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3年11月30日,广州市白云区乡村发展促进会在白云区注册成立,2024年6月17日广州市协作办陈震副主任为促进会进行了揭牌。这是全国首家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而成立的区县级乡村发展促进会,将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助推对口支援协作和帮扶合作工作,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白云区乡村发展促进会的成立,旨在坚持、完善和创新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务协作、产业协作、消费协作,创新开展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协作,实现白云区与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罗甸县、平塘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扎实推进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红色文化传承,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对口合作新模式;进一步完善白云区与湛江市廉江市、吴川市、麻章区产业帮扶协作机制,深化产业、就业、人才、科技、民生等领域帮扶协作,突出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有序转移,促进对口帮扶协作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为广东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力量,聚焦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实际需求,在产业协作、消费帮扶、资源链接、服务民生等各方面持续发力。发扬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工作的优良传统,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引资源,响应国家号召,扛起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争当对口支援协作和帮扶合作的先行者,发挥专业优势,在帮扶一线开足马力,发挥社会力量的“活水”作用。
从成立至今,促进会发展和吸纳了广州市白云化妆品产业促进会、广州市白云区产业园区促进会、广州市白云区医药产业促进会、广州市白云区进出口商会、广州市白云区服装服饰产业促进会等15个行业协会和商协会作为会员单位,涉及服装、皮具、化妆品、康养、旅游、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等行业领域,每个会员单位又有300-500家企业作为下级会员单位。白云区乡村发展促进会正逐步通过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发动各类社会力量。利用行业协会和商协会的优势,积极发动广大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汇聚技术、智力、经济等资源力量,充分发挥企业在发展乡村产业方面的优势、社会组织在推进乡村善治方面的优势、公民个人在协同乡村治理方面的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是推进两地产业协作。定期组织企业、行业协会和商协会前往帮扶协作和对口合作地区开展调研,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两地企业开展产业合作,促进转型升级,逐步推动传统产业梯度转移,引导区内企业把总部、研发、销售环节留在白云,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帮扶协作和合作地区。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加强两地政策红利、社会资源集中整合,引导两地企业达成广泛深入的合作,形成“企业带企业、企业帮企业”的良好局面,有效助力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开展精准招商引资。围绕全区“6+6”现代产业集群、“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大平台建设,针对性与对口帮扶协作地区相关企业开展深入交流,引导意向企业到白云区调研考察投资环境,推动各类项目落户白云。
四是提升消费帮扶质效。积极探索顺应时代发展的产销新模式,按照“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的原则,在企业、行业协会和商协会间搭建农特产品销售网络,做好“土特产”文章,解决“统”的问题。强化宣传引导,定期会帮扶协作地区组织开展农特产品展销会,激活需求侧,解决“买”的问题。依托白云区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等专业市场,打通流通链,解决“畅”的问题,构建以会员单位为核心农特产品销售网络群,定期会帮扶协作地区组织开展农特产品展销会,健全消费帮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五是破解劳务协作难题。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和商协会到帮扶协作和合作地区投资办产、开设帮扶车间,吸纳劳动力就业,设立公益性岗位,帮助当地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发动会员单位与当地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发动当地职业院校开展“订单班”“定向班”培训。定期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向会员单位定向输送帮扶协作地区人才,帮助农村劳动力精准输出就业。
六是促进人才技术交流。组织体制外的教育、医疗、科技、农业、旅游等领域专家人才,赴帮扶协作和合作地区开展专业论坛、专题授课、技术培训等。吸纳当地产业人才到对口企业开展针对性培训,培养一批产业“带头人”“领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