人畜分离改造、村路建设、村卫生站改造、技能培训中心建设等。全部帮扶项目目前都在推进中,部分已经建成,并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扶贫到人,解决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很关键。今年,我区举办了3场招聘会,向荔波县、平塘县提供5800个岗位,吸纳接收561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到白云就业。双方共同举办劳务培训班5期,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贫困人口414人,同时积极引导白云企业在荔波县、平塘县移民搬迁区开设扶贫车间,帮助超过810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
经过多年攻坚,帮扶成效逐渐显现。据统计,荔波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7.5%降至6.02%,平塘县从32%降到4.33%。今年,两县还将脱贫一大批人口,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白云时事 方洽旋 区帮扶办
我区积极引导企业在荔波县、平塘县开设扶贫车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江兴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