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工作,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9月29日,受区政府委托,区审计局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了我区2018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区审计局相关负责人就这次报告作了详细解读,该负责人表示,一年来,区审计局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审计监督,着力推动审计全覆盖,不断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发挥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的作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2018年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工作成果,与往年相比,报告篇幅更精简、内容更丰富、重点更突出。
据了解,今年区审计局首次实现了对全区73个一级预算部门2018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全覆盖,重点审计了水环境治理、“不跑少跑,一次办好”政府服务改革、重点建设项目征拆补偿等方面的情况。去年7月至今年6月,我区共实施审计(调查)项目12项,接受市审计局统一组织异地同步审计项目4项,我区自行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共查出主要问题涉及金额103,873万元,审计提出意见建议被采纳17条,审计移送处理事项3项。
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为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今年3月,区委组建审计委员会,加强了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一年以来,区审计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各类专项审计,聚焦实现老城区新活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大对黑臭水体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开放、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的审计监督,加大对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围绕提升监督效能,深化审计改革创新,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强审计资源统筹融合,强化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较好地把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到实处,促进政令畅通。
首次对全区73个一级预算部门实现审计全覆盖
财政审计是审计机关的第一任务,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和永恒主题。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按照中央、省、市对审计全覆盖的工作部署,省、市、区三级审计机关联动,统一审计实施方案,组织审计了2018年度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以及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专题审计;同时,依托市审计局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审计分析手段,首次实现了对全区73个一级预算部门2018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全覆盖,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计监督,拓展了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了审计监督效能,揭示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不严、预算管理需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不够严格、财政资产管理不够规范、内部管理控制不够到位、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决算报表编制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发挥了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的作用。
聚焦水环境治理情况审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区水环境治理工作,区审计局组织了2次审计,对我区水环境治理情况、全面剿灭黑臭水体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水环境整治工作,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细化,污染整治力度持续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品质明显提升。但审计也揭示了部分治理目标任务未完成、水环境治理措施未有效落实、部分水环境治理工程未达到预期效果、建设项目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切实敦促我区不断完善、细化相关制度,持续加大污染整治力度。
助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
为推进白云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劲助力,区审计局重点围绕“不跑少跑,一次办好”政府服务改革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通过对全区27个职能部门政务服务改革工作情况的审计调查,全区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的各类指标完成率有了显著提升,其中“一次办”事项完成率由52.8%提升至98.0%,有15个职能部门完成率达到100%。但也存在后台数据填写不准确、前后矛盾,对外公布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指南内容不清晰、不完整,未精简身份证复印件材料,未及时认领、新增、取消政务服务事项等问题。此外,与其他各区横向对比,我区仍有162个事项的办理时限存在一定压缩空间。
推进重点工程项目落地生根
为加快推进我区重点建设项目,区审计局首次开展外绕线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专项审计调查,旨在掌握我区在重点建设项目征拆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以及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审计结果表明,我区征拆工作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各有关单位实施的征拆工作基本规范,征拆补偿资金使用基本合规。但也揭示出征拆工作中部分单位存在补偿事项审核不严格、部分征拆补偿规定不合理、征拆工作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征拆补偿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征拆档案资料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并通过查找管理漏洞,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完善管理的建议,促进征拆资金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区征地拆迁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促进重点工程项目落地生根。
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审计监督,“查病”是基础,“治病”是目的,“防未病”是更高要求。为充分发挥审计查病、治病、防未病的建设性作用,扎实做好“经济体检”工作,区审计局更加注重加强审计发现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分析,从完善法规政策、体制机制的角度提出治本对策,推动问题的解决。本次审计工作报告除反映和揭示问题外,也首次在审计建议方面增加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指出部分单位预算意识不强,未以预算编制为源头做细做准预算;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下属单位监管不严格;部分职能部门改革工作主动性不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未落实等。
区审计局结合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和公开透明,加快推进财政项目库和部门预算项目库建设,突出抓好重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加强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全面加强绩效管理,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其次是各主管单位、镇(街)应加大对下属单位和村(居)社的指导监督力度,切实把财政资金管好用好。持续加大对二级预算单位及村(居)社延伸审计力度,促进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最后是狠抓审计整改落实,落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严肃认真抓好审计整改,促进各方面工作整体规范和提升。